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策划怪客 |
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52%来自“公房” 堪称世界第一?
日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束克欣撰文指出:“在国外,城市居民拥有产权房比率最高的是美国,为68%,英国为56%,欧洲其他国家为30%~50%。而据我国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接近82%。如果剔除房改出售公房给个人的因素,笔者估算这一比率在30%左右。”
按照束克欣的估算,国家房改出售公房给个人的为52%,这种“出售公房给个人”的比例无疑世界第一。
我国的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等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仅用几年时间,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世界第一,这说明国家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同时说明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存在惊人的腐败和问题。
一半以上的人是因为房改出售公房给个人达到住房自有的,也就是说我国住房自有的绝大部分是靠国家的福利分房解决的。然而福利分房对于现在购房的人来讲已经是“过去时”。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造成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应是机会不平等,而腐败则是导致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福利分房”这一看似过时的概念,人们在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民众的善意中,忽略了福利分房中的另类腐败,而此类腐败触目惊心,成为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我国福利分房政策,夫妻双方中一方单位解决福利住房的,另一方单位不予解决,可现实操作中,一家拥有2套及2套以上福利房的不在少数,尤其是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双职工”突出,突出中尤以带“长”的更加突出,这个“长”那个“长”,随工作调动随“调”随“分”,其福利房就不止是2套3套的问题。
“福利房”顾名思义。个人支付极少的费用。以极少的费用谋取多处住宅,这不是腐败吗?而且让人感到司空见惯,几乎忽略!时下,一些“特殊”单位仍然在建“福利房”。
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拥有多处福利房后,一套居住,其它的或出租或销售,轻松赢得所谓的“第一桶金”,再进入房产投资。这些原本工薪的阶层,成了炒房的又一支主力军,造成购房不住房住房买不起房的局面,成为楼市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束克欣认为:“我们现在的住房政策是要中低收入的家庭都去买房,而且是买新房,这导致住房需求欲望过大,住房消费超出了购买者的承受能力。要求大家都去买房居住,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导向。住房消费是有梯度的,一般来讲,30%的人有财力买房居住,其余70%的人应是租房群体。对于这一块,政府该管的主要是解决谁投资建适合这些消费者的租赁房的问题。”
其实,“危险导向”恰恰来自国土资源部官员,目前高房价使70%的人买不起房,相信每个人都清楚:不论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大家都买房”。媒体也从未有过相关文章报道,怎么可能有“导向”。相反国“六条”颁布以来的重大新闻事件,人们在网络上,在中央级媒体上,可以看到相关报道,除广州、深圳、北京等少数地方媒体外,数千家地方媒体对于宏观调控十分“谨慎”,十分“吝啬”,十分“冷淡”,人们只要在百度上检索一下,便一目了然。
为什么有大量的消息不能在地方媒体落地?实际上房地产问题可以说是“相当”的清楚,但大量的信息停留在网络喋喋不休的争论和个别中央级媒体报道,由于普通民众更多地是靠当地广播、电视、报纸来获取信息作出判断的,所以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讲,因为媒体这层纸没被捅开,导致大面积的信息不对称,相反在各种虚假信息中导致从众,以致跟风追涨房价,使原本早该理性的房产继续“泡沫”。
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拥有多处福利房后,一套居住,其它的或出租或销售,轻松赢得所谓的“第一桶金”,再进入房产投资。这些原本工薪的阶层,成了炒房的又一支主力军,造成购房不住房住房买不起房的局面,成为楼市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一篇:轰动案例五:全国首届孕妇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