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奇是一盏灯
——
山奇印象
萧磊
缘,缘起缘灭。生生世世都是缘。
今生你的父母、妻儿、朋友等和你有过一面之交的所有人都是有缘的,只不过缘深缘浅。著名佛家大师净空法师说这一生你的点点滴滴都是注定的,都是有缘的。我很赞成这个话,因为我信“道”。“道”和“佛”讲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取名不同罢了。所以我和山奇的匆匆相见到彼此的一步步了解都说明了我们之间有很深的缘份。我和山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善思。和山奇聊天很有感觉,因为他和你的说话能激发你的思想,并能撞击出更深层的东西。所以和他聊特兴奋,忘记了睡觉和吃饭。巧合的是有很多朋友跟我聊天时也有这样的激情。所以和山奇的认识确实是缘。只不过我是小树苗,山奇是参天大树。
(一)奇、真
看山奇的书,你会慢慢渗透进去。这种感觉跟看小说不一样,是一种感觉的叠影。
山奇---真挚、善良。他做的都是很好的、很能影响一些人的事。他的这种感觉跟其他的人不一样,这是我慢慢接触了解山奇的感觉。所以我很敬佩山奇。
我跟他聊天时说他是一个“对”的人,这个“对”的意思很直接,就是人品好,思想好,从根本就好。骨子里透着一种能量,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给人温暖,使人舒服。(博大的能量)。我想也是因为他有了这样的“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努力。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可有了思想又能把这种思想发扬广大的,我想目前也就只有山奇了。因为我还没有看到比他做的更好的人。我呢喜欢交朋友,尤其是比我优秀的,我喜欢在他们身上找可以学习的东西和他们的缺点,以人为镜。当然这种优缺点的定义,只有你比他更优秀时你才能确定。这种境界也很难达到。古往今来不乏能人异士去请教得道高人,因为他们已经脱离尘世,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看清一切尘事。我觉得山奇就具备这样的素质,最起码目前是。
跟山奇接触首先会发现他很随和、自然,然后等你放松下来了又发现他很智慧,等你又进一步接触多些会发现他不是凡人。哈哈……这就是我总的概括山奇。
说山奇不是凡人不是没有依据的,他有一般人没有的冷静睿智,我感觉他做什么事都是有条不紊的,又像神仙似地,什么事他都好像事先已知,又什么事都能轻松处理。他有老年人的沉稳,有年轻人的激情,还有小孩子的天真。我现在最直观的一个感觉就是山奇很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静得让喜欢他的人更喜欢,让不喜欢他的人感到恐惧。山奇是很智慧的,曲高和寡,也必须有一个很懂他的聪慧之人才能照顾好他。
看了他的书。又发现山奇不喜欢与人争辩,很多是沉默,沉思,顺其自然。从不刻意强求和追求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一切事都无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做好自己的本分。永远是那么充实。这也只有博学的人才能做到。
我没有和山奇面对面交谈过,那种感觉是一种非常贴切的感觉。就像写信一样,现在通讯发达了,很少人写信了,可那种感觉是手机等无法替代的。我想以后要和山奇见面的,并且能用书信联系是最好的。有人说山奇很传奇,因为和他接触会发现没有他不懂的,从中国说到外国,从传统说到流行,从民俗民风说到宗教哲学,已经很全面了。这是一种交流的感觉,因为我和他谈之后产生了一些共鸣。我很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和五千年的深厚文化,也喜欢西方哲学。因为我们整个世界的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延伸,走的路虽不尽相同但最后都回到了一点,这是肯定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我,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环境不同我不同,哪一个才是真的我,我也不知道,也许根本就没有我,你我只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尘!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你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山奇是一个很难形容的一个人,他很尖锐,看问题一步到位,干脆利索。很多人绕半天绕不出来的道理,他轻松一句话就明了,他比很多人都懂的多。一个内心充实、丰富的人,做什么事都是那么从容镇定,轻松自如。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名人异士哪个不是如此呢!一般人考虑问题最多从四个方面考虑,可山奇能从八个甚至十六个方面去考虑。有些道理很明白就是说不清,可他就看的很清。一个人的潜在发展能力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本来挺火的,可没几年就不行了,越走越瘦。那说明这个人是错的。山奇就是越走越胖的哪一种人,以后会更火。
山奇的文采也很棒,他的文章词句表达总是那么轻松自然又恰到好处,这也说明了他的文学功底。我也喜欢文学,这是后来才有的,我小时候上学,小学、初中那是出了名的差学生,人老实学习又差的那种。校长和老师跟我爸关系都很好,当着我和我爸的面说我没希望了,我虽小可有自尊,心里特难受。我的学习开始转变是从我真正学音乐开始,学音乐刚好和文化课相反,我的成绩很好并不断上升超越。音乐是感性的文学作品,所以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表达就更高了,所以就不由自主的喜欢了文学,从中找到我所需的灵感。我比较喜欢古龙的风格,洒脱、无拘无束,文峰尖锐、个性强。看似没有章法其实章法严谨,就像庄子的文章。之后就越来越喜欢阅读,阅读也是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原来不懂事,但喜欢琢磨,看别人怎么做,可那是远远满足不了我的需求的,后来习惯阅读了才发现书中的知识更丰富有趣,更有说服力。在阅读中能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
强人的魅力在于能培养出强人,山奇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如果他看不到,他的目光就不会再浪费。山奇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功于名利。只要功于名利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像音乐一样,为了什么而去做,那音乐肯定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没有价值。做音乐首先心灵要美要纯,要无私要博爱。回顾往昔,那些久唱不衰的音乐都是如此。
(二)师、友
山奇:我要收72个弟子……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山奇说要收七十二弟子。一听说这事赶紧给山奇回信息,希望能成为这七十二之一。山奇回:呵呵。可是我又深思熟虑之后……我要的是成为山奇的弟子吗?不全是。我有想过我成为山奇弟子后要做什么吗?没有想过。那我太鲁莽了。
为什么想成为山奇的弟子?
一、山奇是名人,很成功。
二、山奇是做音乐的。
三、跟着山奇能学习很多知识。
……
大概也只有这些了吧。可这些都很苍白,你的自身没有发光只想让别人照亮你,那是痴人说梦。山奇喜欢跟每一个需要他的人交谈。这样不是一样能学习吗?山奇很忙,真以为他要办学校吗。那就错了。这七十二人是贤中之贤。他哪有这么多时间一个一个调教啊。山奇是要收一些好的,有可塑之型的人,来发扬他的思想,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所以说山奇是博爱的。我要的不是说一声:“山奇老师收我做弟子吧”就能成的事。因为山奇看到了你的闪光点而被这个闪光点吸引的人,他才会喜欢。山奇很博学,他能把你的闪光点再放大很多很多,发挥它的能量。这才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因为都是一个对的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孔子教学生不就是这样的吗,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长,因材施教。孔子会经常跟他的学生讨论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领悟都不一样。
山奇的精神渗透在他的事业中,在他的个人魅力中,通过传媒发扬它。山奇就像一团火,感动着周边的每一个人,它的特质就是让你看到激情和能量。娱乐界是个很敏感的范畴,一个人不出名别人看不起,出名了别人就打压你。可这在山奇身上好像看不到,看到的是他做了一件又一件让人佩服的事,找不到理由去伤害他。越是大的事细节越是重要,这才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可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能力的时候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山奇就是具有很强能力和经验的人,永远镇定自如。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感觉,也就是气场,气场合你们就会谈的很好。一个人的习惯的好坏和他所做的事说的话是很搭配的。所以才有了一见钟情,那两个人的气场就是超合。与其说山奇要收七十二弟子,不如说他要组建一个“强人团体”。因为山奇的目的不是真的在收弟子,而是希望这些人都能发挥自身的能力和山奇的思想精神结合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老师,学生。好像总有一个东西在中间。至于孔子在几千年前怎么做的,现在也不好下定论,只是根据史记资料猜测。孔子很伟大,做的很伟大,弟子也很伟大。山奇就是这样想的,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孔子很智慧,懂的多,就想把这种智慧传给每一个人,为国家,为大众。所以伟大。山奇的思路可以看的出就是这样的。很伟大的思想。我和山奇说过,你的想法很好,你的责任就很大,要做大用。
圣人的境界,凡人的生活。在生活中就应该像菜市场的大婶一样,有时去争一下,为几毛钱而讨价还价。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太高了,脱离了大气层你就会窒息的。在重要的事大事上才体现了境界素质,小事随和怡情。不要把自己绷的太紧,自然的就是高尚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真正的高人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就在你的身边。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明天仍是。只是你没有发现。只有提高自己,略微看的清一些吧。一个人的境界不是看了多少书,见了多少世面。而是悟性的升华,洞察微妙。
山奇是一个导师,确切的说。因为他总是在指引着别人,让其走的更好。无知之人很可悲。以自己的从容应对世事的变迁。世间的人和事太多可笑,计较俗世多无益。用山奇的话说“原谅别人就是解放自己”。一个有思想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闪烁着明亮的星光。境界的高低还在于自身素质的提升。还用山奇的话“先做人再做事,先生活再发展”。俗世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仔细观察发现只要生活的好的人做什么都很好,反之则不然。
(三)信、仰
信,相信,信任;仰,仰望,尊崇。理智的思考,才能对事物分析的清楚。不然会更糊涂。信仰是一种文化,一种很高尚的文化。信仰不是迷信是科学,是最有权威性的科学。所有生活中的迷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但是盲目的信仰则失去意义,误入歧途。
它能约束人也能束缚人,像山奇,信仰就会束缚他。有信仰的人,做事就要有规有矩的,受很多内心心灵的约束。山奇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不是善男信女,可他悟道很深。在娱乐界,即讲究规则又不讲究规则。有时是很无奈的。信仰在这时就显的很无力。信仰是道。道,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道。看你能不能悟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对生活体会越深刻,人才越有内涵,越能流淌出精华的东西,有纪念价值的回忆。艺术的绽放,需要根深蒂固的基础。有了丰富的扎实的基础才有不断的创新发展。这个基础是很难掌握的,有的人能看清掌握好,有的则不能。自古以来的名人异士都具备这样的基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发挥他的能力,更准确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种伟大能量的基础就来自信仰。我有信仰,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信不信,信道。我接受的道不是简单的拜佛,拜神之类而言。而是从中找到迷茫的源头。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认清一切事物,然后才能做自己的理想。有信仰的人很快乐,有什么意外很快就能找到准确的答案。道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缘由都归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伟大科学家在不能再为社会找到更好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社会时,他们想到了中国,想到了中国的道,在这里面可以明白一切,在这里找到了根。道在西方国家很流行很多人喜欢,他们不是把他当宗教学说而是当成最高深的科学,真正的心灵的依靠。然后你的工作就更得心应手,你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创意就会更新颖,更有价值。因为有根。
道,就是自然之道。就像白天黑夜,太阳升起,月亮下去。阴阳交替,纯阴纯阳的东西都会自灭,因为过于极端。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要懂得此道理。此消彼长,这是万物生存的基本法则。
老师。古时说老师就是做学问的人,学问的深浅,很重要。因为关系着教育下一代的伟大工程。很多老师世故呆板。古时的人很聪明,曾有人做了一个飞机在天上飞了三天还没事,等等类似这样的事太多了,现在人类在落后,把根丢了,所以很愚蠢。离开了这些做什么都很苍白。所以一个人想进步,一个民族想进步,到一个国家的进步都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回头看。把我们最早的东西再拿回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历史上有永垂不朽的东西都是遵循着这个道理。
在信仰面前没有谁很重要也没有谁不重要!小到一只蚂蚁大到一头大象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的,明白这个什么都明白了。学问深的人,就没有了原则,有的是思想和智慧。原则其实并不是个很好的东西,它只会让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般来说,原则强的人很固执,起码说没有高智慧,更不用说大智慧。
中国的音乐在道家中很早就有发展的,从炎黄就有了。发展至今道教中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专业技术相当强,悟性都是极高的,所以音乐才做的好。古时有很多像庄子、司马迁、萧何、魏征、李白、杜甫等等都是道家之人。他们何尝不懂音律?现在的人有几个有此等成就,能名垂青史?是没有的,不要找任何理由。
我想到这些,说到这些,只是以点带面。说着就到这了,有些事不吐不快的。能理解的就试着做一下看看,会有好处的。
结尾
一生有很多个结尾,在每个结尾处很多人都会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的努力,不管成功与否,总算有一个句号了。我在轮回,从一个点出发,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是原点,想想一个生命的始终不都是如此吗。说实在的,我很感激山奇,原来只是一次偶然的结识,跟他结识只是一种无名的崇拜,因为山奇很优秀,很成功,我更喜欢跟这样的人接触,所以就很高兴,但不知干吗?毕竟生活在不同环境当中,很难有沟通的空间。可是他说:你和我接触这么久,写一篇对我的印象。我真是陷入了深思。之后又看了一遍他的书。我惊奇的发现我的思想又一次升华了很多,从中感悟了许多。我想山奇不只是让我写一个对他的印象,因为我在写的过程中才真正发现我要的是什么,我更自信了。更明白了。因为在写的过程你是思考着的,山奇曾跟我说很多次,人是要思考的,山奇用这样的方式无形的激励着我,在认真的对待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更加理智的去观察,就像悟道一样,有些事不说你永远不明白,可你自己亲身去做的时候才真正悟明白。通过写这一篇文章,我又前进了至少三年。我知道了自己的位置,缺什么。就像已经熟练掌握了的技巧,随时去发挥你的情感。
山奇很清楚,他就是一盏明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