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的股灾,证监会高调回应了——不承担救市角色。现在,评论超过了4700条,足见反响之大。批评者有之,漫骂者有之,肯定者也不少。
中国股市诞生快二十年了。它小心翼翼地在实验室被培植出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气候下艰难地尝试和生长。它被置于玻璃罩中,象一个试管婴儿一样。一群人,一大群人睁大了眼睛围着它。有人看它象婴儿,小心地呵护着;有人看它象怪胎,恨不能掐死它;有人看它象唐僧,随时想吃它的肉;有人看它就是一“傻根”,以为天下无贼;有人寄寓它理想,有人觊觎它的神话。它同样睁着惊恐和迷茫的目光望着玻璃外面的形形色色,随便什么大人物的一个喷嚏,都能让它在感冒和亢奋中震颤。
十多年,它已经习惯了吃奶。它跟华尔街不同,后者最初只是一条破街道上没人管的野孩子。而中国股市天生贵胄,它是喝着政策市的奶长大的。虽然监管者很清楚,要让它健康成长就必须把它推向市场,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的交杂,它很会利用“政策市”,很懂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很懂得适时哭到嗓音嘶哑甚至“自虐”来“逼宫”。到头来,监管者只好在各方干涉下重新把孩子抱起来,虽然一次比一次表现得更坚决,但最后都是妥协的。
吁请救市,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姿态,正是某些人惯常的表演。他们最会拿捏股民的心理,最会适时喊些股民爱听的话。他们煽起了股民的狂热,今天又煽动他们的不满。善良的股民,总是他们达到自己目的工具。股民们被忽悠着买了拐,买了车,还要感激涕零地“谢谢啊!”
当然了,不救市,把监管的工作做好就是了。但是,也不要偏袒那些上市公司。股民不是监管者的家生子,上市公司也不是。公平,对双方是一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