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9e5fdffx7a75c1076f65&690
巢栖林/文
路过一个巷子,远见地上有一堆杂物,以及旁边围观的人们。是不锈钢架子从高楼上掉了下来,摔得稀烂。
开初我还以为是空调外机掉了下来,一看不对,怎么还有那么多鸟的羽毛?难不成空调在掉下来的过程中击中了凑巧路过的飞鸟?
仔细一看,真相大白:原来是不锈钢的鸽子笼,不慎从六七楼的楼顶掉了下来,满笼的鸽子,像飞机上满载的乘客,发生了空难,无一生还。满地鸟毛,血迹斑斑。
空中跌落,这不奇怪;搞笑的是,一向以飞见长的鸟类,居然也抵挡不了地球引力的伤害,活生生被摔死了。害人的不是地球引力,而是鸟笼,是人类对鸟的束缚。
我在设想,如果我是这鸟,在笼子翻落的那一刻,一定是有本能反应想要展翅飞翔的。我只需把翅膀打开,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是我错了——不,是鸟儿们始料未及。鸟儿以为有翅膀就可以飞翔,自然不会被摔死,但若给这种能力加上“鸟笼”这样一个限定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受鸟笼限制的鸟儿,已经不是鸟儿它自己了。展翅受到限制,那么多双翅膀在鸟笼的局促之中根本打不开;下落的速度被无条件篡改,不再是通过翅膀的调节舒缓下降,而是全部由鸟笼说了算。自由落体的鸟笼摔碎了,鸟儿也跟着摔死了。
鸟儿摔死了——这听起来怎么都像一个笑话。便好比说,鱼儿淹死了一样,滑稽可笑。但就是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还是真实地发生了。
我忽然想起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不也像这笼中之鸟吗?被一些条条框框所困,天性得不到舒展。
和鸟儿一样,人是有很多潜在能力和能量的。发挥这种潜能的前提,是足够宽松的环境,而不是捆绑手脚。我们的教育界,能从“鸟儿摔死了”这个像笑话一样的悲催故事中,受到哪些启示呢?
2012.9.1早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