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娱乐的品牌建设--山奇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实录(2)

(2006-09-25 12:56:27)
                          娱乐的品牌建设
                    山奇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实录(2)
(成就中国企业——2006MBA和中国企业家专场之全球营销战略VS中国企业品牌建设论坛)
                           2006.09.23
(提问)您是如何在半年内打造李霞成为时尚主持人的,可以讲一下细节吗?
山奇:这个细节书里面有。我跟李霞接触以后,我觉得她非常聪明、努力和敬业,非常投入,她只是不知道她的未来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用什么形式去表现?我说过,在中国所有主持人中间,没有一个主持人是被培养出来的,中国的主持人都是自生自灭的,在节目上好你就做,节目上不好你就下来。所以之前优秀的主持人都是在节目上,自然产生的,没有一个专门的导演培养主持人,包括广院。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它的很多主持人其实是培养的播音员,是做新闻的,它要求是的是字正腔圆,三、四年下来,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没有个性。
但是主持人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的主持人是出不来的。当年在培养李霞的时候,我觉得她身上缺少自信,这是最重要的。我从新加坡回来跟她说,只要我在MTV,我不换掉你。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底气,当时我是为了鼓励她,让她有信心。我说我们一起来努力,然后一点点来培养她。首先我要培养她的自信。因为我们《天籁村》是每天的节目,一天一个小时,大量是播国内外MV,所以李霞要录七天串词会很累,经常录到半夜两三点,如果我换一个新人主持人,节目会完不成,不可能有一下子可以顶上的主持人。所以我在开拍之前,化妆的时候,我让撰稿、编导、制作人员去表扬李霞,表演她今天的发型很好看,今天服装很好看,今天化妆很好看,今天的气色很好看,就是不断地去鼓励她。然后每次在做节目的时候,会让周边的人讲一些段子,其实娱乐界讲段子是盛行的事情,大家在段子中会很开心、很自然。当你哈哈一笑的时候,你就会缺少紧张感,变得很随意。然后再找化妆师,我找过吉米、东田,都给她化过妆,然后找服装师借服装。现在说起来很容易,那时候是天天在琢磨,在总结。也找摄影师给她拍照,做宣传。她的第一个封面是我帮她找的,《中国百老汇》。因为我以前有很多资源,去给她推广,但更多的精力还是在工作上。
我记得我从一月份开始接手,三月份新加坡开完会议,留给我半年的时间调教李霞。到六月份,在棚里录像的时候,看着监视器,我就跟周边的人说,我说李霞开始有星光了,那是99年的六月份,实际上是我接手以后半年。十月份李霞就得了《戏剧电影报》在全国评选的十大主持人。六月份,外界有人反馈信息我,李霞有了质的飞越,她从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主持人,变成了一个有星光的、有魅力的主持人。我在节目上设置了一个环节,来信点播歌曲,录用者会给观众寄一张李霞的签名卡片。我从来信里面获取外界对她的反映和看法,包括节目上的要求。大家爱听什么歌曲?大家提了什么建议?然后随着来信每天越来越多,可以看出观众对李霞的欢迎,对《天籁村》节目的越来越痴迷。很多学生是因为看了《天籁村》的歌曲,去卖盗版的CD,我当时说《天籁村》成了盗版的指南,因为播的都是欧美最当今的音乐。所以实际上半年以后我对李霞的培养80%已经完成了,后面是细节的处理。
李霞背台词特别快,她可以一字不落在三分钟之内把话背出来。然后说错了自己停。后来我说我不停机器你也不能停,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说错自己倒回去,这样逼着她最后成了一个话唠。
后来李霞去光线做《娱乐现场》。这是一个新闻节目不是音乐节目。李霞是我们栏目的主持人,费用也不是很多,为了谋生、为了发展就同意她去光线担任《娱乐现场》主持人。开始,我关注她的节目,我跟她说李霞你又回去了,你又成了播报主持人了。你要把新闻用说话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不要去背。慢慢慢慢要求她一点一点变,我说过我当年是在为光线免费培养主持人。当时李霞和索妮两个人都在光线主持,但李霞知名度远高于她,这就是个性化的培养。
    我对主持人的要求因人而宜。对李霞是“要自然化,不要机械化”。张峥的培养也跟李霞一样同样的艰难,顶住了很多压力,最后成为了有个性的主持人。张峥当时的弱点是平和、低调,我要求他“要激情化,不要平和化”。吴瓒是一个小男生,特别聪明,他是奥林匹克数学金奖的获得者,很酷、很帅,特别情绪化,人多的时候他特别激动,人少的时候无精打采,后来我要求他“要职业化,不要情绪化” 。还有王翰涛,是我一手从杭州把他提过来的,后来他做《明星档案》主持人。他的弱点是有表演痕迹,后来我要求他“要自然化,不要表演化”。每个主持人都有他的特质和弱点,要不断地去挖掘和要求,这是我对主持人的培养。
    (提问)作为幕后的导演你出书的目的是什么?有自己的品牌吗?
山奇:我觉得“山奇”就是一个品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付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但是我也觉得我要努力地推出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在工商局注册了“山奇”,不知道有什么用?先留着再说。
出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每个人只有总结过去才能面对未来。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有很自豪的一件事,我大学毕业以后每天要看书,几乎每天都看书,这是我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第二就是每天要总结,不断地善于去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一下今天的事情有没有做错?哪些事情做对了?我对我人生的成长,其实有自己的原则。因为我看人都是喜欢看他的长处,所以我会活得比较快乐。每个人都有短处,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为什么要去盯着他的短处呢?应该取长补短,把别人的长处吸收过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我就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经历。(掌声)
一个人不可能达到完美,但要尽可能地完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会在思想上、性格上、境界上不断地要求和提升自己。在我手机的屏幕上,我设了三个词,有一个朋友看了以后,他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会把这三个词放在手机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它是我遵循的人生原则。第一个词是自信,自信是人获得成功的非常大的元素,只有自信才能去从容地面对一切,否则你会忐忑不安。第二个词是自由,我崇尚追求人生的自由,灵魂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往这个方向走。第三个词是自律,只有自信、自由,没有自律的人生会泛滥,我们每个人做任何行为都要自律。做到这三点非常难,所以我很骄傲。(掌声)
    很多人看了书说非常激动,有一个人想辞职的时候,看了我的书就不辞职了,说要坚持。我觉得辞职要选择一个点,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辞职。我跟很多人说过,你要辞职一定要在你顶点的时候辞职,遇到困难其实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你能否扛过去?能否跨越?这是自我提升的一个机会,所以困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你要辞职应该是到了一个顶点,你要下山。我们每个人不能占据在一个顶点上,不让别人上来。我的人生哲学是不断地爬山,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头,这样你会经历很多人生的感受。如果在山头你不下来,两个结果:一个是有人上来把你推下去,第二高处不胜寒跳下来。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回归,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不断做的事情。所以这本书也是描写我这十年来这方面的选择和经历。
    说到选择问题,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永远在十字路口。那么如何选择?选择来自于你的判断,判断正确了选择就正确了。判断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你对人生的感悟,来自于你对人生的总结。我说人生就是一条河,要顺其自然。该拐弯时拐弯,该直行时直行。有些人较劲,非得拐弯时直行,那你就得头破血流。我们要学会在人生航道上顺其自然、观看风景。人生每个港口都是你的风景,不是一个终极点。所以当你从容面对未来的时候,你的选择自然就有正确的答案。
    (听众的纸条)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只是独善其身,爱自己更爱天下人,老师你太棒了。
山奇:谢谢。前段时间有一个观众写邮件给我,说只想跟我说一些话,不要我回答。他说我看了你在电视上的嘉宾访问以后,我觉得你非常的优秀,非常的智慧。说了很多话,然后他说不要求你答复,只是想告诉你。后来我给他回信了。我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特别是来自于一个陌生人的欣赏,非常感谢。所以这位朋友我也感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夸奖。(掌声)
(提问)你为什么说未来的娱乐市场在中国?
山奇:知道娱乐的基础是什么吗?人。现在最挣钱的彩铃短信,因为什么?还是人。中国有那么多人做基础,有那么多人希望要娱乐,没有这些人,《两只蝴蝶》会下载千万吗?不会。所以这就是娱乐的力量,人是娱乐的基础。
(提问)中国的娱乐市场与国外的差距是多少?目前的状况可以多大程度缩短差距?
山奇:中国的娱乐市场和欧美的差距要看什么方面了。有的很大,有的不算大。就象MV在中国,这样的形式也就出现了十多年,但是在国外它也就二十多年,跟中国相差很近,它没有很大的时间跨度,但是他们的差距在于技术,在于理念。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比较MV》,把国外的MV和中国的MV做了比较。杰克逊和麦当娜的MV,都是大投资,其中还包括理念和创新,他们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就象我们五十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刚才听何大师讲演,我也想到了这句话。但是我认为有些梦想需要面对现实。所以,我说麦当娜的MTV美伦美奂。但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九十年代的MV都是美人头,歌手总是突出自己的脸,而不是作为整个作品的创意来做。今天已经有很多音乐人、电视人在接近这方面的差距。我相信未来的MV制作会朝着越来越好的一个方向。因为MV五分钟,是一个小电影。电影越短,制作越难。现在DV的出现,电脑的出现,会更加容易来缩短距离。所以从音乐的角度来折射中国的娱乐市场,就是理念和资金上的差距。
    (提问)作为策划人,策划娱乐节目,并且推动娱乐市场,个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娱乐策划人?
    山奇:怎样培养一个成功的娱乐策划人?它的主语是人,做任何事情要做人,首先把自我的文化、品质、性格、思想、境界提升了,你才能做好一个人。当你做好这个人以后,你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难事,娱乐其实是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定位那么低,做一个娱乐策划人。我们把自己定位高一点,如果能够把自己定位得很高,那么低一点的工作是不在话下的,就会胸有成竹。娱乐要把握娱乐方向和对象,把握娱乐节目的结构,还是我刚才说的内容、推广和时间考验。任何事情都需要这三者来考验,没有一个很好的内容,策划再多的东西也没有用,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就像《十面埋伏》和《英雄》,我们不要夸大策划,策划是为内容服务的。
    (提问)您所参与的栏目在您走后逐渐消失,我认为您更象挖掘金矿者,您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山奇:我十年走过来,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每一步都选择那么好?每一个台阶都衔接得那么好?其实我并没有主动选择这样的台阶,它可能是一个历史的机遇造成的,正好让我遇到了。但是遇上人不只我一个,为什么只有我能把它拿住,这需要个人的东西在里面。我这十年在北京的成长,从一个北漂成为导演和制作人,它的基础是在我老家积累的。一个人不能急功近利,我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是,做一个金字塔,不做T字型。金字塔会很稳,T字型会倒下来。走到今天很多人说我是成功者,我一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对未来还无法掌控;我还是很茫然,跟大家一样;我还是很忐忑对于未来的展望。所以我们对未来去捕捉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积累。
积累有知识的、文化的、性格的、能力的。我在95年夏天北漂到北京做一个自由撰稿人,然后来到了《非常中国》,我当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机会,我只是把它当做我的一份工作。当我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我身上原来积累的写作能力、社交能力、口才能力、采访能力等等,都充分地绽放出来。所以这时候是没有人能取代的。
我作为一个寻找音乐梦想的人,最后又成了一个电视人,这里面的转换是一种顺其自然,当我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从一个策划、写稿,慢慢变成采访,又变成拍摄,又变成制作,我慢慢把所有的工作都能够拿下。然后在这里面我再去学习,去提升,去学习海外的模式,去提高自己的不足。这样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会从容自如。
我老家在无锡,我从无锡到北京,像一条鱼游到大海,但我很自如,虽然很困难和艰苦,但是我觉得我很快乐,从未有过的快乐,我挣脱一种枷锁变成了一个自由人,这是精神的快乐,而且我没有感受到痛苦。最近一个我老家的朋友看了我的书,她看了我当年那段经历,她说她哭了。我说为什么?她说特辛苦。我说我没有,我特别快乐、特别幸福,我今天都没有95年在北漂那段日子的幸福和快乐,因为那是一种精神、灵魂的快乐。现在我依然面对很多压力、很多工作,尽管很多人外在看我是一个幸福的、快乐的,或者成功的人,其实我跟十年前没有任何区别,我从十年前北漂到今天辞职以后的北大学生,我回到了零的起点,对我来说我面对的是下一个十年的开拓(掌声)。
    一个栏目一个栏目走下来,像遇到一座座金矿,其实我是在付出,所以我需要到北大去读书,需要平和地去规划将来。同时我在一座金矿里也得到了财富,我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我在我的网站的论坛上,有一个“一日一言”,我在每一天都留下我的人生感悟,已经有好几百条,很多人看了非常受启发、受教育,我也希望它能给很多人得到帮助。我接下来会精选365条变成中文、英文、日文再配一天一幅漫画,成为哲学的、思想的宝库。这正在翻译之中,我将来希望这本书会让很多人得到帮助。
    (提问)担心成为先驱就会领先半步,是否限制您取得更大成功?
山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先半步是保守,其实我们需要保护自己。我精神上很领先,思想上很领先,但是我在现实上我只能领先半步,这就是精神和现实的平衡。我不会因为现实就磨灭我的精神,就降低我的目标,但是因为现实,我要去让它生存下来。如果一个节目连生存机会都没有,怎么样去影响别人?
我是理想和现实能够平衡得非常好的人,也是理性和感性平衡非常好的人。我说过感性生活,理性工作,如果返过来就乱了。我们生活中需要感性去享受,我们在工作上一定要原则对待,一定要理性对待。如果一个人工作总是充满个人的感情,一定会乱套,这就是我那么多年来在娱乐行业里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经验。我跟所有明星为什么关系走得很好,也就是我保持了这个原则。我在颁奖礼上没有个人情感,我很好的朋友不一定得奖,是因为他不到这一步。但是你达到这个程度,我就会给你这个机会,这就是我的职业态度。
    (提问)您所憧憬的至高理想是什么?
山奇:我是一个充满精神世界的人,我对名利和物质比较淡泊,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过来。我更崇尚过程的快乐,不管结果如何,你要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间得到的快乐。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结果不一样,但你经历的那种感受,得到的感悟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每个人都在提升自己,不管你所谓的成功和不成功,它都不重要。而且我觉得结果只是你付出过程的自然产物,不是你追求得来的,所以我从来不去追求结果,我到今天的结果都是自然产生,不是我追求的。
2004年底我辞职去北大读书,很多人说你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你的职位和名利,我说有所失才会有所得,那些事情不是我的终级目标,所以我敢于放弃,它不是我最终想要的。我最终想要的可能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当我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和创新时候,或者得不到收获时候我会放弃它,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至于说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总结了过去,我到哪里哪里火。当年在《非常中国》,影响非常大。后来到凤凰,我是行业里很有影响的人,我跳槽到MTV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其实我只是转化了一个平台,我觉得那里面有国际化的运作,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对我来说只是想寻求新的突破,但是这个突破没有一个方向,我可能更享受于这种刺激,对未来不知道的刺激。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冒险主义者,不是保守主义者。
    (提问)你以往的综艺性节目,有没有考虑编导其他类型节目?
    山奇:我刚才说过,对我来说我是顺其自然的人,遇到什么做什么,一定要把它做好。每个人不要去想我一定要做什么,不要强求自己。我经常给大学生讲座的时候,我要求他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永久的职业,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才能了解自己所擅长是什么。可能在年轻的时候,转换工作是一件好事情,你通过转换才能知道自己最适合什么。所以对我来说我没有刻意强求,但是我知道我会做得非常好。而且人生精力是有限的,你只能做其中几件事情,所以我会做把握更好的事情。在中国做国际化颁奖典礼这样的项目,我可以很骄傲地说,从综合考虑来说,没有人超过我。它的职业要求、管理要求、原则要求、电视要求等等。去年的网络"娱乐"娱乐会是TOM委托我,今年有很多人抢这个项目,TOM说我们从一而终,今年还希望是山奇。这就是结果的一个反映。去年颁奖礼让无数人叫好,让TOM超越了它们的想象,。这就是我做事的原则,一定要做好。
    (提问)您认为自然才是美,请问您对自己的发型如何理解?有什么用途?(笑声)
    山奇:其实我97年开始一直没剪头发,本来我是反对留长发的,96年有人说你应该留长发,我说我不留,我非常反感。97年有一个化妆师跟我说,你特别适合留长发,留长发有三个条件。一个是发质要好,第二脸形要小,第三还要长的干净,我觉得我挺干净的。(笑声)所以我后来想,这辈子没留过,我准备留三年,我说留了三年就剪掉,感受过就行。我记得《希望》杂志在99年采访我,说为什么留长发?我说我想变化一下,有一个新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一下留了七年,最后不是喜欢而是成了标志,大家都认可了我的长发,慢慢成了标志。我是一个特别懒的人,我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在乎,头发一扎就好。2004年初,我生日的时候做生日聚会,是一个盛大的聚会来了好几百人。我让发型师给我改变一下,他给我剪了一半。第二次他又给我烫了。后来又变成了短发,两年来越来越短,很难再留了。虽然当年长发飘逸特别好,像画家,不像音乐家,但我还是喜欢干净一点。对我来说头发没有特别用意,我就交给发型师,想怎样就怎样,没有任何刻意的成分。所以这是发型师的作品不是我的作品。
    (提问)媒体品牌创建有何规律可言,你是怎样策划一个好节目的?
    山奇:首先我策划节目是工作的需要或朋友的需要,请我去,我并没有特别主动。刚才何大师是主动需要,他主动营造美丽的梦想去要求别人来实现。但我是别人有需求,我帮他面对现实来实现。媒体品牌创建应该有它的规律,每个品牌是每个时代的品牌。当年的《综艺大观》很火,但现在没了。《正大综艺》也没有人关注了,那些节目曾经推出过很好的主持人,有很高的收视率。每一年过来,很多节目下去了,很多节目又上来了,这是时代造成的。任何节目要根据这个时代来设计和策划。有时候超前不一定接受,如果你在95年做超女,我觉得那时候肯定不接受,因为大家不能适应这种现象,所以是水到渠成,这就是我说的超前半步,不超前就落后,超前太多是先驱,所以超前半步最适合。(掌声)―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