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315晚会中那个因打错防疫针致聋小女孩的悲惨经历后,相信大家跟我的感受一样,同情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些毫无职业道德的医生们的憎恶。碰巧今天乐乐也要打防疫针,鉴于那起事故,我跟乐姥姥从前到后都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马虎。可没想到竟然遭遇了这样的事情:下午两点整,我们带着乐乐来到碑林区文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西北有色医院改建)登记室,医生在询问过乐乐年龄后,预约了下次打二类疫苗水痘的时间——四月份。可待我们打完针后,注射室的医生查看了接种本,又把预约时间改成了九月份,说是这个针要一岁以后才能打。仔细的乐姥姥又返回到登记窗口想问问,看在这后面几个月的空闲中,还有没有其它的防疫针要打。询问的中间,旁边注射室的医生竟闻声冲到登记室(这是个套间),拿起我们的接种本,扔到了乐姥姥面前并嚷道:不是都跟你说清楚了吗,还问什么问!抱着乐乐在外面玩耍的我全然不知里面发生的一切,待我看到气得面色发紫的乐姥姥走出医院,跟她了解情况之后,又返回到注射室,跟那位医生对质。可没想到,这位医生竟然当然那么多家长孩子的面,辩解说她是看乐姥姥离窗口远,帮忙把接种本递过去。真是荒诞之极,可恶之极!到了最后她也就应付的道歉,说是就算是她的错吧!
同样是在询问过宝宝年龄之后做出的决定,两个医生竟然填写了两个接种时间,而且相差之大。作为宝宝的家长,就算问清事情原委又何罪之有。她们一笔一划的修改时间倒是容易,若是再有意外发生,若小无助的宝宝及其家人会遭受多大的痛苦,这些又起能是用金钱来弥补的。到时候她们估计又会倒过头来推卸责任,责怪孩子家长不操心了。一想到那个南京的小女孩当时才9个月,不能说又不会表达,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生理上的痛苦,再想想今天我们所亲身经历的一切,真是感到无比的气愤。一时找不到地方发泄的我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想再次提醒各位宝宝的家长们,针对当今社会的这种不良现象,我们不能完全指望在今后的若干年中由相关机构、社会舆论来提高医生们的整体素质,而要让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多少涉及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说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及有可能产生的反应和对策,为我们可爱的宝宝们撑起一个个安全之伞,让她(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附<<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全攻略>>
转载www.healthoo.net/child
6个月前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烧。注射的局部会红肿、疼痛,也可使婴儿烦躁不安。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而自行恢复,不需处理。如果婴儿体温升至39.5℃以上,有抽搐、惊厥、持续性惊叫等严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第三针注射时,应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减少剂量注射呢?还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或是不再进行第三针注射,以免再次发生严重反应或过敏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在婴儿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婴儿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而使婴儿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婴儿体内经过一次轻微的麻疹病毒感染,从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对麻疹有了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般可持续3-4年。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接种麻疹疫苗后,反应很轻,仅少数婴儿在接种后6-10天可有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2天即消退。婴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有的婴儿在接种后,发热的同时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胸、腹及背部的皮肤,皮疹数目不多,并且1-2天内即消失,皮疹消失后也不象患麻疹那样皮肤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在注射的局部一般无不良反应。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防接预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个月-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易进行预防接种: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病儿的康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儿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5、预防接种期间,若小儿正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6、近一个月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者也不易接种。待以上疾病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常规接种。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时,不能进行任何预防接种。
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更多精彩博文:
小帅哥出浴啦(亲子博客首页图片区推荐)
珍珠小饺子:好吃又好做的宝宝辅食
出生故事:天使降人间(亲子首页推荐)
亲子阅读—妈妈的甜蜜时光(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乐乐与宝宝的初次相聚(组图)
图文并茂之乐乐打电话
图文并茂之乐乐看书
怎样让你的宝宝不认生(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随拍——晒晒我家的小海军
雪中的宝贝
乐乐十个月的成长记录
幼儿急疹——乐乐发烧实录
超级洗澡fans
外甥打灯照舅——乐乐渡过的第一个元宵节
乐乐渡过的第一个春节
我们家的舞林王子
09年元旦大事记
乐乐的新本领
乐乐游园记
第176天,乐乐会坐啦!
双眼皮的故事
乐乐长牙啦!
百天里的惊喜——乐乐会翻身啦!
宝宝拉肚子——新手妈妈要注意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