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黄鹤楼:韧性

(2013-12-18 11:10:39)
标签:

武汉

黄鹤楼

蛇山

韧性

万箭穿心

分类: 游在祖国:锦绣中华
【武汉】黄鹤楼:韧性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柴静

    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和山东蓬莱阁合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上,与汉阳龟山电视塔隔江相望。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更是让这座古楼名声大振。据记载,古老的黄鹤楼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了七次。现在重建的黄鹤楼是在距旧址一千米的地方重新建立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武汉方言电影——由剧作家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万箭穿心》。男女主角的武汉话并不地道,但其精湛的演技,还有电影里熟悉的背景——汉正街,长江大桥,汉口铁四中……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市井,看到了一个如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看到了一个女人为了家做出的牺牲和坚不可摧的韧性。黄鹤楼,这个武汉人熟悉的地标,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武汉,也许骨子里就是这么一个海纳百川,经得起赞美,同时也扛得住压力的城市。
【武汉】黄鹤楼:韧性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家庭故事。丈夫马学武是国企的厂办主任,有文化的书生。妻子李宝莉是汉正街帮人做袜子批发生意的打工妹,没文化但颇有几分姿色。他们俩育有一子小宝,小宝从小就跟爸爸亲,瞧不起妈妈没文化看不惯妈妈吼爸爸。故事从一家三口从筒子楼搬到带电梯的大楼新家开始。马学武觉得生活窝囊,搬新家第一天晚上跟李宝莉提出离婚,李宝莉不同意,马学武出轨,李宝莉报警捉奸,马学武内疚回到李宝莉身边但仍心系周芬,李宝莉婆婆从乡下来看儿子,马学武因丑闻被单位开除同时得知李宝莉是报案人遂跳江自杀,婆婆和小宝认为是宝莉害死马学武不肯原谅她,宝莉为了养家开始挑扁担,含辛十年抚养小宝成年考大学,小宝高考完决心跟宝莉断绝母子关系,宝莉为了儿子搬走离家。
【武汉】黄鹤楼:韧性
     宝莉在小宝决定跟自己断绝关系后,独自走在大桥上,她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这么些年,一直用尽全力抚养的儿子,为什么到头来真心换绝情。她坐在江边,一群跟小宝同龄的高中生在嬉戏欢笑,一个高中生喊她婆婆,让她帮大家拍照留念,拍大家的笑脸和身后的焰火。四十多岁的女人,因为过度操劳,苍老的外表被旁人喊作婆婆,宝莉当下的表情是木然的。当她帮高中生们拍完照,看着孩子们肆意的笑,终于明白,小宝的童年从未那么开心过,快乐或许是这个残缺的家庭无法提供给孩子的。而此时,唯一能让小宝如愿的事便是自己离开。宝莉终于放下了她本最看重的家庭,成全小宝,即使是背对着灿烂焰火走,也在所不惜。理解,因为懂得。
【武汉】黄鹤楼:韧性
     “也许当初和马学武离婚,就不会有这么多事啦。”这是李宝莉在离开这个家之前,对婆婆说的话。一个趾高气昂坚持不离婚的女人;一个当初看到自己丈夫和别的女人开房,拿着灭火器准备捉奸,一想到孩子就断了念头的女人;一个为了保护家庭而失去理智的女人。最后竟然这么卑微,留下了这么一句没有底气的话,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平了这个女人的脾气和骄横。
【武汉】黄鹤楼:韧性
     马学武就算千万个委屈,一蹬腿依然走的轻松。宝莉的好友小景对宝莉说:“你们住的这个新房风水不好,是个马路交汇的地方,这叫万箭穿心。”宝莉倔强,坚信无论多么坎坷,自己一定可以撑起一个家,养活婆婆和小宝。是啊,一个没有文化的女子,在这种境遇里怎么可能还照顾其他或者关心小宝是否快乐,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我才不信什么万箭穿心,在我看来啊,这就是万丈光芒。”宝莉说。
【武汉】黄鹤楼:韧性
     幸好啊,那个叫健健的人一直暗地里欣赏爱慕着宝莉。健健是汉正街收保护费的地痞,收谁的保护费就是不收宝莉的,后来健健因为斗殴被判入狱,宝莉也从卖袜子的小太妹变成了挑扁担的老大妈。健健出狱,偶然跟宝莉重逢,眼前这个女人早已没了当年的姿色,但健健依然对宝莉好。载宝莉回汉正街,邀请宝莉参观自己新的物流点。健健睡了宝莉,虽然言语上轻佻,但之后无不体现了对宝莉负责的决心,他是气得宝莉说谈感情伤钱的地痞,也是最后愿意跟宝莉一起生活的男人。
【武汉】黄鹤楼:韧性
     健健接宝莉走,他接过她的扁担和包袱,仿佛寓意为宝莉撑起了另一片天空。健健安慰宝莉:“我们都是活了半辈子的人,有谁比谁强很多呢。什么万箭穿心,说的吓死人的”。这句话很赞,生活中往往吓人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被妖魔化的内心。这些日子看完了柴静的书——《看见》,很棒的视角很赞的社会剖析和人生感悟,我喜欢她说的这句话——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即使全世界都误解你,只要你挺过来,那么内心的强大足以颠覆世界对你的看法。
【武汉】黄鹤楼:韧性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俯拍,在宝莉家楼下的院子里。健健准备带着宝莉离开,可是车熄火了,宝莉下车帮忙推车,先是踹了一脚不争气的车轮,顺带骂了句脏话,然后她走到车尾,用尽全力推车,车打着了,宝莉重回副驾驶座和健健一起离开了大院……这个结尾很有意思,仿佛在说,生活跟这破面包车一样,有不如意的地方,抱怨下算了,完事儿照样要向前走,费多大劲都要让生活的轱辘重新转动起来,过程中也许会走走停停,但面包车一定不会停下。
【武汉】黄鹤楼:韧性
     哪个小家庭不会有矛盾?哪对夫妻不会有磕磕碰碰?哪个人内心没曾被利剑捅过?《万箭穿心》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由家庭小矛盾引发的一连串故事,其实回头重新看看,这部电影里没有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宽容的根源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无论生活怎么对你,都要冷静,沉着应对,感受对方,理解对方,做到游刃有余。
【武汉】黄鹤楼:韧性
    但韧性并不代表妥协。这段话我很赞同并支持——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的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在有些事中,无需把自己摆得太低,属于你的要积极争取;在有些人前,不必一而再的容忍,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更多。是的,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更多。
【武汉】黄鹤楼:韧性
     关于黄鹤楼的游记百度上一搜一大把,所以这次我没有把重心放在游记上。黄鹤楼,武汉的第一地标,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登上它,从它的角度看江城看武汉。登楼那天天气不好,雾很大,江对岸的房子都看不清楚。但这不妨碍我感受武汉,感受这个养育近千万有韧性为生活奋斗奔波的武汉吖们。
【武汉】黄鹤楼:韧性
以上,是看完《万箭穿心》的影后感。
以下,开始好好欣赏一会儿黄鹤楼风景吧。

【武汉】黄鹤楼:韧性

【武汉】黄鹤楼:韧性

【武汉】黄鹤楼:韧性

【武汉】黄鹤楼:韧性

【武汉】黄鹤楼:韧性

【武汉】黄鹤楼:韧性
    两周前拔了颗智齿,拔之前被朋友们的惨痛经历吓得不轻,头天晚上吃了好多,生怕拔完以后会神志不清,卧床不起,继而开始无限期的喝粥生活。第二天早上去诊所,医生跟我讲解拔完牙后的注意事项,末了还让我签字以示同意拔牙并且了解可能发生的结果。那感觉就跟签生死状无样【武汉】黄鹤楼:韧性……没想医生上完麻药,让我张开嘴,不到三十秒,就神奇地把我的智齿拔出来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医生给开了止疼片,我愣是无感,一颗药丸都没吞下,当天下午便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嘛干嘛啦。直到今天,我都有些疑惑,咱这智齿未免拔掉的太顺利了吧?呵呵,有些事还是自己经历了才知道深浅,也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前人的经验是否在自己身上可行【武汉】黄鹤楼:韧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