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是回家最快的路——写给中国高铁

(2011-07-25 12:21:45)
标签:

铁路

事故

李匆容

温州

追尾

责任心

杂谈

分类: [世情·社会]

http://s10/middle/49e5fdffga918f8a02179&690
 

 李匆容/

 

“高铁”也好,“动车”也好,一个字:“快”;两个字:“速度”。中国前些年落人家落得太远,心里一急,于是求高求快,一不小心就弄了个“世界第一”来玩玩。

所以乍一听发生了列车事故,我首先想到就是,莫不是这车开得太快,自己长了一对翅膀,从轨道上“飞”出去了?

仔细一看,知道不是这回事。

从网上看到言论,转日本人的话说,如果中国当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日本新干线的核心技术学到手,就不至于这样了。

日本人这话我不同意。因为这次列车事故所犯错误,根本不是速度过高过快的问题,而是一简单的追尾,追尾这样的事故,是两台拖拉机都应该避免的事情啊,哪里用得着用新干线那样高的“级别”来说事!

小时候看连环画,一块大石头滚落到铁轨上,一个小朋友迎着火车开来的方向奔跑,并脱下自己的衣服使劲地挥舞,终于让火车在几百米外停了下来,从而避免了一起车毁人亡的事故。

这样的故事我也只在小时候看连环画时看到过,为什么后来听说得少了呢?我想无非是火车技术进一步成熟了,这些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没想到我们的技术发展越来越“高级”,我们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低级”。

似乎众口一词的说法,第一辆列车是被雷电给“杀灭”的。我记得在乘飞机时,乘务员一再交代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不要开启电子产品和手机,但也并非人人做得那么好,飞机照样安全起降,从来没有听说哪次飞机失事是因为乘客在飞机上打手机引起的。这说明飞机的安保系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

相比之下,并不见得比飞机“高级”多少的火车反而更“矫情”、更不堪一击。说没电,就真的罢工不跑了,甚至连车厢内的空调和照明都没了。雷电这样的天气是经常会有的啊,我们的应急系统和预备方案呢?!

当火车还冒着火、冒着烟叫“火车”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听说火车因为缺乏动力支持而停开;现在“高级”了,不冒火不冒烟了,也改名叫“动车”和“高铁”了,却连最基本的不停开也不能保证了!

当一条条高铁正式运营,我们最关心的其实还是安全问题。你说快点慢点,多大个事啊,人生还有几十年,再急也不急这几个钟头。“安全是回家最快的路”,这道理一说就懂。

听听专家们的侃侃而谈吧:高铁全线封闭,运营环境安全,同时全程设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线路实况,一旦发现列车32公里内出现障碍物,视频监控系统将及时传递给司机,因而有4次机会采取紧急制动。危急情况下,后方控制系统甚至还可以远程控制列车。

多动听!

你说飞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横跨几千公里而不迷路,那么多时速远超火车的飞机翱翔在同一片天空也很少听说追尾和对撞,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火车是安全的呢!

可是这次后车追前车,后车的雷达系统感应到前方的障碍物了吗?后方的控制系统远程控制如脱僵野马一样的列车了吗?

有人说,32公里内感应障碍物,那说的是高铁,不是动车。那我们的动车不是车吗?我们的动车不会追尾吗?我们的动车没有安全系统吗?

就算没有。既然没有,那当我们的前车中途停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列车长呢?我们的列车司机呢?我们的总调度呢?汽车出了故障停下来也会设置警示牌,火车停开难道没“料到”后面还会有火车来?我们的通讯联络系统呢?我们跟总调度室及时联络报告了吗?总调度室及时掌握信息并告知后面的列车了吗?

 哦,列车停电了,通讯系统瘫痪了。我们列车长的手机也停电了?我们列车司机的手机也停电了?我们所有列车乘务员的手机也都一齐停电了?

所以纵观整个事故的过程,我们绕开列车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谈,更多的我想应该还是责任心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职业教育”问题。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我们责任心的沦丧却是需要底线的。我们宁愿技术上的发展慢一点,也一定不可以泯灭对人对事的责任心。

人类历史上一次死亡上万人的自然灾害并不鲜见,相比而言这次事故目前的死亡人数是35人,可谓不幸中的万幸;但我们仍然感到气愤,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次事故所犯错误太低级、太不应该!

天灾只是让我们感到悲痛,因为大自然不把我们人当人;但是人祸却让我们感到气愤,因为这是人不把人当人!

当我们急功近利地一味注重快的时候,我们恰恰忽视了最应该注重的安全。当我们冒着玩命的风险踏上这列通往死亡的列车,以为会更快一点见到我们的家人,却可能再也见不到我们的亲人。

安全,才是回家最快的路!

 

2011.7.25中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