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盲道广州基础设施拍砖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说 |
题解——
2月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通过媒体向民众拜年。两位高官表示,愿意成为大家的网民,求计问策,接受监督。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欢迎网友“拍砖”,体现了汪洋、黄华华的现代思维。表明了广东领导层“倾听民声、广纳民意、集中民智”的网络管理新思维和接受舆论监督的决心。
实录——
按规定,铺设盲道,在转弯或到终点,应铺设专门的“止步砖”,即表面有多个圆形凸起的地砖,以提示盲人至此应停步,重新寻找方向。
可是,在广州市的永福北约路段,就有一条百余米长十分离奇的盲道:要么是一根根电线杆紧挨着盲道两旁——让盲人似走迷宫,要么电线杆立在盲道中央,到了尽头也没有明显的“标识”。
月亮上的河每每经过此路段,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笔者曾问过铺设盲道的民工:“修这样花纹的路有什么作用?”答曰:“美观、好看呀!”
——由此可见,修“道”者,根本就没有“盲道”之意识!
拍砖——
盲道作为一种人性化的城市细节,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既然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修建盲道,修了就应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在媒体,我们也常见盲道被侵占、盲道被修进死胡同等让人啼笑皆非的图片。在我国,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比例不多——盲人更少。民工不懂,可我们的一级政府、领导者、道路的设计者、指挥者们应不会不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是花架子,以人为本也不是一句空话。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全民参与,广州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大众(当然也包括身体有缺陷的残疾朋友)。
笔者曾就广州的陷阱,“迷宫”、障碍等“问题盲道”,多次通过互联发贴,期盼能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可多年过去了,有的问题依然,有的则是志愿者修复。
点滴见一斑、细微见真情。希望我们的一级政府,我们的职能部门能像省长、书记那样,心系民生,视人民的疾苦为己任,心中装着人民,想着人民,以人为本、城市文明才不是一句空话。
实录——
拍砖——
本文图片均摄于今日(2月24日)
以下两图摄于与永福北约仅一路之隔的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