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夜给自己的问题,在本子上写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个清晰的头绪来,今天继续写,继续梳理,也就教于朋友们,权做交流。
抛开现在中国股市独特的指数编织办法不谈,抛开所谓的指数虚假不谈,只是单从理论上探讨。
指数是价格变动的反映,是资金流入流出的表现,是人气冷热的温度计,是强弱的分野。大多数人习惯了以指数为参照决定进退,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指数是因,是进退的依据,仓位的标尺,信心的权重。
现在,指数和个股之间已经越来越没什么关系,主流的观点将其归罪为大盘股的发行,归罪于管理者的遮羞布,还有主力们的无耻。这种说法,几年来一点都不新鲜,尤其是每当股市惨不忍睹的时候,每当股市逐级而下的时候,每当什么“二八现象”“结构牛市”甚嚣尘上的时候。
我在想,指数作为一个风向标或者航标灯,它总是被各种力量左右着。这些力量,有进的有退的,有红有绿。就如前人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从来就没有说顶来了,所有的力量都退场休息,底来了,只有进场没有出场的。实际上,底和顶,从来就是两种力量角力的结果而不是静静等来的日出日落。同样的点位,有的力量认为是机会,反向的力量认为是风险,这才有了股市的红绿交映,潮涨潮落。顶出现了,股市并不会因为再没有买盘而休市,底出现了,也不会到处拿着钱买不到股票。总是有些板块在涨潮,有些已经落幕。所谓牛市熊市,无非是机会大小多少而已。
指数不直接带来收益和亏损,甚至也不一定成为漂浮你手中股票的水和风。(当然了,抓住热点就会乘风破浪。)只要还有你认为可以继续买入的股票,你无非站到了红队;再也找不到可以买入的,当然就空仓了。
有,还是没有。我以为,这才是进退的依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