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雷同卷说明了什么?

标签:
南江波江波原创教育高考雷同卷杂谈 |
分类: 教育视点 |
南江波
(这是今年高考某外省考生的两份语文试卷,笔者从网上看到时吃惊不小!两份试卷雷同率极高,除字迹不一样外,不仅对的一样,错的也一样,甚至连涂改之处都一样!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题,至于这两名考生的其它题是否雷同,就不得而知了。)
每年高考阅卷,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雷同卷。今年高考,陕西蓝田县就发生了考生因试卷雷同而被判为零分的事件。按要求,雷同卷都有作弊嫌疑,理应认真处理,以零分计。但结果恐怕都相似,大多不了了之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查就会查出问题,一查出问题就得追究相关责任,就会有一批人受查处、掉乌纱……因此,明知有问题,也不愿意查,自然就形势一片大好了。
不谈查处问题,再往上追溯另一个问题:高考雷同卷说明了什么?我想,不外乎有两个方面:
一、说明考生有作弊嫌疑。高考试卷分为客观卷和主观卷两部分,客观卷采用A、B卡,不易抄袭,即使发现雷同也很难判定,但主观卷雷同则不难发现其作弊痕迹。仔细对照文首的两张语文试卷默写题,除了笔迹有所不同外,思路完全一致,甚至连改错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可谓高度雷同。这样的答题,如果不是互相抄袭,如何能做到?
二、说明监考教师监考不严。高考考场都要求是两人监考,一前一后,不能做与高考无关的事情,有的考场还安装了监控探头,场外还有巡考员,可谓非常之严格,要想作弊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是地方教育部门或政府要想在高考上增增光彩、捞捞政绩的话,只要给监考教师某些暗示,大家心知肚明,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式的作弊,直接破坏了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