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傍晚,河南信阳浉河区东双河镇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杨鑫明等三名同学结伴返校上晚自习途中,用石头和苹果等物袭扰桥洞下的一名流浪乞讨人员。流浪乞讨人员被激怒后,追打杨鑫明等3名小学生,杨鑫明头部被击中,救治无效死亡……
一出人间悲剧发生了,悲剧的主角不仅仅是死去的孩子,还有我们活着的所有人。悲剧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该有怎样的教育,我们究竟该为孩子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流浪者,不管他们是有家不愿回也好,还是无家可归也好,总之,流浪不是旅游,不是踏青,他们屈居桥涵水道,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有满腹的怨恨,他们处在物质和精神沙漠的中心,他们很可怜。我们的孩子们,你们有温暖的家可回,有相对富足的美食等着,更有爸爸妈妈的疼爱,你们去招惹他们做什么?闲的蛋疼。你们都是小学大班的学生,应该有道德课吧?怎么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我们的学校难道只管教授知识,一点也不教授做人的道理吗?
道德缺失从娃娃开始,果然如此!
孩子戏弄流浪者,我们可以解读为孩子无知,顽皮,可是我们能够骗得了自己的良心吗?因为造成悲剧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孩子的顽皮和无知。
悲剧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流浪者困顿之下的发泄,加入他们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应该受到惩罚。其实,孩子们戏弄流浪者,难道不是他们在学业重压之下的无奈发泄?他们的物质需求也许是丰盛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流浪汉一样,也是空虚的,没有人关注。从这方面说,孩子们也是受害者。
这次悲剧说明了很多问题,如社会底层百姓的救助问题,社会恃强凌弱的恶劣风气,道德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站在民族未来的高度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千万不能把教育理解为教授知识,要知道,让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