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昆虫记》笔记(第三卷)

(2013-07-18 19:26:57)
标签:

昆虫记

法布尔

石蜂的苦难

文化

分类: 吐槽

再次声明

作为读书笔记,文中难免有疏漏或者谬误,

如果有读过本书的人发现,请一定及时帮我指出,以免误导他人。

 

第三卷 石蜂的苦难

 

读这一卷时我意识到应尽量把法布尔的叙述当做一种观点而不是真理来看待。书中作者对很多科学理论产生质疑,包括进化论,就像我在读他的作品时也偶尔产生疑问一样。也许这就是始终激励人类一直向着“科学的高峰”前进,想着撩开“真理的面纱”的原动力。

 

1.土蜂是蜂族中的大个子,但是他反应迟钝,行动笨拙,不易蜇伤人,即使被蜇到疼痛很轻,而且基本无毒。蜇针仅用于捕食麻痹猎物而非防卫。它们是地下工作者,随遇而安,不会建造窝,只是挖出储存食物的地方。找到金龟幼虫在其身上产卵,8月份时,雄土蜂在地面附近聚集等待雌土蜂爬出,竞争到交配资格。

复背土蜂给它的每只卵都会喂上一只金匠花金龟,还有金色金龟、长吻蛱蝶金龟和花金龟。

细毛腮角金龟是断土蜂的主要猎物。

2.土蜂把卵产在被麻痹的花金龟幼虫腹部上,并使其前端固定在猎物腹部的中线位置,那里最安全,土蜂幼虫孵出后直接啃食猎物腹部的皮肤,一边吃一边钻进猎物的肚子里,头部越来越尖,脖子越来越长,直到半个月后吃完食物。实验证明,把土蜂幼虫改变位置,无论是放到食物背部还是腹部的其他地方它都无从下嘴,而且食物一旦因外力死亡腐烂幼虫也会中毒而死。土蜂幼虫啃食食物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从最不重要的器官开始,保持食物新鲜。如果食物不是被麻醉而是被困住,猎物的内脏的运动也会使啃食出现偏差导致食物死亡;换其他食物虽然爱吃,但因不了解其内部构造同样使啃食出现偏差。所以,猎物种类、产卵位置的选择、啃食的顺序都是本能。

3.土蜂幼虫进食12天后开始吐丝结茧,茧从火红色逐渐变为褐色,成网后会有粘液从尾部溢出加固,破茧时,会出现一道清晰的环状裂缝,像一个盖子。由于金龟幼虫肌肉非常有力,神经结构特殊,为了使其失去任何颤动的能力,土蜂必须在黑暗中准确一刺,猜测为头的后部或前面几个环节。

金龟幼虫用背部行走。

4.探讨土蜂猎杀金匠花金龟幼虫的神经位置,产卵位置,幼虫啃食技术的必然性,以及金匠花金龟幼虫为何适应生活环境必须仰面前行。

5.介绍了蚁蜂、青峰(铁色泥蜂)、蚁小蜂(黑胡蜂)、蜂虻、弥寄蝇(铁色泥蜂、大头泥蜂、节腹泥蜂和步甲蜂)、卵蜂虻、毛足蜂、盾斑蜂的寄生情况,以及对拟态现象的反驳。

6.寄生虫并非因为懒惰才选择占用他人的窝,因为破坏别人窝的工作更累。暗蜂是石蜂的寄生虫,灰白色巢上铁红色的斑点是暗蜂侵犯的标志。我让石蜂背井离乡,回来后它们发现自己的窝被邻居侵占,就进行报复,侵占邻居的窝,破坏里面的卵,产下自己的。

7.暗蜂和束带双齿蜂是勤劳的石蜂的寄生虫,偷粮食的贼。暗蜂和原主人一开始能和平相处,束带双齿蜂则趁原主人不在一个接一个的光顾别人的巢并最后在一处安顿下来,石蜂不会发现寄生虫的卵。还有卵蜂、褶翅小蜂和佩剑蜂,熟睡的石蜂幼虫会成为它们的幼虫的食物。青壁蜂和切叶蜂会把抢占来的石蜂旧巢用不同形状的挡板隔开,摩氏壁蜂和蓝壁蜂也是如此,但他们不是勤劳的房客,这样的强盗还有斑点切叶蜂、黄斑蜂。三叉壁蜂和拉氏壁蜂喜欢一起去群居的棚檐石蜂和毛足条蜂的窝。

石蜂对侵略者一点儿也不反抗。

灌木石蜂把巢建在树枝上,寄生虫比较少。

8.卵蜂虻没有把卵产在猎物身上某一点,幼虫通过渗透吸吮吸干石蜂幼虫,没有任何伤口,可以随意变化位置。这种进食往往发生在石蜂幼虫临近变态时,因为只有此时,幼虫体内物质溶成液体,准备构造成虫的器官。卵蜂虻幼虫蜕皮后长成有一套穿过石蜂坚固城池的钻探机,打通后成功飞走。

9.褶翅小蜂的幼虫用大颚像最细的针一样刺穿石蜂幼虫的皮肤,然后就可以在两个几乎可以忽视的小孔里吮吸猎物的汁液,使食物保持到最后一刻新鲜。褶翅小蜂对卵石石蜂和棚檐石蜂的巢情有独钟,它们将蜂巢打通,产卵器伸进去产卵,经常是一只或很多只在同一个蜂房产卵,它们无法判断蜂房里是有垃圾还是食物,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别人的卵,但知道肯定将卵产在蜂房里而不是墙壁里。而且没有把卵产在猎物旁,而是用弯曲的长颈挂在了茧的内壁上。

10.铜赤色短尾小蜂对食物并不挑剔,石蜂、条蜂、壁蜂、黄斑蜂、暗蜂都被它的卵侵略过,它们有一种特殊的器官,知道哪个茧里有自己喜欢的猎物,用触角探索,再将输卵管垂直插入虫茧,卵无序地绕着食物堆积着,每个茧里产卵的数量不定,因密度不同幼虫的身材最终不同。一年左右后成虫出现,它们轮流去挖掘屋顶。而铜赤色短尾小蜂的雄性数目少得可怜,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11.卵蜂(我认为版本有误,应为卵蜂虻),用腹部末端突然撞击的方式产卵,不在石蜂巢上停留,只是飞过那里。初次卵不进食,从石蜂巢的缝隙钻进去,然后蜕下表皮变成不会走路吸在石蜂幼虫身上一直进食的二态幼虫。

褶翅小蜂无论在石蜂窝里重复产多少次卵,最后只有一只幼虫。它的初态幼虫在乳娘附近进行远足,为了消灭其他的竞争者,然后再变成二态幼虫进食。

寡毛土蜂的幼虫很好动,长得像鞘翅目昆虫的幼虫,先吃壁蜂的卵,蜕变成膜翅目幼虫的模样再开始吃壁蜂的幼虫。

吃六带隧蜂卵的真蝽与卵蜂虻相似,也有幼虫的二态性。

12.装甲车步甲蜂喜欢吃蝗虫的成虫,和飞蝗泥蜂一样,抓着触角拖动猎物,同样每次拖到洞口都要进洞查看。跗猴步甲蜂的幼虫喜食蝗虫幼虫;弑螳螂步甲蜂吃螳螂的若虫;黑色步甲蜂以成虫越冬,还会走出处所;弃绝步甲蜂捕食蝼蛄。弑螳螂步甲蜂捕食螳螂时,通过先刺前腿,再向后退麻醉两对后腿。食物换成小蝗虫,母亲并不理睬,因为不知如何下手;但是步甲蜂的幼虫吃得津津有味。

泥蜂、大唇泥蜂和步甲蜂的食物类型、生活环境和围墙材料等这些本能起源的生存条件都相同,却对幼虫的工作毫无影响,在做同一件事时幼虫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比如织茧艺术。

13.西芫菁和短翅芫菁喜食蜂蜜,步甲蜂在孱弱的雄蜂房里螳螂少,雌蜂房里多,所以谢氏蜡角芫菁也是吃完就到邻居家去接着吃。蜡角芫菁的求爱方式很特殊,通常是雄性站在雌性背上,和西班牙芫菁比较相似,有时雄性之间也互相安慰(告诉我,我想多了)。产完卵的雌斑芫菁在搬沙运石进行封洞的时候,被挪开之后就忘记了之前的工作,不再继续了。因为斑芫菁的卵量少,不像西芫菁和短翅芫菁,母亲把卵产在“蜜罐旁”,幼虫孵化后四处寻找洞穴,铲除其他小虫,尽享美食(以上为作者猜想)。

14.“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哪种人。”同一类别的昆虫,吃着同一属别或者同一种群里不同种类的猎物;还有一些稍微灵活善变些的家伙,它们往往在一个特定的种群里挑选身材大小不同的猎物;有些昆虫菜单上的菜肴自始至终都不做更改,有些则为了口味和储存的便利而选择的多种食物,但仍有严格的不可以僭越狩猎的界限范围。

食素昆虫的食性必须是专一的,因为植物的特性在不同类别之间具有天壤之别;食肉幼虫没有专一性的食性。

15.生命是不能放进方程式里的,因为问题复杂,有太多的未知数。杂食性是动物兴旺的基本要求,是种族在生存斗争中进行扩张和优胜劣汰的第一条件,但是例如泥蜂的成虫在饮食上具有单一性。进化论并不适合昆虫的饮食法则。

16.通过大头泥蜂、步甲、沙地节腹泥蜂的观察,发现窝里储粮多、蜂房宽敞的对应的是雌蜂;储粮少、蜂房狭窄的就是雄蜂。在三叉壁蜂的窝里,芦苇开口旁边的是雄蜂,管道末端节附近的是雌蜂。虫子的性别与食物的数量乃至质量都无关,不论缺少食物还是吃的肠满肚圆,两种性别都会出现,作为物种的特殊特征也一直保持下去。结论:昆虫会为它即将产下的卵积攒合适的食物,食物多少的分配是依据性别进行的,而它们事先就知道这个卵的性别。

17.带角壁蜂和三叉壁蜂都是使用软土来做房间的隔板;拉特雷依壁蜂用某种产胶植物的叶子,它会选择棚檐石蜂或条蜂的窝里,也会在横着的芦苇管里;三叉壁蜂还喜欢住在被丢弃的卡尼斯或废弃的蜗牛壳里;带角壁蜂喜欢住在卡尼斯或面具条蜂遗弃的蜂房里。青壁蜂安家在卵石石蜂的旧巢里;金黄壁蜂只要死蜗牛壳;红褐壁蜂和杂色壁蜂喜欢森林和草丛里的蜗牛壳;绿壁蜂安家在头状鳞茎的螺旋梯里;红腹壁蜂在轧花蜗牛的壳里;蓝壁蜂接受各种房子;摩拉维茨壁蜂在卵石蜂的旧巢里常见;三齿壁蜂自己造房子。石蜂喜欢在阳光下工作。

对壁蜂婚礼的介绍。壁蜂蜂房中,隔板离开口越近,相互之间距离越小。壁蜂把花粉做成红色面团,把卵产在上面,站着的。前端自由,后端轻轻地固定在那块面团里,因为中间的食物最细腻。

18.三叉壁蜂产卵的性别分配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一组完整的卵从头到尾大小都一样,即使性别杂乱也没啥关系,孵化出来后,总是开头从雌性开始,并几乎都以雄性结束。而其他膜翅目昆虫,包括啮齿壁蜂、流浪管旋泥蜂、三室短柄泥蜂都是在产卵末期对它的幼子所给的关注不是很多,给他们的空间和粮食都很少;产长子时,热情高涨。小的茧和上面最狭小、食物最少的房间属于雄蜂;大的茧,下面最宽敞、食物最丰足的房间里,都属于雄蜂。即产卵前一组为雌蜂,后一组是雄蜂。

根据对石蜂蜂巢的研究发现,当组群规律时,雌蜂房便在中心部位,而雄蜂房便在边缘位置。如果卵石不规律,就不是以中心做均匀的分布,但法则仍然很明显。也是先产雌蜂卵,再产雄蜂卵,每个性别都成一个组列,而不同另一组混杂在一起。

19.石蜂利用的旧巢里总是有雌蜂也有雄蜂,雌蜂占据大的房间,雄蜂占据小的,在此处是一种不规则的分配,与蜂房的数目和容积相适应。也就是说石蜂母亲事先知道她要下的卵的性别,而且可以在产卵时随时随地按性别连接顺序,将雄蜂和雌蜂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短段都以雌蜂开始,以雄蜂结束。壁蜂和石蜂一样。

雄蜂比雌蜂早熟早孵化,孵化结束日期越临近,性急者会早早离开居所,不会惊动晚孵化的卵。

壁蜂的梨形巢会分成两层或三层,越往上层,房间越小,雌蜂卵在下层。搅拌树脂、住蜗牛壳的黄斑蜂能够根据螺形居所的条件,有规律得进行两种性别的分配。壁蜂可以通过建造一些竖隔板制成拱顶是房子更加牢固。这种隔板的交错导致了蜂房的不规则,使雌雄蜂分别住进大小空间。

20.通过在异型管里饲养三叉壁蜂的实验得出,母亲更喜欢短一些的管子,尽量不愿在开头的窄管子里产下长数列的雄蜂。它们可以因环境所迫,将产卵的顺序颠倒,从一个或长或短的雄蜂数列开始,然后到宽管里再恢复先产雌蜂卵后产雄蜂卵的数列,甚至有时因管子始终窄小只产雄蜂卵(但在宽敞的环境并没发生只产生雌卵的情况)。

卵从卵巢里出来时性别还没有确定,母亲在产卵或稍早时决定要产哪一种,可以支配性别决定。来自德国的理论是卵被卵巢输出时都是雄性,受精后成为雌性,母亲身上存在一种储存精液的器官,它将精液注射到输卵管的卵里完成受精,使卵成为雌性。但还有现象说明,壁蜂最后产出的卵往往不会孵化注定死亡,因为它们是没有受精的卵。这表明虽然已耗尽精液,壁蜂母亲仍然继续工作而已,这样看来,德国的结论也被推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