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奇:“乐坛孔子”对话学生(四)

(2010-03-22 16:47:07)
标签:

山奇

对话

学生

孔子

娱乐

“乐坛孔子”与当代大学生的对话实录(四)

 

山奇VS林思源

2008.10

 

四、山奇的“艺术人生四重奏”

 

1采访别人,就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

 

    学生:您最早来北京的时候,是不是还想在北京发展音乐方面的东西?
    山奇:我是带着音乐的梦想到北京,虽然有一个目标,但是根据环境去转换的,但是当环境不能马上达到的时候,我就要去考虑我怎么样才能去适应这个环境。所以当时虽然带着音乐梦想来做,只不过我觉得这个梦想不是那么快的实现,所以我只能先做别的,所以我会去珍惜我的长处,我学中文,写文字特别好。然后我又喜欢音乐行业,那我就先去写这些音乐人,所以这是我当时的一个决策。
    学生:我觉得您当时这个决策就是把自己的长处综合起来。
    山奇:这就是面对现实了,我去做我能做到的事情,我写东西自己能掌控的,不是自己掌控不了。我要找到采访的动向就可以掌控。所以其实当时除了采访那些名人以外,我还采访了一些不是名人的人,包括地下音乐人郭涌,我看他排练,我就觉得他挺好的,就对他做一个采访。我还遇到了一个记者,他说他们认识萨克斯演奏家范圣琪,然后我就约了去他们家采访,也采访得特别好。我还采访过一个画家叫程良,是画梅花的,是我另外一个朋友他认识这个画家,说这个画家特别优秀,一个老画家,然后我就给他做了一个采访。这个老画家后来很有名,前两年去世了,他是画梅花的,所以我的采访名字叫《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也特别好,因为讲了他人生的经历。所以我都会用我的笔去写我遇到的一些人。
    学生:我觉得您在那个其中应该也从别人的身上吸收了很多东西,有用的东西。
    山奇:其实你看我《走在娱乐界的边缘》里边收录了我当年的采访录。有一个朋友说单独看那些采访录其实每一篇都非常精彩,因为在当时那个艰苦的环境里用我的心去体会他们的人生,所以我跟他们是内心的交流。我在跟他们采访的时候其实是相互做采访,就是我在了解他们的同时我先让他们了解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跟艺人的关系非常深。就是我的采访是相互之间内在的沟通,而不是我问他答的这种采访。就是我会让他了解我,了解我是一个什么人。所以他就会很认可,所以这就说到你说为什么艺人跟我之间会接受,其实我让他们接受了我,我会展示我内心,他会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学生:他会觉得这种环境下,这么能够闯。
    山奇:没有,他倒不会去了解我的闯荡,我会让他了解我的思想,我的感悟,我的想法。所以我当时跟一个叫倮倮的人采访。
    学生:我看过。
    山奇:我们两个人聊得,那个是有点心心相印的感觉,就是那种思想的脉络,那种性格的把握什么都特别一脉相承。因为我经常要把他说的话说出来,他说你以后可以代替我说话了。
    学生:那您之后有一些报纸,像音乐方面评论的那些报纸,后来您到那边去工作了是吧?
山奇:当时我其实想希望到《音乐生活报》工作,因为《音乐生活报》又是音乐的又是文字的,它也发了我很多稿子。但是后来也是投资方的问题,最后解散了很多人,我就没去。但是我跟他们也有一些来往,虽然他们也没有给我稿费,一直欠着我的稿费。后来我因为到了CHANNEL [V]做电视了,然后他们说这个小钱你就不要了,就不给你了。
学生:我觉得您那个转变,您当时接手CHANNEL [V]事情的时候,心里应该会想过自己能不能做这个吧,但是要是自己不去尝试的话,我想按您的性格来说肯定会后悔。
    山奇:其实我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多么高的东西。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是我的转机,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我开始走上电视人生,我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它要做栏目,需要写稿,接触以后又让我策划。完了以后又让我去采访,就是我一点点把工作挪到我的身上来了,因为我都能做了,然后采访,采访的联系、组织、协调、拍摄、撰稿、写主持人稿、策划文案,没有人能够代替我,所以我的工作就一点点这样了,最后我就成了一个电视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我一开始就想我要成为电视人,我根本没想这一点。
    学生:这跟您刚才说的…
    山奇:顺其自然。
    学生:因为您心里…
山奇:没有目标,我没有很刻意的目标,所以我没有功利心,没有功利色彩,我一到电视我要做,我就用我的能力去帮忙它做好。我不会说这不是我的事我不做,我没有这种概念。

2、主持,是一个展现综合实力的舞台

学生:您对自己想要做的东西…
    山奇:我会投入,百分之两百投入,不是我的事我也要投入去做好它。就像我上次去做《艺术争鸣》的嘉宾,先做嘉宾,最后做它的主持了。
    学生:就是因为您各方面的能力都胜任了那个岗位。
    山奇:因为我觉得我自身那么多年的积累还是比较丰富。所以每一块我都能用得出来。
    学生:您这样的经历不是什么机会来到你边上都会抓住啦。
    山奇:机会给每一个人都有,不是给我一个人的。
    学生:我就挺相信那句话,有准备的人机会就会青睐他。
    山奇:对,就是机会是落到了正好符合他的要求上,也许你准备了很多,就是你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其实机会也只要使用里边一部分,正好你有了,那就到你手里了。所以我相信我没做电视,我做别的我一样能够精彩,就是我身上拥有了很多的基础的东西。所以做每一项我都可以做得很出色。
    学生:之后您发现在这个行业…
山奇:音乐、文化都能融到一起,所以我觉得这是可以去展示的一个平台。
    学生:您做一些选题什么的时候,都是自己有特别多的想法。
    山奇:因为我在之前的半年,在音乐界去采访、了解,我会自己有很多感受,因为有了感受,所以我要策划东西一下子就有很多思考的东西,这个思考就是跟这个环境是贴切的,跟这个音乐的东西是贴切的,所以我为音乐节目做策划是恰如其分的,所以我所有的策划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就是因为我有了实践,不是闭门造车,那个是脱离实践的。
    学生:真的感觉在您踏入电视的一块,感觉之前的路…
    山奇:没有白做,哪怕之前的路我是闯荡的,我是投入的,我是辛苦的,但那些东西都是为后来做铺垫,所以每一步我都没有白付出。
    学生:您走进电视行业之后,您有没有觉得我之后做一个节目的话要成功比较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山奇:我就没有想过成功。
    学生:如果是一期节目要把它做好。
    山奇:对,我就要做好,要做好看,怎么样才能做好看。其实我当时做的《非常中国》,就是要展示目前流行音乐最前沿的那些人,最核心的一些内容,音乐界出现的一些什么问题,因为里边的专题都是讨论,讨论一些专题、现象。然后把大家所关注的东西拿出来,这就是内容嘛。所以我一直说内容为王,做任何东西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当然海外媒体的形式可能比我们内地电视的形式更加地快节奏,然后又好看,然后又现代,这就是海外媒体当时的一种特色。那么我把我的内容和这个结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它就成了最先进的东西,所以它才会受到那么大的欢迎。
   
3、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才,才是一个娱乐人的真正荣耀,胜过各类奖项

学生:您得了一个成就奖是吧?
    山奇: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做了不到一年,虽然不到一年时间,半年多,但是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正好赶上流行音乐十年回顾,1996年,我是1995年夏天去的,那个是1996年夏天筹备的。我其实从闯荡京城到那个时候是一年时间。
    学生:我觉得您的运气也还不错。
    山奇:好像这个大环境正好是符合了我每一步的节奏。我一直说我是一个赶末班车的人,因为我闯荡北京我已经不年轻了,我不是一个20来岁闯荡京城的人。但是我发现我正因为不年轻我才有这个资力去闯出来,我的判断力我的意识都是能超越年轻人的。
    学生:如果您是现在这个时候到北京来闯荡,说不定就没有这么多的机会。
山奇:因为环境不一样了,现在要闯不适合我这种闯法了,是另外一个路子了。
    学生:您当时在《非常中国》,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传播大陆的流行音乐,您那个时候,包括采访、撰稿那些都还是您自己做吗?
    山奇:都是我自己做。
    学生:那个时候您是制片人?
    山奇:当时我对电视其实不像现在那么了解,就是一个组大家做呗,我就是一个召集人来做。但是我那时候不做后期,我比较不喜欢后期,因为后期老坐在屋子里,和外界没有接触。然后我整天都要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所以我一直不喜欢后期的,我觉得后期很重要,但是我不喜欢做后期。
    学生:我觉得这种节目想法的东西。
    山奇:现在说来就是创意,那时候没有这些,哪有什么创意,充其量是一个策划吧,有什么点子,想出一个什么策划出来,其实我没用这些理论的东西套,因为我不是专业学电视的人,所以我没有那些理论。我就想怎么好看怎么来。
    学生:就是把自己以前经历过的。
    山奇:我那么多年来的东西我觉得什么好看。所以我是一个实践派,不是一个理论派。
    学生:不过这种东西对我们现在学这个东西,不但是自己在学校里面天天学这些电视怎么样,就真的得一点一滴的。
    山奇:电视不是学出来的,电视是做出来的,而且不是学一点电视理论可以做的,是需要你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充实你,不要学了电视做电视,那做不好。
    学生:那指的是技术工人。
    山奇:对,一定是有其他学科支撑的,所以我培养主持人都不是播音系的人,是外语系的或者是其他专业系的,因为他们有其他的学科和知识,播音系只有一点,声音是学出来的,他没有内容,他没有去学文学的东西,音乐的东西或者电影的东西,新闻的东西,那个东西是支撑主持人的基础,一个主持人一定要学识渊博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加上你的思考,你的表达你的口才,你才会得心应手地去做这个主持。
    学生:我看您当时培养那个李霞,她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山奇:她是进修的,她是在广院进修,所以她不是用了三、四年时间学播音,然后把声音变成播音腔,她是进修了电编系。
    学生:在我们学校播音系的人出去基本上找工作也是很难。
    山奇:找不着,因为从文化上确实他们很欠缺的,他们没有去花大量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内在。我跟他们的学生有好多认识,我一再地告诉他们一定要多读课外的书,然后把学的播音的那种感觉去掉,你学着去掉它,知识本身是一个基础,但是你要把你播音的感觉去掉,要说话,因为我一直说他们不是说的人话,这不正常,一定要说自己的话。
    学生:我们在食堂买馒头,有笑话说播音系的人都会字正腔圆地去买馒头,其实在外人看来挺好笑的。
    山奇:不正常的,不真实的。现在的社会是要追求真实的感觉。
    学生:我们的主持人能不能有您比较喜欢的?
    山奇:其实我一直觉得央视的主持人,男的我喜欢崔永元,女的喜欢张越,这就是我喜欢的,真实,很幽默,很自然。
    学生:他们的幽默并且很有智慧那种。
    山奇:是智慧,主持人要幽默和智慧,不是背稿。内地的我喜欢汪涵。海外的喜欢陶子,陶晶莹,都很智慧,长得不漂亮,很智慧。主持人不要漂亮,主持人男的要幽默,女的要灵活,反应快,李霞反应比较快,李霞当然也是一年一年调教培养要求出来的。
    学生:我看她得这些娱乐的,包括主持大型的晚会。
    山奇:又大气。
    学生:反应很快的。
    山奇:她也是被我逼出来的,以前她背稿的,后来我不让她背稿,她以前是一字不落地背,被我逼出来不许她背,说错了自己倒回来。像我们聊天一样,不会说完以后重新说,这就是生活,很真实的。
    学生:您现在有没有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山奇:我也一直在物色,但是主持人也是需要栏目去培养的,现在我不做了,所以我就缺少这样一个培养的平台,因为我这十年来,我一回头发现我每周都在做节目,十年我每一周都在做节目,所以我觉得很恐怖的,不想做节目了,因为节目永远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它要提前过节,提前过年,提前过元旦,就是永远是做提前量。元旦的节目我十月份就要开始准备做了,春节的节目十一月、十二月就要做了,那个时候还没春节呢就要讲春节的事情,春节过后就要做五一的节目了,永远在提前,真快这时间过的。

4、所谓“盛典”就如同一场交响乐,你需要用心的去指挥

    学生:您做当时的“音乐盛典”什么的,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山奇:音乐盛典是因为MTV在中国开辟的一个颁奖礼,1999年正好是我去的那一年开始做,从它没做成的那一天就开始做,在1999年年初要做的时候流产了,美国人不懂中国的要求,所以一切都OK了,最后两三天就决定停止了。这个停止最后就造成了一个想法,跟CCTV去合作,本来没有CCTV的。这个颁奖礼对我的感触就是让我更加地国际化,让我更加地了解到国际对颁奖礼的运作手法和执行能力,还有要求。所以在这块说我的提升又很多又很快又很高。因为我一直觉得我还不是一个迟钝的人,我是一个比较灵敏的人,就是说在我面前出现的东西我都会去捕捉它最核心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成为我的东西。所以我既然已经接触了我就指导,包括我参加亚洲大奖的颁奖典礼,所以我都会在最快的时间找到最核心的内容,然后跟我们中国的现实结合。所以这就最后形成我团队的风格。

 

(连载4)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