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25上午,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苏州传递.
1苏州乐园
记者 华月 火炬传递起跑点现场报道 时间:6∶00至8∶30
6∶00 天刚蒙蒙亮,狮山路的两
边已经挤满了大批市民,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传递路线周围的企业员工,有的是晨练的大爷大妈。虽然离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但是整齐响亮的“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已经让人感觉到苏州人的奥运激情和爱国热情势不可挡。苏州科技学院的学生们组成强大的方阵,“心心相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克难兴邦”的长条横幅分外醒目。其中有一对来自张家港的施月娥夫妇。施月娥和爱人昨天下午就赶到了苏州。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奥运圣火,夫妇俩今天凌晨3点半就赶到了起跑点占位子,而让他们吃惊的是,当时已经有很多市民来到了这里。为了看到圣火,他们将在这里站上近5个小时。“累是挺累的,但是太值得了!”施月娥说。他们和素不相识的人们站在一起,一块高呼“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6∶30
经过安检门进入起跑仪式现场,里面已是人山人海。来自苏州市高新区建设局的陈建明告诉记者,他今天凌晨4点多起床,5点左右就来到了这里。“一生就这一次,起这么早算什么?”陈建明笑着说。
8∶02
起跑仪式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主持。在起跑仪式开始前,阎立请全体起立,向在四川地震灾害中罹难的同胞集体默哀1分钟。
8∶05
圣火护卫队队员携带着圣火灯和祥云火炬登台亮相,顿时,五星红旗和北京奥运会会旗全场飘扬,第一个高潮诞生了。而此时,苏州乐园门前广场也早已成为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8∶06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致辞。王荣说:“今天,象征着和平、友谊、梦想和爱心的圣火传递到苏州。苏州人民共同点燃圣火激情,传递奥运梦想,进行爱心之旅。苏州人民有幸参与圣火传递,共享奥运荣耀。苏州的传递路线从总体上彰显了苏州“东方水城”、“人间天堂”的美丽风貌,充分展示古韵与今风共存、活力与魅力兼具的苏州城市特色,展现了苏州人民健康向上,积极迎接北京奥运的精神风貌!
8∶08
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主任柳纪纲向王荣赠送奥运火炬,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赠送奥运证书。
一位观众掏出手机:“儿子!听到了吗?这就是现场的欢呼声!”
8∶10
圣火护卫人员从圣火灯中取出火种,引燃祥云火炬!全场再次欢声雷动,这简直就是一片由五星红旗组成的海洋!很多市民在这一刻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主任柳纪纲从圣火护卫队队员手中接过燃烧着圣火的祥云火炬交给江苏省委副书记王国生,王国生向全场展示火炬,此时场内外同时响起震耳欲聋的中国加油声。
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王国生将祥云火炬交给苏州籍前羽毛球运动员、江苏省第一位世界冠军、江苏省境内第一棒火炬手孙志安。
8∶12
孙志安向全场展示火炬后开始起跑,北京奥运会圣火苏州境内的传递正式开始。当孙志安跑出起跑仪式现场,出现在狮山路口的时候,在那里等待了四五个小时的市民们的激情也被祥云火炬彻底激发出来。那一刻,分明感觉到天空中也有“中国加油”的回声!
孙志安在将火炬传递给第二棒、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之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苏州籍前羽毛球运动员,孙志安夺得了江苏省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作为江苏省羽毛球队的总教练,孙志安为江苏培养了张军、蔡赟、刘永、孙俊等一大批世界冠军。在家乡的土地上传递奥运圣火,孙志安激动不已。而在高兴和激动的同时,孙志安向记者表示,因为四川地震灾情,他的内心也十分沉重,“圣火不仅传递和平友谊和奥林匹克精神,也要把爱心传递给大家。我祝火炬接力圆满完成,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祝福地震灾区人民早日重建美好的家园。”
8∶15
担任第二棒火炬手的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将圣火传给第三棒火炬手谷光之后,仍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他不仅为自己成为火炬手而骄傲,也为苏州人民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撒贝宁完全融入了如海洋一般的爱国热情中。他一手高举着火炬,一手振臂连连高呼“中国加油!”。
他的激情也得到了苏州市民的热烈响应,数千市民在他的带动下,有节奏地齐声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喊声直冲云霄。撒贝宁也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狮山桥
记者 王孜 狮山桥东现场报道 时间:6∶30至9∶00
上午7点,除交通管制的地段外,在狮山桥东面等待观看奥运火炬传递的数千个市民已经将西环高架下的路口围得水泄不通,不少市民在喜庆火炬到来的同时,也时刻牵挂着四川地震灾区的苦难同胞,大家纷纷高举自制的标语和旗帜,上面写着“火炬传递爱心”、“四川加油”、“重兴四川”等字句。人群中不时传出“奥运!”、“汶川!”的口号声,周围的市民也充满激情地回应着“加油!”。
上午8点,火炬传递正式开始,狮山桥边观看的市民也渐渐“沸腾”起来,口号声喊得越来越密集,尽管有的市民嗓音已经嘶哑,但他们仍然坚持用呐喊来表达自己的满腔热情,“我们要让火炬手在桥的另一头就能听见我们的声音,这是苏州市民对他们的欢迎!”已经65岁的市民林卫国带着喜欢轮滑的孙女一起来狮山桥看火炬传递,从6点30分到8点,老人和孙女已经在现场站了1个半小时,为了能让孙女看“偶像”看得更清楚些,从8点开始林卫国就让孙女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但他表示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倦,“我现在很激动、很开心!郭丹能用轮滑传递火炬,这是苏州的骄傲!”
8点30分,人群突然传出了尖叫:“来了!来了!”记者抬头一看,果然装载着火炬手的车辆已经缓缓地驶上桥面,人们用掌声和“加油!”声,向所有的火炬手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敬意。
3三香路行政中心
记者 邵群 现场报道 时间:7∶00至8∶40
上午7点刚过,三香路行政中心门前人声鼎沸,人流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行道树下、彩虹桥边,处处是手持小红旗的市民。彩香二村77岁的徐元兆老伯告诉记者,6点起床晨练,回家吃完早饭,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活了这么大的岁数,看奥运圣火是头一遭,可不能错过”。
8点19分,人群一下子欢呼起来——警用摩托方队缓缓驶来,1辆“图像指挥车”、3辆大巴紧随其后。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高举相机、摄像机,抢拍喜迎圣火和圣火传递的激情热烈场面。8点39分,1辆红色花车、1辆蓝色花车相继驶来,车身上标着“传递圣火、奉献关爱”。记者在现场看到,三香路两边成了一片旗的海洋,人群中时时响起“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的口号。市民盛先生一早带着6个月大的儿子来到现场,为表达心中的激动之情,他在宝宝脸上贴了一个小国旗,上书“祖国万岁”4个字,“我还以他的名义为灾区捐了款,希望灾区的小朋友们能健康成长”。
提前了有四五十分钟。8时46分,远远看见49号火炬手陈忠英、50号火炬手吴志祥高举“祥云”缓步跑来……街道两旁的人群顿时沸腾了,人流自西向东像潮水一样涌来。大家跳着,叫着,还有人挥舞着早就准备好的祝福奥运的标语……大家感受到,圣火近了,奥运会近了,北京奥运很快就要来到我们的眼前了。站在外围的小伙子告诉记者,虽然只看到一片人海,但这是一生中最壮观的场面,能强烈地感受到奥运气氛,感觉上已经融入到奥运圣火传递的浩大场面中,经历了人生一大盛事,心里感到挺满足。
4盘门路、南门路
首席记者 黄翊华 现场报道 时间:6∶15至9∶40
这一刻,激情将长久保存
记录奥运火炬手、本报记者何建平、谷雨的传递表情
圣火,让我们心手相连
火炬手谷雨感言:不管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终将克服;不管多深的沟壑陷阱,我们总将跨越。愿祥云圣火,给灾区人民带去吉祥。为四川加油!为中国喝彩!
往日宁静的护城河畔,今日沸腾!早上6时15分,记者赶到现场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国旗飘扬,一片红色的海洋;人们一路奔跑,凯歌高唱,热情高涨,“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四川加油!”的呐喊声不绝于耳,高潮迭起!
来自美国的小伙子汉斯不时驻足,将这一个个热情的场面摄入相机。留学复旦大学的汉斯用流利的汉语说,前些天正在苏州旅游,得知奥运火炬在苏州传递的消息后,特地等候这一天的到来。“火炬传递已经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人们不仅仅在传递着奥运精神,也在传递着中国在面对灾难时的共同信念:坚强!”汉斯竖起大拇指,“我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
圣火传递,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全家一起出动为圣火呐喊的木渎镇居民姚志明,精心设计着自己的“着装”:一身红颜色的T恤上,印着一个偌大的红心,上面写着“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头巾上更是印着“我是汶川人”的口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要在精神上鼓舞灾区人民!”姚志明放声呐喊。“当我举起祥云火炬,传递奥运圣火的时候,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刻,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无上的光荣。”火炬手、姑苏晚报记者谷雨说。“在全国抗震救灾的今天传递火炬,更希望能为灾区人民带去一种信念,带去苏州人民和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支持和祝福!”谷雨说,灾难之前,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心手相连、选择坚强,“今天,我们传递火炬,就是在精神上凝聚一份力量,为灾区人民送去一些力量!希望能用奥运精神激励人们坚强面对,共渡难关!”“这支火炬将如何珍藏?”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谷雨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不排除将火炬捐献出来或拿出来拍卖,将所得的款项捐给灾区人民。如果能为灾区做更多的事情,这肯定比把火炬存在家里更有意义!”
圣火,让我们见证光荣
火炬手何建平感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圣火传递都是和谐的传递、光荣的传递,我们会将中国人的自信和勇气继续传递下去,共铸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早上6时40分,6岁的冬冬已经在盘门路上等着火炬的到来。“我爸爸是火炬手!”脸上贴着国旗、手上挥舞着国旗的小家伙,一边向路人分发着旗帜,一边骄傲地“炫耀”着。小冬冬的爸爸是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苏州站第62棒火炬手、姑苏晚报记者何建平。
“为了给火炬手、给建平加油,我们一早就过来抢‘有利地形’了!”冬冬的外公头发花白,将国旗扎成头巾,脸上贴着国旗和奥运五环旗,“女婿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整个家族的骄傲,我们‘亲友团’就有20多号人赶来为他助威呢!”
8时40分许,火炬手何建平出现在自己的接力点上。现场,顿时一片欢呼声。“当我站在第62棒接力点的时候,我幸福得甚至有点晕!”何建平说,“能亲手参与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绝对是我人生的一次洗礼”。
虽然只有短短80米,但对于从事体育新闻报道10多年的何建平来说,这80米却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2001年,我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和全场6万名球迷高唱国歌,见证了中国足球队成功冲击世界杯;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新世纪第一届奥运会,我在现场见证了苏州籍运动员陈艳青、张军的夺冠!”回想过来,何建平仍然激动得热泪盈眶,“我是一名记者,我在忠实履行着记录者的职责;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也请允许我为我们的祖国骄傲和自豪!”
“当奥运火炬交接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何建平说,一个民族正在崛起,一个国家正在雄起,“我们要将中国人的这种自信和勇气继续传递下去,共铸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6觅渡桥
记者 郦樱 觅渡桥现场报道 时间:9∶22
“中国加油!”“奥运加油!”“汶川加油!”“加油!加油!”随着火炬传递队伍的到达,现场沸腾的气氛达到顶峰:到处是挥动着的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以及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年轻小伙子跳起来,小朋友们骑坐在家长肩上兴奋不已,棕皮肤、蓝眼睛的“国际助威团”中每个人都踮着脚、就想更清楚地看一下火炬手……
之前的9:05,盘门路,52号奥运火炬手、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刘蕴清接过火炬,带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慢跑向前;她不时挥手向周围观众致意、脸上洋溢着激动的表情,周围兴奋的人群也纷纷喊着她的名字。早上6时到现场、从无锡来的10多位亲友助威团声音最大,“蕴清!蕴清!蕴清!”80米传递后的交接时,这位“功夫”小姑娘激动一跃,让现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21岁的刘蕴清在可口可乐公司上海大区120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8名幸运奥运火炬手之一。参加第十四届江苏省运动会前3个月,突发颈后血管瘤的她在手术后坚持参赛,勇夺两金一银;2004年再次参加省运会的前1个月突发急性阑尾炎,术后一周冲刺训练,又夺3金1银1铜。
在苏州大学学生助威团中,一位金发碧眼的小伙子格外引人注意。他叫史蒂芬·奥林匹亚,姓氏和奥运圣火火种采集地奥林匹亚的名字一模一样,他来自美国。现场,小伙子直说自己格外幸运:几天前参加交流团来到苏州、6月初就要离开,这是他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到苏州,也是他巧遇并第一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奥林匹克和‘奥林匹亚’第一次真实相遇了!”他激动地说。
现场最酷的就是娃娃团了。左脸贴奥运五环贴、右脸贴五星红旗贴、额头是红心中国贴,身上和手臂上也有五星红旗、奥运宣传贴……还不满1周岁的杨紫晨小朋友却是全副装备。他坐在父亲肩膀上不时挥动小旗,还牙牙学语般地说“加油”。
7中央公园
首席记者 刘一丁 中央公园现场报道 时间:9∶30
今天早上7时10分,记者赶到了奥运会火炬传递苏州主要站点——工业园区中央公园。虽然距火炬传递到这里的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但星明街靠中央公园的两侧已聚满了手持小红旗、奥运五环旗的热情市民。
由于中央公园周边有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所以这里成了学生们的“主场”。
8时左右,中央公园周边已是人山人海,“传递平安,传递祝福,传递梦想”、“同一片家园,同一份牵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幅幅标语随处可见。令人激动的是,“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的口号声,平均每5分钟就掀起一波群众自发呼喊口号的高潮;《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一首首歌曲响彻在中央公园上空。9时左右,突然有一群学生以两面国旗开道,后面紧跟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旗帜沿街绕行,现场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站起身来,挥动着手中的旗帜,用最大的音量呐喊着“中国加油!”
9时30分左右,奥运火炬先导车出现了,人们的欢呼声猛然高涨起来;在奥运火炬手举着火炬从中央公园经过时,等待已久的人群开始欢呼。一时间,无数国旗和奥运会旗在挥舞,就像一片火的海洋。“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等口号声此起彼伏,很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随着火炬手的跑动,大批市民也跟着火炬手跑动起来,许多人已经因为长时间呼喊而声音嘶哑,但他们仍然坚持着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等口号。
9时35分左右,奥运火炬在中央公园的传递队伍很快就过去了,但很多市民还沉浸在这激动人心的那一刻而久久不愿意散去,直到10时,还有大批市民聚集在此,“加油”声还在继续……
8世纪广场
记者 臧凌云 世纪广场现场报道 时间:9∶50
9点50分,苏州站圣火传递的末棒火炬手唐卫芳左手高擎火炬,右手挥舞着奔跑进入园区世纪广场。“祥云”一到,欢声雷动,现场本已非常热闹的气氛立即被推至沸点。早早就聚集在这儿的数千位热情观众使劲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奥运旗、圣火传递旗,沿途“中国,加油”、“四川,加油”、“奥运,加油”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
在全场的注视下,唐卫芳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跑完了苏州火炬传递最后一棒的80米距离。最后在铺满红地毯的世纪广场正中央与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明龙共同举起“祥云”,随着圣火护卫将圣火引回火种灯,苏州站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适逢周末,有许多苏州市民也积极地参与到传递活动现场,规模浩大的“追火炬团”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来自唯亭中心小学的吴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早上7点半就赶到了园区,从奥运圣火进入园区之后,他们就一路跟随,一直跑到终点世纪广场。吴女士说:“带孩子一起观看火炬传递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奥运会是举国大事,作为一名中国人无比自豪,亲历现场的经历永生难忘。”
苏州站圣火传递的末棒火炬手唐卫芳在跑完最后一棒后心情非常激动:“能够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尤其是今天作为最后一棒的火炬手,代表苏州人民举起‘祥云’是我一生的荣耀,我将永远珍藏这段难忘的人生经历。”这位“久经沙场”的世界冠军表示,今天的盛况还是让自己感觉有些紧张,因为自己代表的是苏州人民。
本文转自:http://news.2500sz.com/news/sz/2008/5/25/sz-15-39-26-2717.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