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各种股市文章,包括博客,常见引用这个大师那个大圣的话,“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些那些大师的经典语录镌刻在股民的案头、心上,但亏损依旧,伤痕累累,何哉?“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尽信师不如无师。一部《孙子兵法》,散户在读,主力也在读;一套K线图,我们在看,主力也在看。就如棋枰,摆在双方面前,看到的东西都一样,但胜负还是不同。
每一句经典的背后,都是实战的白骨。没有经过实战的洗礼,怎么可能理解?所有透若神明的分析,看的都是过去的图形。未来怎么走?谁的分析都强不过猜测,都高不过50%。大盘的变化,所有的参与者都象看云朵的变化一样,只不过,局中人在感受着涨跌,股评家在寻找着题材。
没有一句经典能抵得上血的教训。疼到心里,疼到梦里,想透了,你就记住了。不要以为这过程能越过去,不要以为掌握了孙子兵法就能不流血,有时候流得更多,看看赵括就知道了。“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不流血就得不到真理,革命是这样,股市也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股市就是个大浪淘沙的地方。恐龙灭绝了,老鼠活了下来。不是恐龙太笨,也不是老鼠道德高尚,只是在它们都不曾遇到过的环境变化面前,恐龙被消灭了,老鼠磨练出了自己的存活方法。“剩者为王”,不是什么真理,只是对股市历史的描述。
股市淘的不是沙。股市更象个磨盘,碾压出来的都是血。能在磨盘之间生存,有这样的勇气和心理准备,还要有生存在磨盘间的技巧,才能呆在股市。股市不是不想阳光,不是没有人性,是因为所有的参与者都象狼一样目光森森。所以,过于珍爱自己,怕血晕血,在股市是长不起来的。
股市里的人,是喝着血长大的。
残酷?是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