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韩国》后记——山奇

后
《对话韩国》是我中外民间对话系列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2007年出版
的探讨中日关系的《七日谈》,第二本是2010年出版的《对话美国》,第三本
就是现在的《对话韩国》。
我去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奇怪的是,民间对话系列中,都是我没有
去过的国家,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因为陌生才有兴趣。
作为一个导演和音乐人,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系列的书?
书其实是一座桥梁,一座帮助我们认识别人、认知世界的桥梁。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去了解别人,人们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认同。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有愿望去了解别人的国家,在当下文化多元的世界里,对外部世界了解得越透彻,对自身的提高越充分。
其实在十多年前,从我的职业生涯开始,我就一直致力于充当桥梁的角色。当年我制作Channel[V]的音乐节目《非常中国》和凤凰卫视的《音乐无限》,就是想把中国的流行音乐介绍到海外;而在MTV制作的《天籁村》和《光荣榜》等音乐节目是想把当时的欧美流行音乐介绍到中国。这些节目能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标杆,都是因为文化的桥梁效应。
今天,我和韩国学者权基永先生的《对话韩国》,从文化、历史、现实的角度去解读韩国,有争议,有论述,有理解,有认同。个人的观点折射也许以偏概全,也许视野有限,但我们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沟通,去交流,去理解,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世界,追求物质无可厚非,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先天性,精神后天性。但我们或许用超脱物质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物质世界,我们才能在本真的同时,看清未来。
一个人偶然来到世界,有必然的责任,也有必须的使命。所以,我们应
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闲暇之余,一杯清茶、两个朋友,谈天说地、讲前因后果、聊来龙去
脉,是一件很惬意、也很有意义的事。蕴含其间的是生活的随意和人生的真
意,你我都能体会到,都可以做到。
只要放下压力,就可以放眼世界。
与大家共勉。
在这里,要感谢老友姜川先生,从策划到修改,倾注的热情和心血。感谢我的弟子马琨先生对这本书的支持和帮助。
所有的感谢尽在不言中……
山
201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