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导手记:真言甄语之08年的一面之缘

(2009-12-04 11:22:45)
标签:

杂谈

    2009年11月15号,放假两周后回组报到,虽然已经做好再度奋战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下一个“目标”来得这么快——“铛,你来甄子丹行不?”——刚进办公室的门,组里的统筹加管家,被我们尊称为“福娃”的征——一脸虔诚的看着我——无法拒绝。

    甄子丹,脑中立即闪过一幅画面,金黄色的背景板前,一脸幸福的给我讲述着小女儿帮他收拾行李的故事。没错,一年前,2008年的这个时候,我采访过他,就在隔壁的会议室,因为《叶问》。

                    编导手记:真言甄语之08年的一面之缘

   《艺术人生》如果要对一位嘉宾进行采访,作为编导的我们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对这位嘉宾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家人、同事、朋友、采访过的记者——不管八杆子打不打得到的人,只要有线索就要往上扑,这可是我们除了和嘉宾本人接触外,获得一手资料的最好来源。——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打开尘封在大脑深处的记忆——迅速判断,在我采访甄子丹的过程中,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

                编导手记:真言甄语之08年的一面之缘

回忆倒带……2008年12月9日

   下午两点,即将上映的贺岁片《叶问》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洪金宝、甄子丹光临我们的办公室,参与《温暖2008》之《温暖调查》的外采访问。巧的是,当时负责这个节目的人正是我。

   准备拍摄之前,听到甄子丹在用广东话不停地与自己的助手交谈,大脑高速运转——

1、听说过他的国语还是不太好——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慢,要尽最大能力将意思表达清楚。——果然——正式拍摄时,每当我问问题的时候,子丹都会表情非常严肃的,几乎要皱起眉的模样,身子向前微探的听我的问题。然后,正身坐好,沉默几秒后,脸上浮现出了友善的微笑,慢慢用不怎么灵光的国语,夹杂着英文单词,偶尔还会蹦出几个广东话词语,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2、他好像是美籍华人,成长经历还挺复杂的——谈“2008年是什么温暖了我们”这个题目时,没准可以谈出与国内的艺人朋友们不同的角度。——又是果然——他说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是长期生活在国内的人感受不到的!——真棒!

3、他是功夫明星,外表硬朗,对待家人和孩子会是什么样呢?——还是果然——工作让他聚少离多,对妻子和孩子有很多亏欠,但是在他说话时满足的表情下,我看到了他幸福的家庭生活——说他侠骨柔情,应该不会错。

倒带停止, 08年的一面之缘总结如下:

1、不管子丹的国语有没有进步,在这次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更目的明确,还要加适当的提示才行,不能让主持人和嘉宾在沟通上出现任何问题;

2、子丹的成长背景应该是影响他以后生活和事业的关键,尽快要找到知情人,弄清来龙去脉,而且准确为先。

3、子丹为什么会成功,他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在节目上要怎样将他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来——有待挖掘!并且这是重点!所以,马上去翻电话本,开始工作,一刻不能松懈!

                                                            节目编导:付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