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我和“江姐”的约定
七堇年,青春文学新秀,后安妮宝贝时代代表,《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大师课堂》的“新生”。对于喜爱电影,崇拜英雄人物的她来说,江姐这个名字是她心中的一座丰碑。
“她是一朵傲然开放的红梅,是烈火中永生的灵魂,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敬仰。”
当得知自己的“老师”是塑造这个形象的艺术家于蓝时,七堇年坦言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我能和真正的“江姐”面对面,我希望在她身上能够找到我心中的那个影子。”
对于即将到来的“课堂”,七堇年笑称:“这是我和“江姐”的一个约定。”

我的“采访处女作”:
对于还是学生的七堇年来说,《大师课堂》是她暑假期间上的唯一一堂“课”,七堇年调侃说自己上了一回“暑期补习班”。
“我希望在这个“补习班”中学到一些东西,对我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涯有所帮助。”
原来,七堇年上完这堂“课”之后,就要去香港上大学了,在得知她学习的是新闻专业后,策划组给了她这样的建议:“你就把自己当成一名记者,于蓝老师就是你采访的对象,你带着记者的“职业嗅觉”去和她交流,这样可以更深地挖掘她的内心世界。”
“提前上岗”的七堇年说:“我会好好进行采访,毕竟这是我的‘采访处女作’啊。”

我是孩子,她是“王”:
“江姐”于蓝除了是演员外,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第一任厂长,“于厂长”多年来对儿童电影给予了深切关怀,很多人亲切的称她为“孩子王”。
“在她面前我就是一个孩子,而她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王’,从这点上来说,我和她之间会有很多话题可以谈。”七堇年觉得,身为一个“孩子王”,她对现在的孩子肯定有很多想说的。
孩子经常会迷路,需要有个人来指引,七堇年说:“我们这些“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关于人生方向的引导,我相信“孩子王”会给我们一些中肯的意见,让我们避免走错路。”
“红色母亲”的“育儿经”
提到于蓝,很多人会把她和母亲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不只是因为她在众多电影中成功塑造了“红色母亲”的形象,还因为她是著名导演田壮壮的妈妈。
身为一个母亲,她的“育儿经”是什么?她对后代又有着怎样的期望?策划组觉得在“课堂”上,七堇年可以跳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母亲,记录这个母亲平凡的一天,在日常生活中挖掘老人对人生的体会。
七堇年开玩笑说:“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我会认真记下她培养儿女的方法,然后告诉我的妈妈,让她学习一下。”

苦乐无边读人生:
在拜会自己的“老师”前,七堇年特意看了于蓝老师的自传《苦乐无边读人生》,身为作家的她说,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老师”一生的缩影,里面有她的苦难和坎坷,更有她的坚强与勇敢。
对于这些经历和感悟,七堇年坦言自己还不能完全体会,不过她会在“课堂”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述,和“老师”一起走进那段“苦乐人生”。
《大师课堂》上,七堇年和“江姐”将会履行他们的约定,一同踏上“人生之旅”。究竟寒风中的“红梅花”有多么鲜艳,又是什么力量让它可以“永远绽放”?请和我们一起走进《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大师课堂》,走进七堇年和“江姐”于蓝的心灵之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