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到“来今雨轩”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和书院研讨会。这是北大同学孙连刚发起的。
我的书的发布会今年3月在“来今雨轩”举办后,孙连刚又在那儿成立了“东明书院”。昨天的研讨会就是以书院的名义举办的。
我在昨天担任了司仪。我们的班主任张中秋老师作了开场白。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中国当代哲学、美学大师济济一堂。有北大教授、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他也是东明书院的第一任山长。有北大哲学系主任李四龙教授;还有北大、北师大、清华、人大、传媒大学的教授和老师朱良志、朱青生、魏长海、张祥龙、郑万耕、张学智、王守常、张涵、王锦民、牛宏宝、吴琼、章启群、徐文明、王浩、徐辉、肖鹰、徐杭生、董琨等,大师云集“来今雨轩”,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东明书院坐落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毗邻故宫博物院。
“来今雨轩”,典出杜甫《秋述》一文:“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百年以来,诸多历史文化名人赋予了“来今雨轩”浓郁的文化气息。
记得在我的新书发布会上,我还有幸获得了“来今雨轩文化人物”称号。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辱此名。
前一篇:大家喜欢我的书
后一篇:话剧的观众比演唱会的观众有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