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久“调”不下,为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先要搞清楚这里面的利益关系,房价涨跌究竟对谁有利?
我们把人们根据经济情况分成这几类,一类是根本买不起房子的;一类是可以勉强买到房子的(大多按揭);一类是买有两套或以上房子的,一套自住,另外的用于投资出租。除了这三类角色外,还有一个就是政府,这是必须考虑进去的,因为我们只有把政府考虑进去,才能有效的分析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根本买不起房子的”,看似和房价没有关系,好像“贵了俺也买不起,便宜了俺也买不起”,事不关己。但实际关系还是相当大的,因为你大多要租房,房租和房价还是有相当关系的,所以房价上涨直接损害了这部分百姓的利益,除了直接付出的房租变多外,本来很遥远的房子可能更远了。
“可以勉强买到房子的”,这里如果你是还没买房子的,房价上涨自然使你买房子的负担变得更重;如果你是已买到房子的,房价继续上涨可以使你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这套房子你是卖不了的,因为你要住,所以房价上涨不会给你沉重的供房负担带来什么直接好处,而且以抑制房价的名义加息,反而加重了你的供房负担。另外,这部分百姓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想改善住房条件也会变得更困难。
“买有两套或以上房子的”,房价上升,收益直接上升,资产可见和可变现的增值。
我们看清楚上面关系后,对房价为啥会“久‘调’不下”清晰了一些,但我们还忽略了一个角色,那就是政府,因为他是直接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我们要看看房价上升究竟对政府有什么利害关系,这样才更容易判断房价“久‘调’不下”的原因。
房价已经连续暴涨数年,与之相生的是政府在这几年的财政收入大幅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房价上升可以给政府带来税收等一些收入的增加,但并没有那么多,这几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是前所未有的暴升,这和一个经济政策非常关联,这个经济政策带来了政府收入的大幅上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房价,下一步是其他物价的大幅上升。
这个经济政策就是政府大量“印发”人民币(经济学家、政协委员、中央经济政策智囊林毅夫语:“只需印发人民币便可解决问题”),政府大量“印发”人民币购买美元,导致百姓手中的人民币事实贬值,工资和以前相同或略有增长,但实际购买力已大幅下降。这些大量“印发”的人民币,就是最近提出的所谓“流动性过剩”的东东。
房价高企,和开发商有关系,和地方政府也有关系,和温州炒访房可能也有点关系,但这一切一切都是次要原因,都是籍口,都是忽悠。
房价暴涨数年,中央政府的汇率政策才是主要原因,这个政策,厚肥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也使一般富人肥了一把,这都是在社会上可以发挥影响力的阶层,但这却苦了更多更多的底层百姓。
笔者此前已数次提出房价暴涨数年,久“调”不下,是有利益关系,是人民币事实贬值,如果人民币汇率放开,或者减少干涉,就会立即升值,相信房价也会应声而落。
“马太效应”不但没有被我们设法抑制,反而更加创新的放大,我们的经济政策是需要检讨了,“以人为本”和“调控房价”不能仅仅是一个姿态。
不仅仅是房价,其他资产的大幅升值,包括股票,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
实际的效果就是:过去几年,政府赚了百姓的钱,有钱的人赚了没钱人的钱。(来源:《李铁财经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