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BA教育:方式胜过知识

(2008-05-10 16:36:14)
标签:

教育

来源:华夏时报 署名:鲁子 文:庄涤坤

    MBA教育从未因为任何反对噪音的出现而停止过发展,甚至没有几个螺旋,即使有亨利·明茨伯格这样的清醒的激烈抨击者,以令人信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MBA是因为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错误的人,商学院还是最成功和赚钱的大众教育界商业模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共同创办,2007年位列《金融时报》全球排名11位,其创办不过是1994年11月的事,7年之内这所位于上海的商学院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一百。大陆高校内商学院(或命名为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在校内的膨胀速度,很少有不让其他学院眼红耳热的。人大商学院在伊志宏院长领导下迅速成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大院,也不过是近三年的事。
    而发展迅猛的商学院授予了学生怎样的神丹妙药?
    中软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卫红表示,“现在管理已经被曲解为科学———一种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就很容易能够掌握的科学。科学是要通过研究来发展系统性知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不能被称为科学。管理甚至不是一门应用科学,而只是对科学的应用———管理者必须运用他们从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得到的一切知识。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将大量的经验、一定程度的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率。对管理最典型的曲解莫过于MBA教育了。”
    在学院对“管理”的误会之下,商学院教育的实质结果就像明茨伯格说的:MBA毕业生都该在自己前额烙上骷髅图海盗标记,再加上他们不适合做管理的警告词。他们是商学院的产物,这些学校专把错误的东西教给错误的人。MBA学生中极少有人有任何管理经验,而你无法在教室里教他们如何管理。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不好用”的问题,一年前我曾采访过北大或清华商学院的一位副院长,那位德高望重的诚恳教授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商场中除了我们教授的管理知识,可能还需要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这些是我们学院无法教授的。比如拍马迎奉的功夫,需要看学生的天赋和后天学习。”在用人单位的反馈下,商学院院长们大多承认一点:商学院教育有问题。
    然而基于此观点,商学院为何获得了实际上的成功?学生们确实获得了更好的工作,获得了个人发展上的推动。
    商学院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待商榷,但其圈子式运作方式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层次、小圈子、内部集合力是几乎每家商学院都要对其学员强调的。同学们注意了,我们是一个管理者群体,要向怎样身份地位的人看齐。在这样的精神下,再加上激动人心的案例熏陶和英文环境,学生大多会有一种企业家气质或感觉,这是未来之路的辅助条件。
    除此之外,商学院还会出头为其学生和大型企业、企业家牵线搭桥,千方百计推销自己学生。而MBA同学们也能藉此比普通白领多不少见识企业家风范的机会。这样运作一段时期,商学院的历届毕业生还会被学院以关心母校的名义拉回来,继续提携后辈同学。这样的圈子关系有点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起码从现阶段来说,商学院在MBA教育上,其运作方式显现出来的作用还是强于其教学内容。
    那么,MBA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到底有怎样的缺陷?
    商学院当前最为推崇的案例教学来自于哈佛商学院第二任院长Wallace Donham,Wallace Donham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把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引入了商学院。这个1921年起源于美国,至今在大陆被奉为一流商学院必选方式的教学法其实有两个漏洞。
    第一,法学中的案例研究在事实上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对现实的模拟。就像杨卫红所说,因为律师们处理的并不是事件,尤其在法庭上,他们处理的是对事件的叙述。法学院可以通过遣词造句上的变化,用逻辑性的辩论对事件进行重构。而管理并不完全是说服和决策。
    第二,当前案例是人为加工后的案例。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表示,现在商学院用的案例经过加工,距离现实有一定距离,学生到现实中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商学院为了其自身形象和社会责任,在教学内容上,会故意规避商业造假、欺骗的教学内容。NBA上的战术犯规,MBA课堂上是鲜有看到的。这说明商学院的教学内容还缺少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学院应该做的是让学员看到所有的商业不道德,然后得出违规对自己不好到结论。显然,商学院缺少这样的信心。所以,他们像保护儿童似的,先把案例分了级;像广电总局一样,把案例中的不良成分剔除了,再让这群未来的企业家们接受。
    商学院作为一个精英教育机构,其存在无疑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只是希望不要变成一个只为积累人脉关系的会所。

来源:http://www.chinatimes.cc/zk/olympic/olympic/2008-05-10/823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