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词”为啥这样红?表达机制被堵塞后的宣泄

(2008-07-28 13:39:04)
标签:

杂谈

  从1998年起,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语词收藏人黄集伟每年都会出一本名为《语词笔记》的书,记录当年社会流行出来的新词新句。“很傻很天真”、“打酱油”、“俯卧撑”、“正龙拍虎”、“秋雨含泪”、“兆山羡鬼”……2008年,这些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让我们对一年里发生的大事件记忆异常形象深刻。

黄集伟认为,这些被记忆并广泛流行的“雷词”中,蕴含着大众的爱憎和喜悲,并逐渐变成一种民族的公共记忆。(7月21日《中国青年报》)

  “雷词”为什么这样红?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为什么如此受人追捧?其间折射出民生的一种怎样的社会心态?这些“雷词”爆发除了“公众语文生活太强”,除了诙谐与幽默,还有没有一种无奈的沉重和辛酸?这几个问号,是接下来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以最近最流行的雷词“俯卧撑”为例,实际上是因为在不久前的瓮安事件中,由于信息公开不及时和透明,是坊间和公众对于官方单方面说法的一种极度不信任,从而在无奈中的一种发泄与调侃而已。显然,这种对于社会生活的冷漠态度,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并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应有姿态,也不是公民精神的展现。再比如,“正龙拍虎”这个网友造出的新“成语”,其所体现出的是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于真相的苦苦求索却不得,最后只能用“正龙拍虎”这个“雷词”来调侃、讽刺的产物。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雷词”之所以迅猛流行,其实是在表达机制被堵塞后的一种非理性的宣泄而已。正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利益表达的渠道还是太狭窄。为此,“雷词”爆发所折射出的,是公民正常表达机制的梗阻。事实上,如果这些地方信息公开再及时和透明一些,给予百姓的表达机制再畅通些,那么像“做俯卧撑”、“正龙拍虎”这种“雷词”就可能少一些甚至不会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