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奇:新书发布会文字实录1

(2009-11-15 23:12:49)
标签:

山奇

欧亚伦

对话美国

奥巴马访华

文化

《对话美国》新书发布会文字实录(1)

 

时间:2009年11月14日(15:00-16:00)

地点:三联书店二楼

 

    主持人:尊敬的嘉宾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周勇,今天我们一起来参加的是《对话美国》新书发布会,这本书是我的好朋友山奇和欧亚伦先生共同写的,这本书今天是正式出版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相聚在三联书店,咱们一起做个交流。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以及山奇老师和欧亚伦先生的好朋友,有著名的演员许绍洋,萨克斯演奏家范圣琦,著名歌手含笑、马条、顾莉雅,好友王峥、姜川、朱兵、梁华、孙鹏、阿林、卢斌、孙浩、薛运达、殷建辉、张永恒、陆怡、王松滨、王燕飞、彭明榜、李阳泉、兰宁远、杨劲松、阳乾、来来、张宏凯、杨劲松、张博洋、孙同、等,再次感谢大家光临我们今天的新书发布会。首先我们还是请我们的本书出版公司李孝国介绍本书的出版情况,我们掌声有请。

    李孝国:欢迎各位光临《对话美国》的新书发布会,感谢各位的支持,在这里主要是谈一下我们在策划《对话美国》的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就是我们在策划的过程当中,深深地为两位作者使命感所感染,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在此之前跟我们谈到读书市场说,很担忧这本书,现在读者都在看穿越、职场,现在这样的话题有没有人看?但是我们看到了这本书有那么多推荐人,现场有那么多朋友光顾,所以我们说我们国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容低估的。第二点,这本书我们觉得是一本创意十足的一本书,首先就是我觉得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山奇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创意方面的工作,现在读创意方面的博士,这本书作为《对话美国》,我们的定位主要是非官方化的一个定位,两个层次,我觉得我们首先选择了两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不代表中国政府也不代表美国政府的两个人来进行对话,第二个层次,我觉得对话的形式让大家都能放下包袱,我觉得这本书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山奇老师在这个方面卓越的创意。第三个层次,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是感受欧亚伦先生,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美国人,因为在我们审定的时候,肖老师有个审定意见是这样写的,他说我们看到欧亚伦先生毫不掩饰他的民主党,但是他依然可以很客观的讲述这样一个事,这个说明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要去装作很客观,他在书中很多地方表现了他的民主党立场,这本书我觉得欧亚伦先生毫不掩饰对中国的热爱,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他还是对中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所以我觉得他确实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谢谢各位,我的介绍到这里。

    主持人:好,谢谢,接下来我想请中方的作者山奇老师,由他给咱们介绍这本书,掌声有请。

    山奇:很高兴今天在三联书店这样一个地方来做发布会,有很多的新老朋友,其实我每次发布会都是老友相聚,包括五年、十年没见的老朋友在一起聚会,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一个人能够十年不见,还依然一见如故,这种情感是非常让我难忘的。我觉得在这样一本书出来的今天,非常有感慨,去年的十一月底我和欧亚伦先生做这样一个对话,这就是欧亚伦,英文名字艾伦,我的中文名字山奇,英文名字奇山。(笑声)今天来了很多的朋友,我越是熟的朋友越是会忘掉名字,比如高珊,一直忘了介绍了,还有很多人的名字我来不及说。

    主持人:还有很多朋友在飞机上往这儿赶,很多著名的演员、包括主持人。

    山奇:像李霞,她在一个小地方,只有一班飞机,没有办法赶到北京,还有孙悦、爱戴,我的老乡陶虹都是今天坐飞机去外地,但是有那么多大家感情特别好的朋友,那么多年的朋友在一起,我觉得非常的高兴,像艺术人生的王峥导演,我们是属于精神上的同道者,非常高兴她能到现场来,听说现在在做《温暖2010》,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把温暖送给了我,感谢你。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叫《对话美国》,这个创意是在《七日谈》以后,我有这个感受,我特别想担当这样一个角色,从民间的角度,做一个中外人士民间的沟通和对话。我一直强调的一点是人和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需要沟通,但是从民间的角度来解读的话,我觉得更加真实和自然。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个系列做下去,接下去我会做一组,中韩对话,计划是今年底把文字赶出来,希望明年的发布会再次能够见到大家。还有俄罗斯对话,印度对话,南非对话,以及德国、英国、法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做过的对话,我还没去过,日本我没去过,美国我没去过,接下来做的韩国我也没去过,像德国、法国去过了,我还没对话。我觉得这样一个系列做下来,起码对我们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这种沟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我的朋友许绍洋来了,刚刚赶到,谢谢你,绍洋,前面有个座位是你的,他是《熏衣草》的偶像剧的演员。你的到来让我们蓬荜生辉。还有我的好朋友含笑,他也是我十几年的好朋友,当年“飞天”的,我听了你最近一首歌叫《妈妈》,非常感动。范圣琦老师也是我当年在北京北漂的时候,我去了您家做了一个访问,写了一篇文章,被你的范仲淹的后代看到了,找到我说我要找范圣琦,是我们范家的人。我已经有好多年没见你了,今天你能够到现场我非常高兴,希望我们之后多一点时间相互沟通,我们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对话的,我们之间也需要对话。

    这是我一个中外对话的系列,其实我还有一个系列,我今天想公布一下,但是我还没做好准备,做了一些计划。这是我中国和外国的民间对话,另外一个是因为一直跟一些年轻人在一起沟通,我跟80后、90后、70后很多人经常聊天,有一些思想的碰撞,我接下来做一个五十年的计划,先做80后的计划,我和80后的对话,就是80到89年选择十个人来跟他们对话,他们的成长背景对他们性格的塑造,以及他们思想的形成变化,这是我和80后的对话,准备出一本书。接下来再做70后的对话,再做60后的对话,再做50后的对话,回过头做最后一本我跟90后的对话,五十年五十个人,不同的年代对每个人的成长有不同的帮助,每个时代对每个人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每个个体,我们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变化,我希望这样一套书能够实现我对社会的一个贡献,我们后人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个体的沟通来发现我们当年的时代给我们这个社会,给我们每个人产生的影响力,我希望更愿意来担当这样一个角色。

    这五年来我一直在北大读硕士,哲学系的美学和文化创意产业,最近在北师大哲学院读美学和文化创意产业博士这样一个课程,我希望我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这个社会,解读我们每个人,人与人的关系,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其实我哥哥山奇老师这个人,平时在生活当中他就特别善于捕捉一些细小的东西,刚才这个创意就是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我们在聊天,因为我的一个领导他是六十年代的人,然后我又是七十年代的人,我们在聊不同的话题的时候,脑子里有很多点,他就想整理这么一个系列出来,我没想到你今天把它都列出来了。

    山奇:是。我列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不同的朋友,列了一个名单。我的样子比较容易蒙人,有人说我是80后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的心态永远是80后,我和90后都是兄弟。

    主持人:山奇老师有一点,他跟任何人都能够交朋友,能够深入跟每个人去谈,跟我谈也是一样,我们聊了很多东西,他跟比我年纪大的人也聊得特别深入,跟比我年龄小的人也可以聊得很好。

    山奇:周勇是我的御用主持人,我的发布会都是他来主持。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咱们这本书,您写了很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你最终这里面,你觉得你得到了些什么?

    山奇:因为通过不同人的解读,可以了解对方的一些思想和他的生活背景的东西,我和欧亚伦的这个对话,其实因为他是一个经济学者,说实话我在他之前物色了好几个美国人,有演艺界的,有做生意的,做餐饮的,做主持的美国人,我跟他们沟通过,后来我为什么找到他,因为他能够补充我的不足,我是一个对经济意识比较淡薄的人,他是一个经济学者,有一次他给我们博士班的同学上课,我当场就决定要跟他谈,跟他沟通以后我觉得对美国的了解更多,因为我以前对美国了解只是很少,他解读了很多细节的东西,包括我们所关注的福利,美国社会的福利是什么样的,包括美国的体育机制是什么样的,更多的是美国的经济,金融危机是怎么成形的,不是这一两年就有的,是八年前就埋下了种子,都是通过对话来挖掘到这样的结果。

    我当时把手稿,我一月份就已经做完了,从去年11月到1月份把这个对话完成了,后面一直在修改,我把手稿发给了很多的朋友,让他们看,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说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我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您的思路往往都是非常前瞻的,这两天我注意看新闻,美国的总统奥巴马现在正在为美国的福利问题头疼,所以我就觉得您的一些观点、一些思想还是比较前卫的,你11月份就做出来了,现在新闻才报道美国奥巴马总统为福利考虑。

    山奇:我们做的时候奥巴马没有上台,当时欧亚伦预测了奥巴马上台以后中美关系怎么样,布什总统会怎么样,我们预言了布什总统会被审判,现在还没有看见。

    主持人:现在有请本书的作者欧亚伦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掌声有请,谢谢。

    欧亚伦:今天特别高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很惊讶。(掌声)

    山奇:艾伦,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鼓掌吗?

    欧亚伦:为什么?

    山奇:因为你中国话说得很好。(掌声)

    欧亚伦:我以为他们是很高兴我会讲话,我原来是在台湾,我待在一个台湾的公司好多年,然后台湾公司都是讲普通话,我还在日本差不多十年多,我在日本读的硕士、博士都是经济学,两年前我来到中国,我现在在北京大学教课,所以我要跑天津、北京,每个礼拜跑。

    山奇:所以为你建了一个高速铁路。

    欧亚伦:我一年以前听到很多领导说,他们知道我的工作会忙,所以他们建了高速铁路,为了一个美国人,如果那个不算人情,我也不知道怎么算。而且差不多340公里的速度,很快的。你知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我要坐一天的火车,大概一个半小时,大概三个小时有三班车可以坐,现在差不多十分钟有一个,非常方便。

    然后我特别惊讶,天津跟北京这么近的地方还是文化不一样,什么都不一样,吃的东西不一样,人讲话的样子也是不一样,几乎每个东西都不一样,距离还是蛮近的。在美国,这么近的距离两个城市,没有不同的文化,可是中国这么近的地方。

    山奇:天津话和北京话也不一样。

    欧亚伦:对,在天津他们说倍儿哏,可是我见到山奇,我是在山奇的博士课上当他们的讲师,教他跟他的同学。

    山奇:博士班的好多同学都在助威。

    欧亚伦:真的,有同学在后面吗?有没有博士班的同学?

    山奇:这是常州的,这是教育出版社的,没给我们出版这个,还有画家,广州的。还有文化产业的老总,他上午就来了,还有人民日报的几个朋友都在,谢谢大家。

    欧亚伦:我时间到了,你要给我一个替代我的角色。

    山奇:因为每次跟他聊天,他每次都收不住,每次我就给他手势,不能说下去了,他就不说了。

    欧亚伦:我认识山奇以后,我就是有一种感觉,我每次跟他在一起,是跟我们一般的世界不太一样,每一个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感觉。

    山奇:有时候我可能表现得比较强势,以前当记者惯了,采访艺人的时候,拍摄时间不能超时,OK了就说NO,不让你继续说下去了。

    欧亚伦:我们是一整天在一起谈话,我们一直讲,一起喝咖啡,他最爱喝我的咖啡,他说我的咖啡比星巴克好喝。

    山奇:刚才说到天津、北京的文化不同,其实中国美国的文化更不同,有一次我们两个人约好了要对话,因为他要从天津过来,我也要把时间留出来,我跟他说下个礼拜二对话,到那天我去了以后,他安排其他的事了,我说为什么你没有留时间?他说因为你没有跟我确认一下,有时候这里面也是一个文化的差异,我也是疏忽了,所以我们那天的时间就错位了。

    欧亚伦:对,而且最后一次他来我的家,我正在洗澡,我全身湿湿的跑出来,要按门铃跟他讲话,他在一楼,我在二十楼,我跟讲话,我都没有穿衣服,我认为是一个小时以后才开始,他来得很早。

    山奇:不会是肥皂剧吧,洗澡的故事,一个美国人洗澡的故事。

    主持人:欧亚伦先生,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有兴趣能跟山奇把谈话一直谈下去,山奇吸引你的是哪一点?

    欧亚伦:我告诉你,最重要的一点是山奇一提到他以前的跟MTV有关系,我马上说我要,我听到MTV,我就说我一定要参加。

    山奇:因为我在MTV中国有了六年的工作经历,MTV在美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全球最大的音乐电视台,他可能从小就看MTV长大的。

    欧亚伦:对,你可以说我是美国第一个MTV的年代,MTV最开始在美国我差不多十五六岁,我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可以说那是MTV的时代,MTV的影响力很大。

    山奇:你正好符合MTV的观众群,观众群是15到34岁。

    欧亚伦:对,刚好。

    山奇:将来在中国再建一个中国的MTV。

    欧亚伦:可以,我觉得中国不管是怎么创造,如果中国有一个可以影响到全世界任何媒体的平台,可能是像MTV的样子,也可能是新闻,我觉得一定要有娱乐,要有了解中国文化,还要有一点点给全世界看到中国美术方面、文化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玩的文化。

    山奇:我们在书里说到这个问题了,其实中国应该在国际上建一个自己的频道,完全CNN这样的技术,一种风格,一种中立的立场,不要太官方化,都是新闻的角度来解读,把中国的所有的情况用英文,用真实的东西来反映给全世界,因为现在目前中国的几个频道在国际上能看到的频道,他们太中国化了,外国人可能不看,不好看就不看了,所以传播了大家都不知道。他说为什么中国不能做一个这样的?我说中国在媒体这块控制得比较严,不能随便做,他说为什么?我说你是外国人不懂。

    欧亚伦:对,不懂,因为我认为这个是蛮重要的。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出口好多东西,可以说中国是国际贸易里最重要的国家,我已经开始讲天津话了。MTV对全世界有多少影响?很多全世界的孩子有一点点了解美国的文化,因为MTV是到处可以看。

    主持人:谢谢欧亚伦先生,他特别健谈,有着典型的美国式的幽默。接下来请外文出版社的杨春燕女士给我们谈一下,当时你们怎么会选择发行这本书呢?简单说两句。

    杨春燕:是这样,我们外文出版社是一家专门从事对外介绍中国的文化,当代这种发展,有关所有中国方面的一家出版社,当时我们拿过这本稿子眼前一亮,书里面对话的范围、题材很广泛,从大的方面比如说中国和美国的社会制度,一些国家政策上、经济上,包括一直到各自的信仰、生活、音乐上的对话,范围很广,而且在书中山奇先生提出来的这些话题,其实也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很关注的,很想知道的。山奇先生和欧亚伦教授他们的解读也都是特别客观,很中肯,所以当时我们看到这本书觉得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还是很有参考意义和借鉴性的。

    主持人:而且是非官方的,非常客观。

    杨春燕:对。

    山奇:这本书从去年11月写到今年11月发行,12个月,这个孩子用12个月分娩,他们问是不是难产,我说不是。

    杨春燕:好事多磨。刚才您谈到后面有一系列的出版计划,欧亚伦也有自己的出版计划,我们也非常期待,不管是从一个出版社的角度来说,还是普通读者来说,我们都热情期待您能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问世。

    山奇:谢谢,因为我觉得外文出版社非常符合这个主题,我特别希望他们可以翻译成不同的文字到国外发行,这样才符合我的要求,把中国也推向国外,我接下来对话的是韩国的一个人,他说跟我中韩对话以后,他要把书翻译成韩文去发行。

    杨春燕:我们出版社很愿意和您继续合作。

    山奇:谢谢。

    主持人:谢谢,今天到场有非常多山奇老师的好朋友、至交和领导,下面请现场的嘉宾、好朋友,来谈谈自己对这本书的意见,还有对山奇老师的一些祝福。

山奇:刚才后面又逐步到了一些朋友,包括回声乐团的,词作家,我在做自己的事的自己还是有点忐忑,因为这样一个孩子的诞生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提出建议。但是有一点,我在做这本书之前给朋友们发了一个邀请,大家想了解美国的问题可以发给我,我准备对话了。

我的朋友已经来了,何沐阳,是我们“凤凰传奇”的打造者,徐千雅,《月亮之上》的,她是上当年在深圳的时候,是我促进她回到北京继续他的歌坛生涯,我是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她当时已经失望了,我说你是未来天后级的人物,应该在北京继续演唱,所以她才有了后面的被大家所关注的成就。王导,我曾经跟王导在“艺术人生”有过合作,我希望王导跟我说几句话。

    主持人:有请王峥。

    山奇:艺术人生之母。

    王峥: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山奇和欧亚伦先生的《对话美国》新书发布会,因为来山奇的新书发布,我们接到通知之后就定下来了,为什么呢?一个是想看看这本书是什么样子,另外一个是想看看这次山奇的头发染成了什么颜色,今天一看还是比较不错的。

    山奇:比较符合冬天的暖流。

    王峥:跟山奇认识有十多年了,因为在做艺术人生之前,我们做电视大赛,同一首歌的时候就认识山奇,他给我两个字吧,好玩,不仅是他的头发好玩,而且每次能认识他的很多朋友也非常好玩,还有他的合作者,他也是非常非常幽默的。

    山奇:他更好玩,说话是车轱辘话,来回转,转得我都睡着了。

    王峥:最开始山奇我们做音乐电视,当时想做最时尚的音乐电视,后来山奇去读书,这也是当时最时尚的一个事,现在山奇从做电视媒体开始做出版做书,我觉得这么做非常时尚。

    山奇:书还是我的业余爱好,我还是电视传媒导演晚会,那是我的主业,不能丢,那是我吃饭的东西,出书不挣钱,在中国养不活自己。

    王峥:今天一个好玩的下午能带给我们什么呢?通过山奇这本书他的艺术实践,是文化的事,我觉得山奇在做这个事,能带给我们这些朋友很多思考,也祝愿山奇下次再来的时候再给我们惊讶,希望头发再染什么颜色,不知道了。

    山奇:肯定不染绿的,谢谢!我还要点名,从第一排开始,范老师,范圣琦是萨克斯的演奏家。

    范圣琦:因为现在中国的文艺界是混乱的,一切乱七八糟,今天来了一看不错,我是八十年代末到美国去,我这本书还没看,但是我感觉山奇,奇山,山中升起来一道风景线,这条风景线的点掌握得非常好,叫沟通,我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演奏也是沟通,用音乐语言来沟通,为什么现在我们国家的音乐界乱七八糟,它就是用媒体来炒作,不只是媒体,要靠实力,这本书虽然我没有看,翻了一下,他用对话的形式来写非常之好,我世界很多国家都走了,但是我写不出来,我是靠音乐,看来山奇还是很聪明,找到这一个点,是和老百姓之间,普通的人和普通人的沟通,这个沟通是当前世界的一个点,你找对了,因为我们最近很多国家的接触,也是在沟通,因为中国的底蕴太厚了,前些年我一到美国去,美国满街都是汽车,有超市,随便拿,但最后得交钱的,姑娘也有的是,红灯街也有,脱衣舞什么都有,现在中国不到十年全有了,而且中国的是不正规的,是胡闹,他们是有各种的法律的规范,我们只是学了一个外表,朋友们,我们都不认识,今天客观的说,十年以后再见,看看咱们国家什么样子,祝你成功。(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