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知识介绍(三)

(2007-08-16 20:55:41)
标签:

博客综合知识

分类: 博客美化
博客知识介绍(三)
                图片取之博友    在此表示感谢
 
           一、博客速度“慢”的主要原因

 

    1、网络故障(新浪系统、地方连接等);
 
   2、电脑故障(先天不足、后天维护保养差等);
    3、速度慢多数情况是网络慢新浪系统慢和电脑慢兼而有之。
            

           二、电脑慢个人可以解决的部分问题。

    1、解决配置低,先天不足。
 
    硬盘小(40G以下),硬盘有损伤(常有的),内存小(512以下),操作系统不正版等,会长期影响电脑速度。运行中如果提示“虚拟内存不够......”,就是配置低的主要反映。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通俗来讲,硬盘就相当于停车场,内存就相当于停车场的通道,当通道不够用(来车太大) ,就要到停车场暂时借点来用, 显示“虚拟内存不够”,就是通道不够去借时设置的数量不够车正常通行(一般是额定内存的1.5到2倍,多了无意义),经常的借和还,就影响了电脑速度。配置低的电脑如果加一个同容量的内存条或换一个原来2倍的内存条,速度可以明显改善,如果再换一个是原来2倍的硬盘,速度改善就更明显。但使用多年的电脑,整体老化严重,就没必要增加了,内存硬盘等都不便宜,换多了还不如买新。
    2、解决杂乱文件影响。

    但凡你在网上正常浏览、游戏、查资料等所涉及的网页,都要缓存在电脑(硬盘)中,虽然占不了多少空间,但却影响硬盘中的数据交换和处理,硬盘是一个很宠大的数据交换文件,它是系统预留给虚拟内存作暂存的地方,很多应用程序都经常会使用到,所以系统需要经常对主存储器作大量的数据存取,因此存取这个档案的速度便构成影响计算机快慢的非常重要因素。这些杂乱的网页就相当于停车场到处有摆摊的小贩,使汽车只能乱七八糟的停放,必然要影响容量和进出时间。进行磁盘清理就是清出杂乱无用的网页(相当于车场清理小贩)整理磁盘碎片就是排列好有用的文件(相当于把乱停的车摆放整齐),使硬盘(车场)和内存(通道)流畅。
 
   清理杂乱文件有两个方法,一是用“磁盘清理”,把鼠标指向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就显示出“磁盘清理”,所有的盘C、D、E等都要清理(主要是系统盘C)只要显示有文件的,都可以选择清理,;二是点网页上的“工具”,点“Internet选项(0)”,在新页面分别点“Cookies(I)”“删除文件(F)”“清除历史记录(H)”、最后“确定”。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清除正常浏览网页没有保存的文件和非法复制、安装的文件,有用的系统文件和安装保存的文件不会被清理。清理杂乱文件很快,一般只需要几分钟,最好半个月左右就清理一次。
    “整理磁盘碎片”也一样,把鼠标指向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就显示出“整理磁盘碎片”,主要是系统盘C(也是默认首先清理的),点“碎片整理”就会开始,很慢一般要一到两个小时),“整理磁盘碎片”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一般一到两月最少要整理一次。
 
       3、解决恶意流氓软件和恶意流氓插件影响。
     恶意流氓软件和恶意流氓插件除少数是躲在自己下载的软件和安装的代码里面以外,主要是自己强行安装进电脑的,目的就是干扰操作系统,影响程序正常工作,用“磁盘清理”清不掉,杀毒软件发现不了,卡卡助手、奇虎360、雅虎助手等凡杀毒软件配置的助手,都可以用系统优化功能、系统防护功能等有效的清除恶意流氓软件和恶意流氓插件,只要经常清理,就可以保证电脑健康。   

       4、去掉添加多余空白面版影响(消除恶意代码)

    1)、登录新浪自己博客后:
    2)、点首页“博客管理”
    3)、点“ 制定BLOG模板 ”
    4)、在“恢复初始数据”栏点“恢复我的初始模首页”“确定”
         这时刷新博客,首页恢复到初始,检查是否恢复正常。
    5)、然后再点“个人首页维护”
    6)、点击左侧“BLOG信息设置”中的“定制我的首页”
    8)、点击“添加模块”
    9)、勾选所有的需要的模块,点击下方的“选取”。
   10)、点击“保存设置”,恢复正常。


              三、杀毒软件和一键恢复

 

     经常更新病毒库,升级杀毒,不要让病毒长期存留在电脑里,选择高级设置,发现病毒杀毒,杀不了删除文件、隔离、手动清除等配套杀毒,是电脑不受病毒侵害,保证健康最有效的手段。 但电脑遭遇病毒是难免的,为了减少重装系统的麻烦,一定要在装系统时装“一键恢复” 。
     “一键恢复”就是操作系统备份,一般是装系统时设置,也就是确保操作系统健康,在电脑遭遇病毒无法清除、程序错乱等严重问题时,任何时候“一键恢复”,电脑就恢复到健康正常的系统(对初学者、电脑盲尤其重要)。
   
              四、草稿箱

 

    “草稿箱”是写博客过程中临时保存文章的地方,写文章过程中因为临时有事需要离开、或暂时不想发表、需要下一次再修改发表时,点“保存草稿”,显示成功就行了。继续写时:点“管理博客”、“文章管理”、“草稿箱”、就看见文章标题,点标题继续修改编辑,要发表点“发表文章”,不发表继续点“保存草稿”。
      保存在“草稿箱”文章重新修改发表时,要把标题下面的发表日期改成当前日期,否则发表后显示的是第一次打开文章发表框的时间,如果离当前时间太久,影响圈子精选和新浪首页采用。
    “草稿箱”的文章由于可以永久保存,所以是保存资料的好地方,保存在硬盘的资料拿不走,做系统不注意格式化时会丢掉,遭遇严重病毒时也会丢失,装在U盘也没有保障,装在“草稿箱”万无一时,只要有网络电脑就可以取用,非常方便,我也是前次那糊涂小师付没通知我给电脑格式化让我丢失大量资料才想起这“草稿箱”的。

 

            五、上传图片的方法

 

    上传图片的方法很多,介绍我的最简单的方法:找到满意的图片后,鼠标移至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点‘图片另存为“S”’,图片就到默认的 “我的文档”里的“图片珍藏”,里了,没有文件名的(如自己拍摄的照片等)要在下方“文件名”的对话框内输入图片的名称编号(如第一张001,第二张002等),最后单击右侧的“保存”,图片就保存了。平时见到喜欢的和自己的照片都可以如此操作,将很多图片保存。

     继续介绍将图片传到相册的方法:
    1、登录新浪自己博客后,点首页“我的相册” ;
    2、点“编辑”有“添加相册”“添加图片”供你选择; 
    3、点“添加相册”把“新建相册”框里面文字删掉,填上你的相册名称,“确认” 继续“添加相册”把你要建的相册全部添完。 不进行此项操作的是“默认相册” ;
    4、点“添加图片”,然后“选择相册”,再点上面的“浏览” ;
    5、这是保存图片的文件夹出现,点击需要的图片,使图片框变色,点下面的“打开” ;
    6、继续点“浏览”,前面一张图片出现在相册选择框,照此方法操作选完同一相册图片,点“上传”,等待传完继续4另选相册, 继续浏览上传;
    7、如果选的图片满10张,就要先上传后再继续添加。加完随时可以调整顺序增加删出,调换相册等。

     文章的上传图片也是一样,打开“图片剪切板”点“浏览” ,显示“图片珍藏”页面,点“图片框变色”“打开”图片就到剪切板了,用鼠标确定图片位置点“插入图片” 图片就到文章中了。
     文章的图片也可以直接点右键复制,用鼠标确定图片位置,然后沾贴上去就行了。 
    

            六、怎样删除文章

 

    1、登录新浪自己博客后:
    2、点首页“博客管理”
    3、点“博客管理”里面的“文章管理”
    4、继续点“文件夹”
    5、点排列文章中需要删除的文章标题,使其变成“黄色”
    6、再点击上面的“删除”,然后“确定”就OK 。
     现在文章在博客已经“删除”,保存在“回收站”,随时可以自己点击恢复。如果要彻底永远删除,上述3之后点击“回收站”,点击“回收站”排列文章中需要删除的文章,使其变成“黄色”再点击上面的“删除”,然后“确定”就彻底删除了。
     
           七、访客记录IP地址显示


 
      获取访客记录IP地址代码的方法。
       操作步骤: 
     1、登陆http://www.bainidu.com/bainidu/Bainidu.jsp  网址(摆你渡);
     2、首先按照提示注册;
     3、成功注册后,选择导航栏上的“访客记录”项,再选择“定制访客记录”;
     4、按照定制提示填写你的博客地址,根据自己的BLOG背景色选择设定“访客记录”的相关颜色、尺寸及字体大小;
     5、设置完毕,点击下面的“生成代码”并复制代码,下面安装时使用。

         安装IP来访记录

     1、登录新浪博客后,点“博客管理”
     2、点“个人首页维护”
     3、点“自定义空白面板栏”
     4、点“增加”
     5、填好面板标题,如“IP地址”
     6、勾选文本框下方的“显示源代码”此时面板介绍中出现: DIV>

把它们删掉后,把自己取得的IP代码粘贴上去。然后“保存”,显示成功。
     7、再返回“个人首页维护”,点击左侧“BLOG信息设置”中的“定制我的首页”
     8、点击“添加模块”
     9、勾选刚刚建立的模板“IP地址”,点击下方的“选取”
    10、“IP地址”出现在页面上,点击“保存设置”,显示成功,完成安装。

 

              八、访客停留时间表

 

       1、登录新浪博客后,点“博客管理”
       2、点“个人首页维护”
       3、点“自定义空白面板栏”
       4、点“增加”
       5、填好面板标题,如“停留时间”
       6、勾选文本框下方的“显示源代码”此时面板介绍中出现:
        DIV>

把它们删掉后,把“停留时间”代码粘贴上去。
        如我用的代码:
        <DIV align=center><IMG height=73 src="http://s12.album.sina
 
       .com.cn/pic/4723cdbf020002ub" width=32 border=0><IMG height=73
         src="http://s1.album.sina.com.cn/pic/4723cdbf020002uc"
        width=88 border=0><BR><IMG height=47 src="http://s2.album.sina.
       com.cn/pic/4723cdbf020002ud" width=32 border=0><IMG height=47
        src="http://s3.album.sina.com.cn/pic/4723cdbf020002ue"
        width=88 border=0></DIV><BR>       
      
           然后“保存”,显示成功。
       7、再返回“个人首页维护”,点击左侧“BLOG信息设置”中的“定制我的首页”
       8、点击“添加模块”
       9、勾选刚刚建立的模板“停留时间”,点击下方的“选取”
      10、“停留时间”出现在页面上,点击“保存设置”,显示成功,完成安装。
          告诉你常用的另一代码,供你选择:
          <p align=center>您在这里停留了:</p>
 
         <p align=center><IMG height=20 src="http://s3.album.sina
          .com.cn/pic/4723cdbf020002uq"width=15><IMG height=20
         src="http://s2.album.sina.com.cn/pic/4723cdbf020002up" width=15> 分
         <IMG height=20 src="http://s1.album.sina.com.cn/pic/4723cdbf020002uo"
          width=15><IMG height=20
         src="http://s12.album.sina.com.cn/pic/4723cdbf020002un" width=15> 秒</p>

         本文和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章,都是个人玩博客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属于电脑盲的叙述,真实但不一定正确、准确,只能供初学者参考,如果能抛砖引玉,得到博友的指点、纠正和正确见解,就是预料之外的非分之想了。

 

       该文章是博客旧版时发表的,只是作为参考或资料的意义,光临的朋友点击下面的相关文章,会更有用。

     漂亮的播放器

     博客装饰挂件制作

     新版博客时钟代码

     新版博客适用代码

     新版博客知识问答

     博客知识综合介绍

     常用博客播放器代码

     最新版新浪博客知识介绍

     方便可靠实用的新浪播放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