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死了,精神活了

(2006-10-29 10:36:41)
分类: 文学杂弹
   今天,博客的头条是有人大声宣布“文学死了!”不用说,这是一个重磅炸弹。我们所处的时代,总是需要些重磅炸弹的,不管这炸弹是摧枯拉朽也罢,哗众取宠也罢,总之,我们习惯了在喧闹的街市上,突然有个高音喇叭破空而来。博客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了每个人一个喇叭,想吹多大声音,全由你自己决定。
   刚看到“文学死了”的题目,吓了一跳,也有点鄙夷,以为又是个为了引起路人注意当街玩起脱裤子裸奔的举动。一气读下来,还好还好,能理解,甚至还赞成。作者真正要说的,其实是旧有的文本死了,而不是文学本身。就如同文艺复兴宣布中世纪的经院文本死亡一样,电子时代空前的信息解放,博客给每个敲击键盘的手发了一只不再被任何人控制的笔。“文学死了”,表示旧有的文学的生产关系在空前解放的文学生产力面前的土崩瓦解,这个时代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处理文字的机会和权利,产量的空前繁荣和形式的多种多样以及可以肯定的内容上更加人性化,更加鲜活灵动,是已经发生并将继续浩浩荡荡磅磅礴礴的潮流。
   旧有的文本,曾经也是葱翠鲜嫩的。但是,时代的变迁以及它们自身内在的原因,已经使旧有的文学样式由枯萎而至塑料。那种必须将思想和情感装进固定的模式和窠臼中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如此多变和快捷的生活及其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和情感波澜。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这条真理在今天这个时代一如既往那样首先被草根们感觉到并实践着,随后它将动摇旧有秩序中高居象牙塔顶端的那些头脑。
   文学不会死,只要人还活着,只要人还在思考,还有情感。旧有的文本总是会被淘汰,无论是四言的诗经,绚烂的汉赋还是格律唐诗长短的宋词。更多的人吹响了自己的喇叭,拿起了自己的笔,无论怎么说都是值得欢欣的进步。不让他们吹不让他们写?因为他们不代表正统?这种想法曾经被淘汰,今天仍将被淘汰。
   文学不会死,文学必将更加郁郁葱葱,因为,更多的思想和情感活了,这才是文学的血液和种子。
   如同卡拉ok的兴起不代表音乐死亡一样,博客的兴起同样宣布着文学的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