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2007-08-06 00:04:40)
标签:

其他频道

 

  君子兰在我国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有性杂交最早是在长春,当时的基础兰,即上面介绍的原始品种,虽然还有一些其他品种,但在改良过程中,子代质量较差,逐渐被淘汰,现把保留下来的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1、黄技师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黄技师是因培育者职称是技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技师),该人姓黄名永年,故得名黄技师。黄技师其色不一定是黄色的,有人见到绿色的黄技师就予以否认是错误的,是没有掌握黄技师的根本特征的结果。 
    黄技师是大胜利与和尚杂交的子代,其性状具备大胜利与和尚的主要特点,尤其胜利性状更为突出。据黄永年讲:是胜利的自交系与和尚杂交产生的子代。君子兰的有性繁殖是黄永年的首创,他当时手中只有大胜利(来自胜利公园的芽生,那时与般若寺和尚也没有往来,更不知有和尚君子兰品系,当时般若寺的那株君子兰很保密,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黄永年最初的有性杂交只能用胜利自系进行,这一过程恰恰符合了胜利的提纯。以后出现了比胜利株行小具备胜利特点的品种,人们称之为“二胜利”与“小胜利”。黄永年本人通过人工授粉而得籽出苗,引起了养兰人的注意。当时长春的养兰人甚少,屈指可数。黄永年授粉成功这一事情的发生,推进了养兰人互相间的往来,从此黄永年便与般若寺有了联系,目的都是为了交流经验互相用粉,至此君子兰的有性杂交在长春养兰人间推广开来了,黄技师这一品种就这样产生了。据黄永年回忆,当时只出17棵苗,质量不一样,通过优选法留出几株,人们把这几株小苗就叫黄技师。 
    黄技师的特点:中大型君子兰,叶呈柳叶形,有急尖低肩,叶柄长,但叶尖端的曲线由单曲线构成(曲线各部的圆心均在叶片内侧),这是区别其他类似品种的重要特征,叶基部向上逐渐加宽(俗称有脖),两侧边缘向内卷起,形成中间凹形(俗称马蹄槽),到叶片中下段逐渐展平。叶片厚,有弹性,有角质腊膜,质细腻,有较高的亮度。脉纹凸起,纵叶脉粗壮,间距4-5毫米或更大,横纹凸起但不很高,间距较大不均等,叶缘处有鱼刺形斜纹。整个叶片呈弓形,叶端略向下弯曲,但不像和尚下垂,与大胜利两侧斜立有区别,其两侧张开角,恰是大胜利与和尚的中间形,构成特有的株形。座基叶片鳞状排列 ,比胜利密,比和尚松。花轴粗壮,与长势无关,凡花轴细者,均不是技师的品种。花柄间互相内收,与和尚外散有明显区别。花色均较浅,个别叶色重的花色深。花瓣稍窄,在阳光下可看到闪闪的金星,浆果球形,果皮较薄。幼苗窄长,子叶纵叶脉3-5条,横纹较少。1-2年生的技师,因叶窄而长株形都不好看,3年后叶片逐渐加宽,而叶长基本定型,开花多年,花形基本不变,故人们说“和尚看小,技师看老”,就是说黄技师须养多年方能长出本来特色。黄技师在后期品种改良中,是优良的母本,60-70年代可称精品,很多兰质较高的佳品多出自黄技师的后代,是改良兰质的优良品种。 
    2、油匠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油匠是一位油工培育的品种,因此而得名,应属技师系列,其株形、箭形、座形、花形均与技师无大差别。 
    油匠的主要特点:叶色墨绿,无一色浅者,但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产生色差。叶端有双曲急尖,即叶两侧边缘曲线在两端交汇处,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外侧,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内侧,构成~形曲线。叶基部较技师平展,以上是叶片与黄技师的主要区别。在脉纹上油匠的横纹较技师高凸而粗,横纹的走向很有特点,部分横纹在两侧纵纹间不能贯通、有的横纹的止端出现膨大呈点状。 
    油匠应属优良品种,为定向培育高兰质、横纹高凸的品种,可选油匠做亲本。用油匠作父本选浅色兰作母本可产生部分花脸子代,但应注意,油匠的双曲急尖是很难改造的。 
    3、圆头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原始的圆头是染厂与和尚杂交的,其实头型也不圆,叶端也是双曲线构成,因继承了染厂的头型特点,故无急尖,而叶端宽阔,在当时年代即属头型圆,故称圆头。 
    圆头属中大型兰,叶长40-50厘米不等,宽9-12厘米。整片叶呈~形曲线,从叶柄处先向下后翘起。现在的圆头经多次改良,多有短叶基因,其头型多数已呈半圆形的单曲线。原始圆头其箭形、花形、座形匀与和尚无大区别,经多年改良,其箭形匀较粗壮,座形已趋近元宝座。圆头脉纹凸起程度个体差异很大,纵向脉纹间距均等,已不同于染厂,圆头有独特的脉纹走向,纵脉随叶缘向内弯曲加宽,有时出现两两一对形成所谓的对纹,这是圆头比较典型的脉纹特点。目前人们多以圆头作亲本培育新品种,但应注意圆头的兰质较差,在选择杂交亲本时应适当选择兰质较高的为宜。 
    4、花脸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花脸是诸多品种的统称,其实它不应是一个品种。凡叶脉与叶肉构成强烈色差的统称花脸,具体的名称可由个体的性状而定。如叶片有强烈色差,性状符合和尚标准,即可称“花脸和尚”,其他依此类推。花脸这类花,无论质与形差异都很大,其质量应由个体的性状而定。君子兰叶片的色差,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自身的内在因素(遗传基因)和莳养条件与技术。凡由内在基因起主导作用的花脸,其性状较稳定即叶片色差与季节变化、莳养条件等关系不大。而那些由莳养条件、技法与外部条件起主导作用的花脸,则因性状不稳定,季节变化很大,冬春季叶片色差好,夏秋季则色差消失,在温室色差较大,在窗台则无色差。这类花脸即假花脸,尚须提纯,达到性状稳定,提高观赏价值。 
    70年代用技师与和尚杂交出的“铁北张”,是当时典型的花脸。“铁北张”有典型的技师与和尚的混合型叶形,兰质高,手感油润,亮度可达到漆亮照人,脉纹高凸粗壮。经再次选育,二代有强烈的色差,被称为“西瓜皮花脸”,经多年观察兰质与色差,其遗传性较强,是花脸品系中较稳定的品种。由于这一品系的产生,人们对花脸这一系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以使“铁北张”这一系列一时风靡全国,以至对国外也有一定影响。由于“铁北张”系列的改良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直至目前仍是追求兰质与色差的主要目标。 
    5、短叶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短叶是小胜利与染厂杂交优选的一个品种。原始的短叶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到目前其形态与兰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为使读者能掌握短叶的基本特征,故以原始短叶的特征为标准,阐述短叶性状,同时阐述佳品性状,不过佳品性状并非短叶的必备条件。 
    原始短叶其成兰叶片并不很短,经多次开花后,叶长可达40厘米以上,故有短叶不短之说,但因苗期至二年生其叶片均较短而得名。叶宽7.5-8.5厘米,个别可达9厘米以上。头型不宽阔,叶端无急尖、圆钝,单曲线构成。叶基有脖,叶片厚且有弹性,叶片颜色个体有差异,深浅都有,但很少有色差。兰质稍差,叶脉凸起,脉管较粗,横纹平正,叶端脉蚊横竖交织密集,两对生叶侧斜立,有胜利的特点,叶端稍内收。叶间距分布均等无叠压。因叶片厚有刚性,故不易被阳光拉斜。株形易保持整齐。座楔形,花色多浅,瓣圆而小,雌蕊在花未开之前先伸出花冠,花柄短2-3.5 厘米,花轴粗壮、不高,浆果圆球形,产籽量较低,但以亲缘远的作父本产量可大大提高。 
    经过多年改良后的短叶佳品,除具备短叶的基本特征外,叶片在长度上缩短了,很多在25厘米左右,叶宽也增加了,可达10厘米以上。叶色深浅不一,个别的已稍有色差。头型宽阔,呈等半径的圆形。叶脉高凸粗壮。叶缘脉纹交织密集,横纹凸起程呈米粒状,叶肉凹陷与叶脉构成深坑,称深坑纹,是目前最佳的纹形。叶基部有少许延长,即突然变宽。底叶两侧平伸,依次向上形成一扇面,叶间距均等,无叠压。花轴极粗壮,基本可达叶基的宽度,花柄极短,在1-2.5厘米,座基呈元宝形。整株形态端庄挺拔、典雅 别致,是君子兰各品系中的“阳春白雪”,内韵深幽,不可多得;是培育良种最佳的父本,任何品系不经短叶的改良是很难或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的。目前的短叶在兰质还须提高色差,还需努力改进。但这是君子兰品种改良上的一个难点,望有识之士多加努力。 
    6、彩色君子兰(金丝兰) 

长春君子兰----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彩色君子兰早在60-70年代就有发现,甚至更早,但没能引起养兰人的重视,其实它是长春君子兰的变种,有人说是病态,有人说是退化,其说不一。笔者认为应属变种(变异)。 
    彩色君子兰的品种与大花君子兰一样,大花君子兰的特征,在彩色君子兰的个体上都能找到,只是彩色君子兰的叶片出现了纵向上不同颜色的条带。因此彩色君子兰的品种分类不应按大花君子兰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彩色君子兰自身的特征分类。目前彩色君子兰的命名都是以培育者或莳养者按个体的特征而命名。由于彩色君子兰叶片彩条的变异性很大,子代的变异性也也很难预测,导致彩色君子兰品种的命名非常困难。给彩色君子兰定一个美丽的名称,但其子代很少能继承亲本性状,由于亲本不能产生与自己相似性状的子代,那么这一亲本就不应该定为一个品种,即亲本的名称不可作为一个品种的名称,只能作为一个个体的名字,所以笔者认为,目前把叶片带有彩色条带的君子兰统称彩色君子兰为好,作为一个品系,至于品种可待以后逐渐完善。 
    彩色君子兰虽然早有发现,但都是长春兰互相杂交产生的。当初没有人对彩色君子兰进行定向培育,也就是说,谁也没有想通过杂交使子代叶片产生彩色条纹,所以对那些自然出现彩色条纹的幼苗都当成次苗抛弃了。偶尔有人把它养大,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它的美,至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依然不是普遍的,应该说是少数的有识者,进行了定向培育,使早期仅有几条彩色条纹发展到有较多条纹的彩色君子兰。这些君子兰投放市场产生了价值。90年代初研究彩色君子兰的仍是少数,但已有逐渐上升之势,随着雀兰、横兰的普及,彩色君子兰悄然兴起,但彩色君子兰依然是方兴未艾,很有研究的潜力。但其前途究竟什么样,不可过早下结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需经过时间的考验。笔者认为,彩色君子兰经过科学的育种,产生出具有稳定性状的佳品,是可以在君子兰家族中进入佳品行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