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广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系列——
图片今晨摄于广州天河区、白云区(2008年3月24日)
■■广州“创园”相关——
广州在“创卫”的同时就开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工作。
自2003年开始,广州就着手部署开展“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如今的广州,城市绿化美化成效明显,网络化、立体化、群落化的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广东省园林城市所要求的七大项49条53个标准。尽管国家标准高于省标准,但广州也已绝大部分达到或超过。
经过“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设,广州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区绿化、路网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保护区以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城乡一体的大环境绿化系统。该工程二期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正在逐步展开。
▲老城区年底前实现500米见绿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系列指标中,绿化建设比重最大。近年来,广州的园林绿化指标大幅提高,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由2002年的28.67%、32.64%、8.59上升到2006年的33.52%、36.79%、12.02,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依次为31%、36%、7.5)。
按照创建指标要求,500米服务半径内必须有绿化,天河、黄埔等新城区已经实现,但老城区还有一定困难。广州在“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二期规划中提出,结合“中调”战略,配合截污整治河涌、危旧房改造等进行绿化建设,充分展现岭南园林风貌。
▲新建公园将全部免费
根据最新统计,全市已建成各类公园191个,比2002年增加了47个。去年新建的庄头公园、西郊公园等已发挥作用。另外还有一批公园正在新建和扩建,如二沙岛上中央绿地将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公园,琶洲会展中心周边也将建成大型绿化广场。
广州目前全市有147个免费公园,新建公园将全部实行免费。而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等公园,出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而不能实现免费。一些企事业单位、村镇自建的公园,需要靠收取适量费用来维持经营管理。将降低票价,尽可能发挥好公园的作用。
▲万人拥有公厕3.86座
市政建设方面,由市中心区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多条放射线为主骨架的中心城区交通环形与放射网络主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城市道路总长达5076公里,道路面积832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3.85平方米。全市公共汽车接近8376辆,万人拥有公交车15.9标车。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9.40%;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73%以上;城市气化率达到96.75%;用水普及率达到96.94%(2006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每万人拥有公厕3.86座(国检指标为4座)。广州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1.5%。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相关要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由国家建设部组织评选,每两年评审一次。考评体系分为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七大项,涉及市政、园林、建设、规划、文化、林业、国土、环保、交通、环卫、城管、水利、工商、科技等众多部门。按照创园条件,市区“园林小区”必须占有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7.5平方米。(来源:综合自媒体消息和领导答记者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