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伙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 一年可赚2万元

标签:
分布式光伏股票 |
分类: 行业个股 |
四川小伙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 一年可赚2万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9月16日,国网泸州供电公司正式受理泸州地区首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申请。这标志着分布式新型能源发电的建设、应用,在泸州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是由泸州一小伙王坤建造。由此,王坤也将成“泸州卖电第一人”。
昨日,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称,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最理想的新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将在泸州大力推广这种新能源。
http://img01.bjx.com.cn/news/UploadFile/201309/2013092514265140.png一年可赚2万元" />
酒城第一人从离网自用到并网发电
今年3月1日,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普通用户能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通过并网发电形式卖给国家电网。这激发了市民的发电热情,泸州小伙王坤就是其中一位。早在2010年,王坤就花费2万元打造了一套离网自用发电系统。
从初中开始,王坤就对物理电学颇有情感。2006年,他在楼顶水池养了几条鱼,每天都需要人工去关闭水泵。有时忙于工作就忘记关闭水泵开关。“我想能利用光能发电就好了。节约、简单、方便。”从那以后,他开始步入到光能研究实验中。2010年,经过一系列努力后,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发电系统每天最多能供电4个小时。这些电能能为冰箱、电视机、电脑等小家电供电。
别样天台只要晴天就能维持家庭基本用电
昨日,记者来到了龙马潭区王坤家中。此时,他正在楼顶忙碌着。顺着梯子爬上去,是一个面积近100平方米的楼顶。楼顶上已经铺设了很多太阳能电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记者能明显感觉到一股热量向上窜。现场除了正方形的电板外,还有支架、电池、逆变器等材料。王坤介绍说,今年8月,他前后花了8万元来购买这些设备。
王坤说,在晴天,电板会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再通过逆变器将电能转化成380伏的电压,并入公共电网。工作原理很简单,方便、快捷。若太阳垂直照射在电板上,效率就越高。“目前,安装工程已经进入尾期,估计国庆节后就能完工。完工后,就并入国网。”在他看来,项目投运后,只要是晴天,太阳能电板的发电量,都能维持白天家里的基本用电量。
自学成才泸州小伙自发研究光伏发电
王坤的研发项目终于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不过,也花费了他不少心血。从2006年至今,忙完手头的生意工作后,他都会抽空研究光伏发电项目。据王坤介绍,一开始,他并不懂光伏发电。为了弄清运用原理,他查阅了书籍,浏览了网站,还加了一个qq群,专门学习这项技术。今年4月,辽宁的一个网友也是自发研究光伏发电,并成功入网。这让王坤很是激动。
“看到外地都能成功入网,我也在试着努力尝试。”虽然技术问题,一直是研发项目中的一个难题,但经过一番艰辛后,王坤在今年8月启动了他的发电项目。泸州一年的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1600小时,光照充足,这是光伏发电的必备条件。当然,这也是他研发项目的必备元素。
市场前景光伏发电一年节约3060元
《意见》的正式实施,不仅激发了市民的发电热情,也带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在淘宝网上的热销,而以前,这种商品几乎无人问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关键词“光伏发电,家用”,就有300多个项目,销售最高的产品一个月内销售数量就达到了509个。通过和几家销量靠前的卖家沟通,大部分店主都称能够提供发电接入电网的设计方案,一家店主告诉记者,《意见》实施后,近几个月,家用光伏发电产品卖得突然火了起来。
王坤非常看好光伏发电项目的市场前景。他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将会快速推广。目前,使用这种新能源的市民很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快速推广。
“项目投运后,不但不用再交电费,而且还能有一部分收益。”王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系统正式运行后,按照每天日照数6个小时计算,一天下来保守估计60度电。按国家相关收购政策1元/度,一个月就有1800度,也就是说有1800元的收益。之前,家里每个月用500多度电,按照市场价0.51元/度(合表居民)计算,每个月至少要支出255元,一年支出3060元。若采用光伏发电,一年则可节约3060元。
分布式光伏发电遇“城市化”难题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两月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扭转光伏行业严峻形势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涉及光伏发电的补贴、定价、企业融资信贷等方面的内容,解决了整个光伏企业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不少媒体宣称“光伏发电第二春”即将来临。
而在本地,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要发展分布式发电项目,还面临诸如回收成本时间长、老百姓积极性差等挑战。
“城市化”基础
我省8亿平米屋顶
“去年下半年,几家进行组件制造的企业就陷入困境,到现在已经彻底站不起来了。”云南省太阳能产业联盟高级工程师宋明集说,云南太阳能行业出现十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上游制业数量少,企业面临破产困境,下游应用企业却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
据了解,早在2009年,国家就推出“屋顶计划”和“金太阳计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光伏发电项目在农村的应用,特别是西北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但城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发展幅度却难与农村比肩。“重心将由偏远地区转向城市、由独立发电转向分布式发电和大规模并网发电。”宋明集认为,能否顺利进行城市化,是分布式发电项目和整个光伏行业走出欧盟“双反”阴影和开拓国内市场的关键所在。
从云南省太阳能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来看,云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潜力巨大。据统计,云南省现有城镇建筑物占地8亿多平方米,每年新增城镇建筑面积4000万平方米,按照每年2%的比例采用光伏光热建筑,则每年需要太阳电池1200兆瓦。
“城市化”困境
老百姓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数字上看前景十分乐观,但分布式发电的城市化还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与德国等分布式发电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居民的屋顶多为公共建筑,老百姓安装分布式发电设备的积极性不高。对此,云南省内某大型光伏应用公司负责人李承金给出了解决的办法:让物业公司投资建设,发出的电供小区公共设施使用,“但物业方面的兴趣也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