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郎咸平:大学生为何毕业即失业?

(2008-06-22 14:32:04)
标签:

财经

金融

楼市

郎咸平

大学生

毕业

失业

校园

 

郎咸平:二元经济下“买不起”樱桃


今日扬州

 

扬州网消息:个子不高,但结实匀称,一身考究的西装里,是一件洁白的衬衫。昨天,在奥迪汽车举办的“智者赢天下”高端论坛上,郎咸平不用电脑演示,不看讲稿,滔滔开讲“新时代宏观调控和国际化冲击”。

今年年初,南方人物周刊采访郎咸平,报道了《郎咸平在2008的第一炮》。对于这篇报道,郎咸平说:“他们讲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是这样说的:在全国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所致的情况之下,郎咸平认为不是!如果郎咸平对的话,那么大家都错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走到了2008年的6月,你竟然发现我就是对的,大家都错了。”

郎咸平说,通货膨胀得用二元经济现象来解释。

谈物价

樱桃50元/斤,我不买了

“昨天,在上海,我想买车厘子(樱桃),50块钱一斤,我吓了一跳,我不买了。郎咸平教授,50块钱的东西你都买不起吗?不是,因为之前12块钱一斤,现在50块钱一斤,我心里难以接受,所以觉得不买。”郎咸平说,车厘子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怎么来的?那就是二元经济。

郎咸平自问自答,抛出了他的“二元经济”。所谓的二元经济,就是同时存在着过冷和过热的经济部门。郎咸平认为,在二元经济环境之下,资金产生一种逆流转现象——从过冷的部门转到过热的部门,所以,过热部门越来越热,所有和过热部门有关的原材料等部门价格大幅上涨。

“过冷部门怎么办呢?过冷部门会使得价格下跌吗?”郎咸平自答道,不会,刚好相反。他以猪肉为例说,猪肉、鸡肉、鱼、蛋都是一样的,你发现,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养猪的民营企业家所面临的营商环境在恶化:第一,饲料价格上涨;第二,猪瘟。那么,他们怎么办呢?他们就不养了,而把这些应该投资在小猪身上的钱不投了,做什么呢?炒楼炒股去了。最后发现,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后继无猪”了。

对于猪肉涨价,有经济学家解释为,中国的养猪农户从过去的供应者变成了猪肉的消费者。“这个话听起来很奇怪,二元经济不是解释得很清楚吗?”郎咸平解释,养猪农户为什么变成了消费者了呢?他去炒楼炒股去了嘛,谁养猪啊?麻烦啊,炒楼多好啊!

郎咸平说,过热部门由于你过热,与过热部门有关的原材料价格就上涨;而过冷部门,由于供应不足,价格一样大幅上涨。所以,用二元经济的思维看得很清楚,过热部门也造成膨胀,过冷部门也造成膨胀。

谈就业

大学生为何毕业即失业?

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大学各学科的就业率:工商管理是58% ;农学最好,78% ;法律、教育媒体、医学,都在30%多。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算下去的话,大学生起码有一半失业。

为什么找不到事做?郎咸平说,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原因是:专业不对口。”对此,郎咸平说:“我在美国教过很多学校,香港也教过,内地也教过,我就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是专业对口的。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大学生全世界都专业不对口,为什么这么讲?全世界的本科教育是什么宗旨啊?是通才教育,专科才是专才教育,既然是通才教育当然是专业不对口,这是一定的。”

“为什么美国学生专业不对口,找得到事,而我们中国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事呢?有人说是因为扩招,但是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比中国高很多。”郎咸平话锋一转,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个想法其实错得离谱。

郎咸平说,真正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产业链,就是“6+1”。“1”就是指制造业,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6”是软的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

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把“6+1”里面最差的“1”放在中国。而“1”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

“在这种产业链的格局之下,除非你从“1”走到“6”,否则大学生就业一样艰难。”郎咸平说,此外,利率不断调升,汇率也不断调升,使得这些出口制造业日子更不好过。他建议,中国的产业政策必须从“1”走到“6”,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包括大学生就业。

谈产业

到了“产业链竞争时代”

最近一段时间,郎咸平走到哪儿都要讲他的“6+1”。昨天,他把这称为“正在发生的国际事件”,就是现在已经到了“产业链竞争时代”。

而在这个时代,中国的不少制造业恰恰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即“1”这个环节。这意味着什么?郎咸平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零售价是9.9美元,而中国工厂的出厂价是1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通过“6”,获得了近9美元的价值。“这等于说,我们创造1万元的价值,就给美国创造9万元的价值,我们创造100万元的价值,美国人就会获得900万元的价值。我们给美国人创造的商业价值是没有污染、没有剥削、没有破坏环境、没有浪费的。”

“我们越制造,美国人越富裕。”郎咸平说,如果中国的产业升级还停留在“1”上,是没有出路的;同时,在产业链竞争时代,如果试图依赖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一定行不通的。他介绍,最近,他对江苏的纺织业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在“6+1”这个过程中,从第一个环节走到最后一个环节,需要180天。而在欧洲,走完这个过程只需要12—15天,“你算一算,这要节省多少劳动力成本啊!其实,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但劳动力成本却是高的。”

所以,郎咸平建议,中国的制造业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不是从控制劳动力成本开始,而是要从高效整合“6+1”产业链开始,“这才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王玉龙)

【郎咸平简介】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他是金融学术界公司治理方面的高级学者,经济学观点受到媒体、学术界及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被中小投资者尊称为“郎监管”。

郎咸平1990年金融论文被引用率名列世界第一,被列入2002、2003年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2003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