分类: [无涯.行] |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张飞的勇猛粗犷深入人心。蜀汉建立之初,张飞随诸葛亮沿长江溯流而上,一路攻城略地,拿下江州(今重庆),巴郡尽为蜀土,而后他受任巴西(今阆中)太守,率重兵镇守于阆中。张飞在阆中大败南侵的曹魏名将张郃,为他可圈可点的戎马生涯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华彩。张郃一败,曹魏退守河南,汉中巴郡从此便成了稳固的蜀国疆土。
张飞在这里做了整整9年的太守,成了阆中人民的一代父母官。世人只知张飞勇猛的一面,只有阆中人才知道,他爱民如子,治理有方,他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使阆中在张太守当政的时期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兴旺发达的阶段。张飞人格的丰富多彩,决不只是一个旧时戏剧舞台上的黑脸勇者,同时也是一个智者,一个仁者———脸黑心红。于是人们把当地的一种特产牛肉命名为“张飞牛肉”,因为那牛肉正是黑皮红肉。
阆中城内的张飞塑像
张飞祠
这么一个“虎臣良牧”,却在酒后被部下张达、范强所害,割下头颅抛入江中。此头顺着他的主人当年征战入川的足迹漂流而下,至云阳被一渔人打捞上岸,葬在长江边上,所以云阳也修了一座庙来纪念他。身首异处的张飞便有了两座坟墓和两处依坟而建的祀堂。云阳张飞庙已因修建三峡大坝而拆迁,阆中张飞庙便成了正宗原版的孤本。
如此威风凛凛的一员虎将,居然在阆中死于小人之手,且死得如此莫名其妙,与他一生的英名毫不相称,这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史书上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最后他竟为小人所害,怎不令人扼腕!
秀才考举人的地方,即乡试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在发明,清初十余年间,这里曾举行过四科四川乡试.它是中国千余年中国科举取士的珍贵遗迹,是全国保存较完好的一处贡院.
游客客串秀才,赶考乡试
适逢CCTV-4在此拍片,许多游客客串一把,中个举人回家.
众兵把守,考场威严,可见中国帝王对科举的重视
进入考场
考场纪律威严
主考大人巡场来了
主考大人宣榜
得中头名举人,可别高兴得太早,进京赶考才是龙潭虎穴
考卷
据说,每当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如果觉得卷中某字写得好,便会在傍边画一个圈,比较好的字会在傍边点一个点,这就是成语"可圈可点"的来历.
贡院里有两张统计表,是历代王朝考中状元的省份排名,江浙一带尤以苏州状元最多.其实四川也不乏人杰,只是从地理交通而言,由于蜀道艰险不似苏杭进京赶便利.想一个文弱书生从秀才到举人,再千里迢迢上京赶考要走过千山万水,可也真不容易.如此真要得个头名状元,那真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