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地震话地震:地震离我们不遥远!

(2008-05-19 13:59:08)
标签:

汶川地震

地震知识

月亮上的河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按语——

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

 

    没有人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降临。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伤亡惨重,目前已有三万多人遇难,无数房屋垮塌。
    地震可怕,灾难无情。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我们在为四川灾区人民表示深深同情、伸出援手之时,也该到了对地震的相关知识与防范进行必要的了解的时候了。鉴于此,月亮上的河搜集整理了此篇地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救助方法,但愿,能对你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

▲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地壳的天然震动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当时人们正在酣睡,事先毫无警觉,结果伤亡惨重,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以上。
    成纵性: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续发性: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等等。以及上述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各种损失。

▲地震的前兆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尤其是大地震发生前,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而且还能直接观察到自然界的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析鉴别这些异常现象,如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观测其异常变化,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总结这样的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异常往往与气象、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注意分析鉴别。
    距离较近的大地震发生前常常伴有来自地底下低沉的轰鸣声,它与平时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现强烈闪光,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现大地的颤抖和房屋的晃动。如有这些现象,应及早采取家庭应急防御措施。

▲震前的自救准备
    收到地震预警或者发现有地震预兆之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准备好避灾紧急生活备用品。如:饮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如果有婴儿的话需要准备好奶粉);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蜡烛、打火机、口哨、锤子等一些生存工具;衣物、手纸等简易生活用品;治疗感冒、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和一些急救医药品;现金、银行卡、身份证和贵重物品。

▲突然发生地震时,应紧急避险自救
    突然发生地震,紧急避险对于能否幸免遇难非常重要。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人们从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紧急避险原则——
    (一)就近躲避: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若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可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带。
    (二)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合适的避震地点: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房屋倒塌后室内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易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点。
    (三)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慌乱,不拥向出口,避免拥挤。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玻璃门窗、玻璃橱窗、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等悬挂物(三)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和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四)野外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保护好头部。

▲强震过后的自救与互救
    稳定生存空间,保存体力,克服恐惧,等待救援。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一要保持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呛闷发生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
  二要保持存身空间: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条件许可的话,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设法脱离险境。但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
    三要保持体力: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四要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汶川大地震中就有在废墟中喝尿自救挺过106小时的记录)。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二是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三是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是如果地震后情况比较复杂,条件不具备,无法立即实施救援,应尽快设法请求外援,或先设法延长被掩埋者的生命,等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再实施救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