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师附中《校友通讯》微信版总236期(2017年2月16日)

(2017-02-18 14:02:35)
标签:

校友活动

杂谈

分类: 大连联络组
南师附中《校友通讯》微信版总236期(2017年2月16日)
创刊于2014年7月9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会长葛军校长(gejun1026@263.net)
主编:副会长许祖云(xuzuyun09@163.com)
审校:秘书长孙小红(nsfzxyh99@163.com)


沉痛悼念108岁金引璋老师

陈亚君(左1)副校长致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亚君副校长在金引璋老师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2017年2月10日
各位金引璋老师的亲属和亲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我校金引璋老师的告别仪式。我谨代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离退休协会,对金引璋老师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金引璋老师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关心热爱金引璋老师的各位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金引璋因病于2017年2月6日6时不幸逝世,享年108周岁。
    金引璋老师1909年12月出生,1931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体育专修科,为我国第一代女体育教师。她先后任教于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安徽省立第四女子中学、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上海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上海私立协进小学、南京市立师范学校、安徽第二中学、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中央大学、中央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1949年8月开始担任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体育教师,1966年8月退休。
    金引璋老师从事学校教学工作35年,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金引璋老师对事业认真执着、关爱学生;她为人正直、善良,乐观积极、意志坚强、乐于助人、生活简朴。她用她的慈爱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高尚品德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让我们敬重,值得我们学习。
    金引璋老师离我们而去,对于每一个爱着她的人和每一个她爱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打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金引璋老师,安息吧!
亲友代表朱维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
你们好!
我是南师附中1953届毕业的学生程琏的爱人,因她有病不能参加今天养母金引璋先生的追悼会,我代表她们三姐妹在此说几句话。
我的母亲1945年前因病去世,留下我们姐妹三人。在我们最困难时是金引璋老师和干妈收留了我们。当时她也有5个同龄的孩子,生活很艰难。尤其是我最小的妹妹吴瑞从小学到中学都生活在金阿姨家,得到慈母般的关爱。这几天她去台湾,原计划今年5月要来南京看望慈母。今年3月底程瑛也要从美国回南京看望慈母。现在都无法实现,只能作诗一首来表达我们感恩的心情。
感恩----沉痛悼念慈母金引璋仙逝
慈母养育恩,
一生报不完;
慈母您走好,
天堂再相见。
      养女:程瑛
                  程琏  婿:朱维      外孙女:朱庆
                  吴瑞  婿:李定昌  外孙女:   李岚
                             2017年2月10日敬挽
家属代表徐乐声致答谢辞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在此悼念我的妈妈。我谨代表我们全家向南师附中党委、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各级组织、各位亲友长期以來对我母亲的关心和帮助!向今天莅临告别仪式现场的南师附中陈副校长、工会姜副主席、鼓楼区老龄委王主任、胡百良、闵开仁老校长和各位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妈妈逝世后,接到了中央大学校友会、南师附中校友会、南师附中离退休协会、南师附中体育教研组、鼓楼区民政局、鼓楼区老龄委、挹江门街道办事处、丁山社区等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亲友们的吊唁、唁函、唁电,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妈妈啊妈妈!
您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您1931年中央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女子体育教师工作,您是女子体育教师队伍先行者之一,您的学生遍及神州大地,桃李盛开海内外,在您的熏陶下,全家三代曾有十四人从事过教师工作。
您是一位无比坚强的人。您35岁丧夫,您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庭,撫育我们五个子女长大成人。您中年丧长子,更是雪上加霜。您都以坚强的意志,历经百般磨难,终于建成了我们这个美滿幸福的大家庭。
您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对亲友充滿爱心的人。尽管我们家道维艰,生活十分困难,但您以善良的心肠,先后接纳了七个亲友的孩子在您身边生活、上学。您的八个孙辈,有七个在您身边长大,他们个个品学兼优,个个考上大学。
您“献身教育桃李滿天下寿终德望在,经历滄桑爱心扬四海人去笑容存。”
妈妈啊妈妈!您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您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您的崇高品德和慈祥音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安息吧,我们亲爱的妈妈!
长女徐宁(左3)、婿邬展遂(左2)等告别
次女徐欣(左3)、婿郑玉玺(左2),子徐乐声(左5)等告别
子徐乐声(左1)、子金渝声(左3)等告别
老教师告别。左起:朱萱英、陈亚君、胡百良、闵开仁、陈跃(朱萱英女儿)
老教师告别。左起:杨树崤、陈理、谭全保、姜歆然
老教师告别。左起:姜歆然、顾端(1991届初中)、顾理生
老教师告别。仇炳生(左2)
嵇才华携李晓辉、李晓华及全家敬挽[注:嵇才华系已故李夜光校长夫人]
为金引璋老师送行者与金老师亲属合影
为金引璋老师送行的南师附中老师与金老师亲属合影
[永远怀念]
第一代女体育教师 今年整整百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03:48 现代快报



1936年金引璋27岁

1944年金引璋35岁

1948年金引璋39岁
 

1960年金引璋51岁

1997年金引璋88岁

2001年金引璋92岁

2009年金引璋100岁
 
第一代女体育教师今年整整百岁
  上课时,她跑、跳、投掷,各项全能;下课后,她修眉、烫发、穿旗袍。她,就是我国第一代女体育教师——金引璋。她今年100岁整了!
  举手叩响金家大门时,记者看到门上除了挂着“光荣人家”的匾额之外,门额上还贴着“振兴中华”四个字。屋内老式的半截橱、八仙桌,红漆早已剥落,它无声地叙述着主人朴素的一生。得知记者要来,金引璋老人强烈要求保姆给她洗了个澡,齐耳白发不仅梳理得格外整齐,还搽了头油。在上世纪之初,还是少女的她为何立志当一名体育教师?半个世纪之前的体育课,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昨天,在第25个教师节里,记者特地探望了这位期颐老教师。话题就从同龄人还裹小脚时,她却当上了第一代女体育教师开始……
  话说当年
  南京求学,父亲大发雷霆
1909年,金引璋出生在安徽省休宁一个贫穷的小职员家庭。5岁时,父母就将她送进私塾读书了。之后,她顺利考取安徽省第四女子师范学校,读完简师班(初中),又上高中师范部。
19岁时,她从高中师范部毕业。当时,该校女体育教师空缺,校务会议决定:学校出资,送一名本校优秀毕业生去京沪一带大学深造,学成后回母校任教。金引璋成绩拔尖,而且,垒球打得特别棒,成了不二的人选。
  消息传来,对家庭震动很大。有人在她父母面前嚼舌根:“去京沪学体育就是学跳舞,将来去有钱人家的公馆陪人跳舞。”父亲金雅三信以为真,他大发雷霆,怒斥:“如果你要出去,我就跟你断绝父女关系!”
  而当时,金引璋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京沪一带的大学深造。母亲自幼也读过私塾,知书达理,从小就教育她:“女子要学秋瑾、要自强、自立”。在母亲的影响下,她矢志外出求学。
  金引璋藏进叔叔家中,由婶婶打掩护,数日没有出门。母亲极力支持金引璋求学,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请了一位可靠的农民大叔,将金引璋悄悄送出了村子。赶了大约10公里路,金引璋到了隆阜镇,与母校语文教师程勤若会合。小住数日后,程老师带她乘一艘民船,顺新安江而下,经过杭州、过上海,来到了南京。
  凭安徽省第四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一封介绍信,金引璋找到南京“安徽中学”(现在的市六中)校长姚文彩,安排了寄住。金引璋遂报考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并一举中榜,录取为“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体育专修科”,学制三年,学费每年300大洋,全由母校供应。
“我是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体育专修科第一届毕业生。”百岁之年的金引璋回忆到这时,竖起了食指,打出了“1”字手势。
  金引璋对过去的事,记忆出奇的清晰,她介绍当时学体育的女生不多,班上一共只有6个,中途还有女生退学回家结婚生孩子,毕业时只剩下3名女生。
“李英华一个,沈夏芳一个,还有我。”金引璋不仅报出了她们的名字,连她们的特长都记得一清二楚。她告诉记者,李英华跨栏很厉害,沈夏芳擅长短跑,讲到自己时老人很谦虚地说:“我什么都不拔尖,但是相对比较全面。”事实上,金引璋也很棒!那时,安徽省在南京上中央大学的,省教育厅都备有名单,成绩优秀者,发给奖学金,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曾荣获奖学金100余大洋。
  在学业取得进步时,她内心也有遗憾,父亲言出必行,真的不肯再认她。父女俩的关系,直到1952年才得以缓解。
  独自一人拉扯大5个子女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导婚姻的年代,金引璋却像今天的年轻大学生一样,自由恋爱了。她的对象是中央大学体育专修科班同学徐政。当时,他年轻英俊,风流倜傥,酷爱足球与田径,是校内体育健将,男生中的佼佼者。而她体态健美,学习优秀,乃女生中的尖子。上学期间,二人情愫暗生。1933年1月,他们在杭州喜结连理。但这段美妙婚姻只维持了11年。1944年3月,丈夫积劳成疾,患了喉结核,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卧床8个月后撒手人寰,撇下了她和5个未成年的孩子。当时,长子11岁,幼子才3个月。
  丈夫英年早逝,作为年幼孩子的母亲、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女人,除了喂养孩子还要教书育人。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该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那时,全家人的生活相当困苦,常以南瓜饼、红薯、地瓜等当饭。孩子们的衣服常是妹妹穿姐姐的,弟弟穿哥哥的。生活压力虽然大,但她始终把孩子的学习放在首位,孩子的学业从来没有耽误过,到什么年龄上什么学,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5个孩子,除了老大不幸在23岁时意外去世之外,其他4个非常优秀。女儿徐宁和徐馨,于1952年同时考入省幼师,徐宁干了一辈子幼教,担任过南京好几所幼儿园园长,徐馨担任过南京幼师校长。次子徐乐声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去条件较差的攀枝花钢铁基地工作,后来成为高级工程师。三儿子在单位一直是骨干。算起来,金家前前后后几代人出了14名教师。
  那个年代的体育课
  那时候的排球,是9个人分前后排打的
1931年金引璋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杭州高级中学、安徽第四女子中学,浙江省女子中学、重庆大学、南师大附中任教,直到1966年退休。
  金引璋老师介绍,过去的中学每个年级通常会分为甲乙丙丁4个班,丙班一般都是女生,起初她只负责教女生,后来也男女生都教。那个年代,男女授受不亲“深入人心”。上体育课时,男女生不肯站一排。金引璋哨子一吹:“你们在学习,不要想得那么多,划什么‘男女界线’?”被她这么一说,男生乖乖跟女生站到一起。
  那个年代,中学生体育课上都学习什么?金引璋说,与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差不多,只是当年的体育设备没现在这么先进,有些项目打法略有一些不同。
  金引璋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排球采取的都是9人打法。这与现在6人打法最大的不同是,9个人是定位打,技术要求低一些,站在最前排的人一般只管“扣杀”,后排的人要能稳当救球。
  那个年代,“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深入人心。她执教的学校体育设备还是挺全面的,尤其是南师大附中。只是以前的孩子跨越式跳高,下面可没有垫子,跳过去直接落在沙坑上。
  金引璋最擅长球类运动,田径方面也不错。唯一弱的项目是体操。她介绍,体操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从苏联引进国内的,那时她已到了不惑之年,骨头硬了,柔韧性也远不如从前。这该怎么教学生?金引璋认真向年轻的男教师请教,把动作要领掌握,教给学生,再让一两个体育好的学生做示范。这一招还真管用,当年南师大附中开学校运动会时,她教的一个叫“小平”的学生,就夺得了第一名!
  谈到校运动会,金引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南师大附中当体育老师时,学校历届运动会她都是参与组织的,她还是一级裁判员!从事体育教学的30年里,她的敬业精神更是有目共睹,52岁的她还在垫子上翻跟头。“年纪大了,一个跟头翻过去,东南西北都快找不到了。”1962年,她转入学校图书馆工作,直到1966年退休。
  100岁的她乃富爱美之心
  课后,修眉烫发穿旗袍
  上体育课,必须要穿运动服。不过,金引璋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并不完全是英姿飒爽的运动美。下了课后,她会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翻开她的相册,透过那一张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你能发现生活中的她非常时髦,她烫着时尚的卷发,穿着庄重的旗袍,眉毛都是精心修过的!一位学生回忆,金引璋老师上课时还喜欢戴一顶鸭舌帽。大家都觉得很漂亮,却无处购买,原来那是她亲手做的。
  金引璋秀外慧中。1958年,她担任南师大附中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有一天,一名住校的男生丢了2元钱,并向她汇报了情况,她经过仔细查找,但没有找到。后来,她先从自己才20多元的工资中,拿出了2元给了那位同学,算是了结此事。事后不久,一个平时表现挺好的学生主动找到她,说:“金老师,我有话对你说。”在操场上,那名男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坦白钱是他拿的。毕业后,男生去北京工作了,还给她写过好几封信。
  百岁之年的金引璋老人说:“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欣慰的是当时我没有给学生乱戴帽子,很好地教育了学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改了,仍是我的好学生。”
  百岁趣闻
  一周打两次麻将,手气不错
  今年,金引璋整100岁了!热爱体育事业的她,对健身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过,她每天还坚持自己起床、洗漱。
  她的食欲很好,爱吃甜食和粘食。保姆刘妈介绍,她一顿能吃一个大肉粽子,元宵能吃14个。不过,为了她的健康着想,刘妈一周才让她吃一次。平时,她以吃婴儿米粉为主。
  她的思维十分清晰,每周要打两次麻将。精明的她,还会“算”牌,总把人家要胡的那一张牢牢攥在手上。前天,几位退休老人又上门陪她玩了一把,她用了3个小时,赢了480个码子。
  子女们给老人做了一张光碟,上面图文并茂,讲述了老人百岁人生。采访时,金引璋老人强烈要求放给记者看一看,不时还向记者解说,“这是我的结婚照”“这是我们的全家福”……
  在放到一张她拄拐杖下山的图片时,她紧急叫了暂停。女儿徐宁解释,这是金引璋80岁时拍的。金引璋老人接过话说:“我自己走下了黄山。”
“年轻时搞体育打好了基础,我才有这副好身体,能活到100岁!”金引璋寄语大家,学习再紧张,工作再忙碌,都别忘了健身。
2012年10月1日南师附中110周年校庆,1956届校友韦钰院士(左)、1966届初中校友侯凡凡院士(后)与104岁的金引璋老师合影
2012年10月1日南师附中110周年校庆,1967届初中校友刘华苏少将(左1)、1966届初中校友曾苏南少将(左2)、1968届初中刘华建少将(左3)与104岁的金引璋老师合影
[茶寿家庆]
2016年8月28日,家庆金引璋老师108岁茶寿!
茶寿星金引璋老师

女徐欣(右,原名徐馨,1952届初中)、婿郑玉玺(左,原名郑毓玺,1952届初中)与茶寿星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