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孔子”与当代大学生的对话实录(三)
山奇VS林思源
(2008.10)
三、山奇的成功三部曲
1、登山和攀登艺术的高峰有些类似
学生:山奇老师您平常是不是喜欢登山?
山奇:我也喜欢爬山,我说我的人生就是爬一座山又一座山。
学生:我看到过。
山奇:前两天有人在QQ群里找到了我一篇1997年初,1996年底,那时我才到北京一年多,一篇采访我的文章。里边很多的一些东西,我今天看来觉得很有感触。当时我说我追求登山的过程,我爬到了一个顶点我要下来,一步一步。后来我发现我后面的十年就是跟着这个路在走,这是我的理念。然后我后面的十年就是,那时候在CHANNEL
[V],后来又到了凤凰卫视,然后又到了MTV,然后又去读书,就是不断地在回归。
学生:我觉得像您在这三个电视台做的是不是等于CHANNEL
[V]是一个起点,在凤凰是放飞梦想的地方。
山奇:凤凰是有了一个施展,发挥的地方。MTV使我有了一个更高的发展。
学生:我觉得您到这三个地方,一般人看您的简历会觉得特别神奇,这三个很有代表性的,做音乐做电视结合的地方您都做过了。其实我觉得跟您之前在北京的闯荡还有之前教书,包括一些文学方面的积淀很有关系。
山奇:因为当年到了北京,从一个自由撰稿人转成了电视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内在关系。
学生:撰稿是提供给策划和文案的东西?
山奇:这个撰稿就是自由采访,写采访录。但是最后转换成一个电视人,其实是有一个内在关系的,就是说当我走到电视这一条路的时候,我发现前面所有的能力都在这个平台上去施展,就是它是一个综合能力,这里边你缺一点点可能都不够,包括你写稿,包括你的采访能力,你的交流能力,还有组织能力,然后协调能力,包括还有拍摄。因为有些东西可能会有一点技术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可能并不难,然后我用我的感觉放进去反而很容易去施展。所以种种能力最后成就了我后来的一个又一个平台上的发挥。
学生:包括那些技术的方面都是能学得很快的东西。
山奇:技术不是重要的。
学生:能学得很快,但是您的脑子里想的思维的创意的东西是一下学不来的。
山奇:那是别人没有的,那就是我山奇的痕迹。尽管很多人都会遇到跟我一样的机会,因为所有的机会不是我一个人遇到,但是就是因为我这个人。
学生:有准备。
山奇:对,然后发挥了我身上所有的积累,沉淀的东西。所以在每个栏目上都大方光彩,每个栏目,每个事情我都做得非常有影响力。
2、心态平和是成功的基础
学生:我看后来说您还在罗中旭出车祸的时候去采访了他。
山奇:昨天我弟弟山雨,他现在在搜狐,他说他下个礼拜要采访罗中旭,他说你当时采访罗中旭的录像带还在不在?我说在,全国就我一个人拍到罗中旭在病床上,对他做采访,他说能不能找出来想放在他们采访的时候拿出来用,我说我找找看,可能在哪个角落里,还没找着呢。那次也是跟罗中旭当时的老板很熟,跟罗中旭也很熟。我去看看他,他在杭州的一个医院。然后他们老板就安排我去了,他说能不能接受采访是你的事情,安排不安排是我的事情,我可以安排你去,但是最后能不能访问是你的能力了。
学生:那个时候您大概…
山奇:在凤凰卫视,1997、1998年的时候。
学生:觉得那个时候,您去之前对于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山奇:我倒没有,因为我从CHANNEL
[V]到凤凰那两三年中间,我基本上是心想事成的,就是我想做的我一定会做到。
学生:这样说来您心想事成会不会稍微有一点,内心里面挺洋洋得意的。
山奇:没有,我不是这种人,就是我永远是一个平和的人,就是我永远是把工作当成工作来做,我没有把工作当作一个炫耀的事情,因为我从来没觉得工作有难度,就是我自身拥有的东西足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学生:因为您看重的还是内容的东西。
山奇:我想去通过这个平台把我能力的东西绽放出来。
学生:是真正地喜欢这个东西。
山奇:我是想做事情,我不是要炫耀或者是沾光,所以在这个行业我可能是比较平和的,不浮躁的,我还要求别人不要浮躁,我都去指点别人。
学生:我觉得在这个圈子里面这种心态的人特别特别少。
山奇:因为我不是20出头的年轻人,而且我希望我能够给予别人帮助。除了工作上对年轻人帮助以外,其实我对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帮助,帮助他们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压力,这些事情如何去做。
3、要实践,不要空洞的理论
学生:我觉得您给年轻人在精神上的帮助特别大,还有一些榜样上的东西。
山奇:我觉得这是我比较自豪的,我觉得工作不是我自豪的东西,我觉得当我的思想能够影响到年轻人思想的时候,这是我的自豪。
学生:在年轻人中引起精神上的那种动力的东西。
山奇:其实是给他们一辈子的影响,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道路都会有些影响,所以我觉得这是我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学生:其实我看您的书,包括博客还有网站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一个东西是很大范围,就是看上去很平实的东西。但是每一句话,包括您写的像您的一生就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其实这个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您这样一句一句不同的画面说出来,然后自己静静地想要这样做其实很不容易。
山奇:有些东西说起来是简单的,但是做起来,而且要意识到去做很难,很多人在做的中间他不会意识到。所以我一个群里的朋友,他不知道从哪挖出来我那篇十年前的文章,标题叫《寻找自由的灵魂》。他是学哲学的,因为这个文章是我十年前的采访,是十一、二年。他说你这些东西比我大学哲学老师讲的都好,我那文章里讲的所有东西都在我后面的十年,我后面的十年其实是应验了我当年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对的,我后来用十年的经历去证明我当年这篇文章我的理念是对的。
学生:觉得那些很平实的话自己好好想一下,确实觉得有困难或者觉得在前行的道路上有挫折的时候特别能鼓舞自己的。您这十年来自身做出来的成绩再配上您的那些话觉得特别震撼。
山奇:就是我用我的实践去印证我的理论,而不只是口头,理论家不是实践家,那个就没有意思了。而且我的理论是用我的行动去总结的,所以我才会有这种感悟,而不是说只是口头,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所以有时候我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他们说你的这些话其实别人也跟我说过,我为什么不信呢?但是你说的我就这么信呢?
学生:其实这种话很多书都会有。
山奇:都有,但是他不理解,没有去好好体会。
学生: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您自身的经历给这些话印证了。
山奇:有了一个注解了。
(连载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