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相扑:从秦汉竞技场一跤摔洋过海的力士比拚

(2010-10-28 07:04:42)
标签:

日本

研修

体育

运动

相扑

李匆容

朝阳

李红

杂谈

分类: [日本·研修]

 

李匆容/文·图 

 

一、近距离接触日本“相扑力士”

 

说起“大力士”,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想到的是“霍元甲”、“陈真”、“杜心武”、“精武门”、“东洋大力士”和“西洋大力士”这样一些关键词。所以小时候的理解,“大力士”就是那些体格健壮、武功高强,一脚可以踢得人屁滚尿流、一拳可以打得人满地找牙的人。

其实“大力士”还不少,譬如举重运动员、拳击手,似乎都可称之为“大力士”。到日本后,看到电视里的相扑手,于是想,他们也是“大力士”啊。甚至对职业相扑手,通常也不是绕口地称其为“职业相扑运动员”,而是直接称作“相扑力士”(点击查看图片:路见不平一声吼)。

10月24日,日本相扑协会到滋贺县巡回演出,我和企画部几名同事一道,前往观看,与力士巨人们来了个近距离接触。我问企画部同事,这种相扑赛事每年都会到滋贺县来吗?同事说,那可不是,相扑比赛每年共6场,逢奇数月分别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和福冈举行,其中在东京举行3场。到滋贺县来不是比赛,只是演出,或者说只是一场表演赛。这次是因为滋贺县立体育馆创立40周年纪念才受邀前来,所以机会难得(点击查看图片:表演赛海报滋贺县立体育馆因滋贺县立体育馆创立40周年应邀而来来了不少实力选手其中有横纲白鹏我在体育馆前赛场西头)。

相扑被视作日本国粹、国技,深受日本民众喜欢。在滋贺现场,我亲见了这种受欢迎程度。每当相扑手出现在赛场门口,立即会招来一大群“粉丝”,围着他们观望、拍照。有些美女挤不到前排,就一个劲地喊着自己喜欢的相扑手的名字,希望他哪怕朝自己看一眼也满足了。可是日本美女的喊,不是放开喉咙的那种高声喊叫,而是压低了声音的轻轻呼唤,既想让人听到,又不想显得太突出而打扰到别人,所以最后的效果是相扑手们根本没听到,把几个美女急坏了(点击查看图片:相扑手出场了)。

相扑手们对大家的热情见怪不怪,任由大家好奇地打量和“写真”(日语“写真”即拍照)。有的甚至还斗胆在他们身上摸一下、抱一下,他们也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对要求签名和合影的,也基本上一一满足,不厌其烦(点击查看图片:任人写真热情签名列候签名)。

我看到有个相扑手,大概接受了10几批签名合影要求后,这时又来了一名粉丝想请他签名。他接过纸和笔,唰唰唰就签了。还想拍他。拍吧,他连忙很配合地摆了个姿势让粉丝拍。粉丝又说,想让孩子和他合张影。他连忙把粉丝的孩子牵到了身边。粉丝又说,想请他抱着孩子合影。他弯下腰去,大掌一托就把孩子抱在了怀里。我看他前前后后抱了好几个粉丝的孩子。我都替他觉得烦了,但他仍然满不在乎的样子。所以我也跑过去,和他合了一张影(点击查看图片:要签名还要合影我也当一回粉丝)。

最后出场的是横纲白鹏。横纲是相扑段位等级中最高的一级,如果相扑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话,白鹏相当于拿了相扑比赛的奥运会冠军,而且目前在役的横纲仅白鹏一人。所以白鹏出场,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不过日本人的兴奋通常只表现在脸上,无声地流淌,并没有口哨声和尖叫声的嘈杂,也没有你推我挤的混乱。这么高规格的活动,居然看不到一个警察维持秩序,从现场的情况看,似乎也看不出需要警察出面。在赛场门口,人们自发地留出一条通道让相扑手进出,只在白鹏出场时,工作人员才象征性地在两边各拉了一根细绳。但粉丝们的热情显然被自律所控制,并没有失控的迹象。白鹏也很配合地签名、合影、握手,留给了粉丝们近10分钟时间。最后他用手向前指了指,意思是马上要比赛了,这才匆匆走向赛场(点击查看图片:白鹏即将出场,临时拉起了细绳巨星驾到白鹏的范儿动作是鼓嘴吐气白鹏以一副大将风度接过笔相机快取到白鹏脸上去了抢抓时机拍照留念握手)。

 

二、曾经并不喜欢的“肥胖大佬”

 

以前,我对相扑运动的印象谈不上好。主要是相扑手们肥胖的体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臃肿和笨拙,显然与大家愿意看到的匀称身材挂不上钩(点击查看图片:漫画相扑抱着小孩的巨人好似大袋鼠怀揣着小袋鼠)。

如果一个人天生肥胖,可能还会为此而深深烦恼;但相扑手的肥胖却是刻意为之,是想方设法让自己肥胖。因为相扑比赛不像举重等项目有重量级别之分,相扑比的是绝对力量,100公斤的相扑手和200公斤的相扑手可以同场竞技,显然200公斤的体重理论上更有优势。

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次来滋贺的70名相扑手中,最重的山本山(十两)达到了266公斤,最轻的城ノ龙(十两)体重也有115公斤,白鹏(横纲)是149公斤。

为了增重,相扑手们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吃和睡。他们吃的是一种专门配制的“力士火锅”,由牛肉、鱼、豆腐、青菜等炖制而成。此外还吃大量甜品、蛋糕和油炸食品。相扑手们每餐要吃常人五六倍的东西,要把食物填到嗓子眼,不是肚子装不下了,而是嗓子装不下了,吃得往上涌,这才罢休。

美食于常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对相扑手来说却成了一项工作、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折磨。这样暴食暴饮加呼呼大睡的结果就是体重迅速增加,但也带来了诸多身体上的隐患。所以相扑手的寿命都不长,在日本这个人均寿命80多岁的国家,相扑手的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这也是我一直对相扑运动印象并不好的原因所在,觉得好端端一个人,何必弄得这么膀大腰圆,摧残了身体(点击查看图片:满眼壮如牛伤痕累累)。

除了体重至少达到75公斤外,对相扑手还有身高上的要求,通常要达到1.73米,上不封顶。我在《岩松看日本》中看到,有一人想当相扑手,太想太想了,但身高还差4厘米,怎么办呢?他不惜忍着剧痛做了个手术,在头盖骨里垫了一块硅胶,垫高了4厘米,受尽了折磨。把头盖骨垫高4厘米是什么概念?这样的狂热程度真令人费解。这也使我对相扑运动的印象再次大打折扣。这次到滋贺的相扑手,身高最高的是来自保加利亚的琴欧洲(大关),身高2.03米,其他多数都在1.80米以上,白鹏的身高是1.92米。不过我惊奇地发现,居然还有两个1.70米以下的,丰ノ岛(十两)只有1.69米,磋牙司(十两)只有1.66米。不知对相扑手的身高要求是否开始松动了?

由于相扑运动对选手有着特定的要求,所以注定了这只是一项全民观赏,而不可能全民参与的运动。相扑不比打乒乓球,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人皆可行。如果没有体重和身高要求形似相扑的运动,那就不叫相扑,而是摔跤或者打架了。

 

三、相扑比赛中那些“摸爬滚打”

 

相扑在日本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因为电视里经常播出相扑比赛,我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也看了几场,我想看一看,日本人如此喜欢的相扑,到底有趣在哪里。不想这一看,竟然看出一些道道来,还看了上瘾,果然有点意思。

相扑的比赛规则比较简单,容易看懂,这也是我能够迅速喜欢上的原因之一。与相扑一样在日本大受欢迎的棒球(日本称“野球”),其比赛规则就复杂多了,我天天在电视中看到,却一直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越看越不感兴趣。

相扑比赛就是两名相扑手在一个方形摔跤台的圆圈内竞技。这个直径约4.5米的圆圈用草甸围成,称作土俵。谁的脚先踩到土俵之外,或者谁除脚之外的身体其他部分先接触到地面(不论在土俵内还是在土俵外),则谁为负(点击查看图片:相扑竞技台草甸围成的土俵推到土俵边缘演示动作引发大笑手腿触地摔倒为败)。

规则很简单,但招式却有几十上百种。冲撞是最常见的攻击,通常比赛一开始,都铆足了劲用身体相互冲撞。这个时候,个子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个子越大,冲撞越有力,越容易将对方撞出圈外。我就看到一口气、几秒钟便将对手冲撞到圈外的(点击查看图片:准备就绪相互冲撞)。

不过一味地蛮干还是不行的,如果对方觉得撞不过你,他躲还不行吗?所以你要是用力过猛,刹车不住,扑了个空,可能就自己将自己冲出圈外了。对方要是像打太极拳一样,顺手借力把你一拉一推,你就直接嘴巴啃到台子下面去了。所以经常看到冲撞到一半就刹车确认,看对方是不是打算和自己对撞的。

同样常见的是推。一种是用巴掌推,对着你的胸推,对着你的脸推,推得你眼花缭乱。这种巴掌推体现不出相扑运动中的力度,主要是扰乱对方的视线和情绪,让对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手上,放在反推应付上,结果一不留神脚就出了线。但这种推不是击,一拳打到对方脸上,那是不行的,那就不是相扑,而成拳击了。用指甲去抓人,或者扯人头发,也是不行的,那就成厮打了。我看到有把手推到对方脖子上的,问日本同事这算不算犯规。同事一看,忍不住笑了,说,这是初切表演,初切就是专门表演错误动作的,他那不是推,而是掐着对方的脖子了,是绝对不允许的(点击查看图片:你推我搡“下旋推”这是初切表演中掐人脖子的错误动作)。

还有一种推是抱着身子推,这比的就是双方的实力了。常常能看到一方被另一方倒推着退走出线,或者脚底留下长长的一道“刹车印”。也经常会双方一动不动,僵在那儿,其实是在暗地里使劲。这相扑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方身体上紧密的接触,抱成一团。相扑在日语中写作“相撲(すもう)”,中文发音“厮磨”,我用“耳鬓厮磨”很快就助记住了。这相扑比赛的确也是双方的“耳鬓厮磨”,只不过“耳鬓厮磨”通常用来形容男女缠绵,相扑的“厮磨”却是实力比拼(点击查看图片:较上劲了脚底下长长一条“刹车印”)。

通常的推是面对面的推,但也有从背后推人的,这样将人推出圈的机率非常大。我从电视和现场看到的每一次背后推人,都将人推到了圈外。人的力气从正面使出来,远比背后使力要大,因为正面时可以手脚同时发力,背面时臂力根本使不出来,所以相扑手们都尽可能避免处于后背对人的境地。那些不慎后背对人的,有时也想要转过身来,但抓住机遇的对手岂肯放过,几推几搡就将其挤出了线(点击查看图片:后推胜率较高)。

比推来得更直接的是抱。横推不过,那就把对方抱起来,“放”到圈外。抱的时候身高身矮都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的更便于将矮的抱得双脚腾空,矮的重心更低,更便于“下手”。但大家都是重量级的,浑身上下肥肉滚滚,要将对方抱起来,并非易事,况且对方也不会乖乖地让你抱(点击查看图片:将对方提出土俵外这种将人抱得飞起来的场景比较夸张,通常只在初切中才能看到)。

无论推和抱,都是允许抓对方腰带的。有了这个着力点,很多事情都好办了,还可以在推和抱的基础上,玩出摔的花样来。这相扑本就是来自于摔跤。摔这个动作的加入,令比赛形势变幻莫测。你看着一方被推到了边缘,似乎马上要被推出线,但他脚下一使绊,对方如若防备不及,反而可能失去有利形势。所以相扑比赛中,最容易出彩的要数摔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双方都把头和肩伸得很前,把屁股和腰翘得很后,那正是不想让对方抓住自己的腰带发力,也不想让对方来绊自己的腿脚(点击查看图片:互抓腰带翘着屁股不让人抓和绊)。

所以相扑运动,并非简单的体力比拼,还有诸多技巧的运用和机缘凑巧的成分。有时候看着哪位选手好像快要赢成定局了,一眨眼工夫形势可能就急转直下,完全翻盘。所以哪怕相扑高手,也不敢夸下海口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相扑比赛中一定会赢。横纲白鹏一口气连赢60余场比赛,无一败阵,简直是个奇迹。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高手们是怎样摸爬滚打,综合运用各种比赛招式的吧。因为最后一场正是横纲白鹏和大关琴欧洲的比试,也是今天比赛中级别最高的一场,我用全高清视频记录下了这一精彩的过程。

比赛开始,两人照例以冲撞发球。白鹏比琴欧洲矮11厘米,重心稍低,发力较大;琴欧洲只做了个冲撞的样子,更多的是迎接和防范白鹏的冲撞。双方冲撞到头颈肩部相抵后,同时去抓对方腰带。面对白鹏的使力,琴欧洲一侧身,避开白鹏的头颈肩部,令白鹏前身发虚,然后再紧抓白鹏的后腰带往前掀,欲将白鹏一把掀倒(点击查看图片:白鹏撒盐战斗打响了,白鹏以低重心切入互抓腰带身体前倾白鹏的一只腿已经完全腾空了,形势非常严峻白鹏差点被琴欧洲摔倒)。

白鹏可能没料到琴欧洲会来这一手,他左腿被琴欧洲掀到了接近90度的倾斜,腾在半空,形势十分严峻。不过白鹏的横纲也不是吃素得来的,他死死抓住琴欧洲的腰带不松手,并迅速抽回左腿,稳住阵脚,然后猛烈反扑,推着琴欧洲后退,直把琴欧洲的脚后根逼到了圈线边上(点击查看图片:好在白鹏很快双脚着地控制住了局面白鹏推着琴欧洲走都想把对方抱起来)。

这琴欧洲不仅比白鹏高,而且比白鹏壮实4公斤,力气还是有的。他一边推顶白鹏,一边侧身把脚步往中间移。两人就这样扭成一团,一个想把对方推出圈外,一个想把对方拉出圈外。你推我拉中,两人在土俵内转了大半个圈,从北推到南,又从南转到了东(点击查看图片:扭成一团一个拉一个推白鹏将琴欧洲推到边缘看大图:推到边缘)。

整场比赛中除一开始琴欧洲低调出手,后来似乎都是琴欧洲主导着局势,白鹏被动应付。但白鹏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令形势出现转机。几次下手都未能扳倒对方,琴欧洲显然有些按捺不住了,只见他重心下移,身体前倾,猛一出手,将白鹏掀了个趔趄。大家一声惊呼,因为白鹏的左腿已被琴欧洲掀到超过90度的悬空状态,只要琴欧洲一鼓作气,白鹏倒地无疑(点击查看图片:又是一个惊险动作:白鹏重心不稳了)。

目前为止,白鹏已经连胜60余场比赛。在日本相扑史上,连胜的最高纪录是69场,是70多年前的一名相扑手创造的。白鹏暂列日本相扑史连胜纪录第二高,并有可能在今后的赛事中继续连胜下去,从而打破连胜69场的最高纪录。但要是在滋贺这场表演赛中居然被打倒在地,就实在太遗憾了。所以大家的惊叹,显然是在替白鹏捏一把汗。

可是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比赛就结束了。最后一看,琴欧洲被推出圈外,白鹏胜了!关键时刻,白鹏是怎样力挽狂澜的呢?我后来查看视频,清楚地看到白鹏扭转乾坤的瞬间。只见他迅速收回左腿,大跨步地伸到琴欧洲两腿之间,然后猛然发力,挟裹着琴欧洲一转身,干净利索地将琴欧洲“欢送”出线。从相互冲撞算起,比赛用时17秒,最后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告结束。现年25岁的横纲白鹏,以他强大的实力,再次续写了不败的神话(点击查看图片:白鹏稳住了,脚开始转向白鹏将左脚伸到了琴欧洲胯下,抢占有利地形稳住阵脚后,发力琴欧洲被白鹏一用力掀到了场外白鹏胜出到了场外琴欧洲才稳下阵下,但已回天无力腰间的长丝都被擂掉了白鹏受赏)。

 

四、视觉盛宴中的“古典情结”

 

相扑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相扑手高大肥胖的体态和半赤裸上阵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由于相扑手比赛时,只穿兜裆裤上场,这对较少接触相扑文化的人来说,乍一开始很难接受。但是相扑运动表现的就是粗犷和力量,肥硕的体格亦是力量的象征,半赤裸的用意正是要将这种代表力量的体型展示出来。

相扑是一项古老的运动,日本不仅把这项运动代代传承下来,而且还在服饰、发式、仪式等方面完好地留存了其古典的形式,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似乎没有哪一项运动像相扑一样,从运动员到裁判员,连同负责打扫土俵和举旗巡场的童子,都是清一色古装出场。甚至连观众也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发给每人一个坐垫,大家席地而坐,整个赛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榻榻米”。若不是日本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时时提醒,还真以为自己误闯入了“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晋太元中”(点击查看图片:连扫场的童子也服饰不一人们席地而坐,整个赛场像一个巨大的“榻榻米”)。

相扑手的服饰和发式是根据段位等级确定的。相扑共有10个段位等级,从低往高依次是: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协、大关、横纲。

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统称为“付人”。付人相当于学徒,没有薪水,只有一些零花钱,而且要服杂役,也就是要扫地、做饭、洗衣,要伺服级别更高的相扑手,打理他们的日常起居。所以我在现场看到的,每当级别高的相扑手出场,都会有付人前后服务,进场帮着开道、维持秩序,比赛完了给相扑手披上衣服等等。白鹏出场时,我看到有三四名付人(点击查看图片:右立者为相扑“秘书”白鹏身前身后的付人,其中一名付人肩上搭的白底黑花衣服是等白鹏比赛结束后给白鹏披上的)。

十两、前头、小结、关协、大关、横纲统称“关取”。关取在全日本也只几十人,这次到滋贺来了70人,差不多是倾巢出动了。其中来了横纲1人,大关4人,关协2人,小结2人,前头33人,十两28人(点击查看图片:到场的关取名单)。关取是职业相扑手,所以有薪水,级别越高,薪酬越多。虽然相扑手的薪酬弄得神神秘秘,知者甚少,但还是有人打探了个大概,据说横纲级别的相扑手每月薪酬约合人民币20万元。

横纲是相扑最高级别的段位,必须以大关的身份连续2次赢得冠军方能摘取。一旦摘取,便为终身荣誉,不会因之后的某场比赛成绩不佳而被降级,但如果连续表现不佳,那就只有引退了。横纲级别创立几百年来,获得这一级别的仅69人,白鹏即第69代横纲(点击查看图片:横纲白鹏出场)。

段位等级不同,服饰也不相同。付人穿的是棉质浴衣,而关取穿的是丝质羽织衣。相扑手腰前的19根约70厘米的长丝也因段位等级的不同而有区别,付人的为棉质,关取的为丝质。横纲亮相时还有一个“打粗绳”的仪式,也就是在横纲腰间系上用柔软的麻、木棉和铜丝编织的白色粗绳。这种待遇也只有横纲才享受得到,所以举行这一仪式的时候,全场都兴奋起来,很多人站起身纷纷拍照留念(点击查看图片:腰间长丝长丝很容易掉下来“打粗绳”仪式气定神闲粗绳打成观众纷纷拍照横纲白鹏再次上场踏脚表演在前呼后拥中回归)。

发式也是不同段位等级相扑手的区别所在。付人结“冲天炮”发式,关取结“大银杏”发式。所以根据发式,也可大致看出相扑手的段位等级。相扑手在退役时会举行断发式,将所蓄长发剪短,回归到平常人的模样(点击查看图片:朝青龙断发式这一头长发将不复存在恋恋不舍白鹏前来惜别回归平常模样朝青龙离开相扑竞技场,令很多日本女生黯然神伤)。

除了相扑手服饰各异,因为相扑裁判员和相扑手的等级是对应的,所以相扑裁判员的服饰也各不相同。3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装扮各异的裁判员陆续登上土俵台,像古装表演一样。我实在分不清哪一级裁判员穿哪一个款式、哪一种花色的服装,最后随便“逮”了一个合了一张影(点击查看图片:裁判员宣读选手名单不知这是哪个级别的裁判)。

相扑比赛交手对战的过程很短,最短的就几秒钟,超过一分钟的可能也少量有,但我一次都没看到过。正因为比赛时间短,所以在比赛开始前会有很多的仪式,譬如初切、甚句、太鼓表演等等。这些仪式也是观看相扑不可错过的精彩部分。初切是两名相扑手以滑稽搞笑的手法表演错误或夸张的相扑动作,甚句则是以哼唱腔调吟诵相扑之歌,并伴以简洁明快的竹板打击声,然后是太鼓表演。这些仪式同样古香古色,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本繁体竖排的活字印刷体古书(点击查看图片:相扑仪式初切表演中以腿顶人的犯规动作甚句)。

这每一个仪式都会有一名或几名童子举着写有仪式名的旗子围着土俵绕行一圈,好几次我看到举着一面“糖煎坊”的彩旗,以为这是其中的一个仪式名称,后来一问,才知道这是中间插播的广告。包括比赛开始前,相扑手们每人围着一条广告裙登场亮相,也是在替后援单位和企业打广告。每打一次广告,企业就赞助几万日元,比赛结束后,作为给胜利者的奖金。这古典和现代、商业和文化,融合到了一起(点击查看图片:“糖煎坊”广告广告时间广告也是一门艺术抱小孩上台将小孩抛起致谢感言暂时退场)。

比赛快要开始了,主裁判手持一把折扇站在土俵内,将折扇摊开,宣读参赛相扑手姓名。然后相扑手做热身运动,先蹲马步,把双手打开,以示手中无物,没有携带伤人之器。再以水漱口,清去纳垢,然后撒盐。撒盐是表示驱魔和净身,土俵台子下面放了好几大袋盐。两名相扑手还会蹲下身子,双手握拳触地,身体前倾,目测冲撞发力之势。还有一个“撒腿”的动作,先抬右腿,再抬左腿,用力踏地。这种热身运动通常进行两次,有时三次(点击查看图片:对蹲致意展手示空运气热身接水漱口由童子和上一场比赛的选手负责递水漱口后擦嘴擦脸由童子服伺撒盐土台子脚边堆着好几袋盐抬腿亮翅)。

比赛结束后,两名相扑手相互鞠躬致意,由主裁判举着一面小芭蕉扇,像皇帝下达圣旨一样,宣布胜负。芭蕉扇面向的一方为胜,胜者身体半蹲以示领受(点击查看图片:宣布胜利方胜者蹲腿领受)。通过相扑这样一种形式,日本把古典文化有机融合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另类文化。

 

五、起源于中国强盛在蒙古的“日本国技”

 

相扑被日本视作国粹、国技,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相扑起源于古代中国呢?相扑在秦汉时期称作素舞,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直至公元7世纪,在日本允恭天皇的葬礼上,中国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才使中国相扑首次传入日本。相扑比赛随后在日本广泛开展,受到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极度热爱,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相扑的最高奖项现在仍由日本天皇或首相亲自颁发,由此亦可见日本对相扑运动的热爱和重视(点击查看图片:日本首相管直人为白鹏颁发重达40公斤的巨制奖杯)。

自秦汉以来,相扑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很盛行。尤其在宋代,还出现了裸露上身的女子相扑,无论在宫延还是在乡野,都大受欢迎。宋仁宗就是女子相扑的超级粉丝,常在公开场合与民众一同观看。对此,司马光等大臣认为有伤风化,不成体统,犯颜直书,提出予以抵制。加之南宋时期,理学兴起,封建保守思想蔓延,女子相扑江河日下。直至清朝中叶,连男子相扑也渐消于无。所以时至今日,如果不是有意去关注相扑,还真不知道相扑是起源于中国。

在从滋贺县大津市看完比赛回来的车上,日本同事一副很为自己国家的国技骄傲的样子。我问了他一句,相扑是不是来源于中国?我之所以没有直接说相扑是来源于中国,而是问他,请他回答,是给他一点缓冲,怕太打击了他的骄傲。他却说,相扑来源于蒙古。

他的回答也不能说完全错了,因为蒙古以前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恰好10月27日上午我在日本拍到了一张日本绘制于“昭和六年十月”即1935年10月的《最新太平洋全图》,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领土疆域。点击查看图片:日本绘制于昭和六年十月的《最新太平洋全图》根据地图显示,当时的中国显然不是一只公鸡,而是一只驼鸟居然还在拥挤的地盘中找到了常德)。但我还是纠正了他一下,我说,在古代,蒙古和中国是一个整体(晚至“中华民国”时期蒙古才独立出去),现在中国不是还有内蒙古吗,所以准确地说,相扑来源于中国。他也表示认同。

不过他说蒙古,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现在日本的相扑界,已经基本上被蒙古籍选手占领了。目前唯一在役的相扑横纲白鹏,就是蒙古人。白鹏之前,也就是第68代横纲朝青龙,也是蒙古人。而且目前在役的相扑手中,还有很多是蒙古籍,级别都很高。紧挨着横纲级别的大关中,排在第一的日马富士,也是蒙古人。我数了一下,到滋贺的70名职业相扑手中,蒙古籍有14人,其中前头及以上级别(幕内)的就有11人。其实在日本的蒙古籍相扑手,远不止这么多。

日本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向国外大量引进相扑运动员的,蒙古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向日本输送相扑选手。这个喝着牛羊奶和以摔跤擅长的民族,显然在日本相扑的舞台上大展了威风,并大受鼓舞,所以相扑运动在蒙古也是风生水起。据说近年来,蒙古国每年都会举办少年相扑赛,也授予“横纲”、“大关”、“关协”等称号。蒙古还提出相扑运动要“从娃娃抓起”,《蒙古语文》教材还分年级对日本的相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朝青龙、白鹏先后被蒙古国总统授予“蒙古国功勋运动员”称号,蒙古籍相扑手被视为民族英雄而成为街头巨幅广告的主角。

除了蒙古,日本相扑手中还有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格鲁吉亚、保加利亚等国的选手(点击查看图片:外国选手不少)。第67代横纲也不是日本人,而是来自美国的武藏丸。作为赛事举办国的日本,显然也在为被外籍相扑手夺失掉的份额而加紧备战。我从电视中看到,当小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开始实施相扑“婴教”了。我在滋贺县立体育馆门口等待入场时,日本同事突然让我快看,我一看,是一群几岁的小孩子身着兜裆裤路过,去馆内练习相扑(点击查看图片:相扑“婴教”小相扑手穿街而过)。

日本取自中国的一粒火种,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烧了上千年,还将这把火重新点回了中国,熊熊燃烧到了蒙古草原上,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相扑比赛虽然没有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是日本却已经将其做成了一道国际大餐,每年始终如一地坚持举办着属于自己的奥林匹克。

 

2010.10.25下午、晚上,10.26从早到晚,10.27深夜改定

 

(更多在日期间见闻随想文字及图片,欢迎随时访问本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kui浏览。感谢勇义小弟、青玥为本文友情上传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