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部高原之腎」美譽的四川若爾蓋大草原,因過度放牧與氣候巨變,正面臨嚴重沙漠化問題,草原內300多個美麗湖泊200多個乾涸,濕地面積萎縮60%,遭逢沙漠化問題的草原已佔30%,若不加緊治理,未來成都平原恐將淪為荒漠。
據「中新社」報道,位於四川省西北邊的若爾蓋大草原,是中國最大高原泥炭沼澤地、由於濕地草原面積廣大且富含水分,若爾蓋草原也是黃河與長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如今卻面臨荒漠化問題。
今年年初,「尋找中國沙塵暴之源」科學考察隊對若爾蓋草原全面調查時發現,草原正以每年11.6%的速度沙漠化,沙漠化的草原已佔30%。1970年代科考資料顯示,當時草原內擁有哈丘湖等湖泊300多個,現僅存100餘個。
過度放牧、氣候變化與開溝排水,是導致若爾蓋草原近幾十年嚴重退化沙化的最重要原因,其中又以過度放牧為首。2006年統計顯示,草原內牛羊總牲畜高達119萬頭,換算折合340多萬頭羊,超載率近80%,是全國平均的6倍。
牧民入駐,開溝排水的農業活動加速濕地草原水分流失。草原內的轄蔓鄉有1/3住民飲水困難,鄉內位於岷江源頭的文戈村,因沙漠化嚴重,大風一起沙塵遮天蔽日,2米外已不見人影。
地表變暖,也讓濕地草原水分快速蒸發。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專家指出,岷江、大渡河與黃河源頭的草原沙漠化現象十分明顯,倘若氣候持續變暖,「沙漠化現象將出現在成都平原」。沙漠化問題不解決,20年內若爾蓋草原將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並導致都江堰失去水源,沙塵暴長驅直入成都平原,以後天府之國的水將比油還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