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全国动车组开行的第三天,从济南出差返回,特意体验下动车组。
   
中国以前的火车交通,以环境乱、速度慢、常晚点、服务差等等特点,让每一个乘坐火车的人每坐一次都会刻骨铭心。上大学时需要坐长途去遥远的成都,每次坐车前都为路途的艰辛而感慨,准确的说不是坐,是站是挤着站,虽然长途旅行也有很多的故事和快乐,但同时伴随着的是更大的痛苦。那时就一直在想何时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我们的火车条件能象欧洲国家那样舒适惬意呢?
   
后来国家大力搞基建,高速公路大发展,铁路面临着客源分流的竞争,也不断的提速和改善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等,如今坐火车也不象以前那样拥挤,那样让人不堪回首了,除了每年的春运以外。
   
但这次提速和开行动车组应该是铁路客运质的改变和飞跃,不单纯是简单的提高下速度,而是把服务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包括准时准点率、车内环境、车内设施和乘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等。同时把所有的新开行的动车组统一命名为“和谐号”,进行品牌化运营。“和谐”号,真是贴近时代主题啊,呵呵。

   
  
 
  
 每个车站为动车组都设立了专用检票通道,我们在济南站提前20分钟进站,车次为D609,11:28分准时出发,车内环境的确不错,座椅按照“飞机标准”设置,不再象以前大家面对面、脚碰脚的对着坐。

卫生间的条件也很好,洗漱有温水,高速行驶后,没有大的摇晃和颠簸,比预想的好多了。在中途就停靠了淄博和潍坊站,每次停车仅仅一分钟,在13:58分准时到达了青岛四方站,用时仅为2个半小时,想像以前从济南到青岛要六七个小时简直是恐怖!

 
 
 
 
  
 
   
这次“和谐号”开行,整体上大家都交口称赞,但还是有不和谐的音符,其最大的败笔就是车票定价了,4月18日开通运营,仅仅过了一天,网络媒体就有很多人质疑这次车票的定价过高,超出一般老百姓的承受水平,完全违背了以前承诺的“提速不提价”口号,从哈尔滨到北京的上座率就很低,说明大家对高票价不大接受,这样必然会亏损。因此紧接着铁道部就有官员称动车组票价可以打折出售,为官者也害怕因不和谐而被追究责任,好事变坏事,又是一件典型的“朝令夕改”,这些价格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真是幽默,火车票也快同机票了,每天的价格都不一样,每次购买都得先查询下价格,有点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