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与此类节日心灵相同的就是近日的“昆明纸贵”: 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结果19日,《重庆晨报》善良的告知广大市民,不要再打了,那些电话无人接听。
如果按照惯常的中国思维,领导们每周五天,每天24小时的坐在条件如同冬天也需开窗的发改委一般的办公室里接市民电话,即使工资掉到了接线员水平,只要权把子还握着,收入也不会降低。从建国到现在,从不领工资的清廉领导大把人在。只要能把市民家门口的垃圾移了,电灯修了,即使水管里的水还是不那么卫生,他们依然是“青天大老爷”。似乎民间的要求一直就这么细碎了。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经济”起来了!这样的道理开始讲不通了,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接电话的人总是不如那个你不知道他干什么的人值钱,于是,新经济形势下的官连电话也不敢接喽。道理越讲越通,社会越来越和谐,政府越来越富,公民的钱越来越毛——不过没有关系, 海汽车集团的副总经济师、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这个提案背后的数字是:2007年,我国GDP增长11%,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元,增幅高达31%,全年CPI增长4.8%,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刑普的提案虽然没有立案,但我相信一定还有人会提出多印点钞票发给大家的。
昆明一下把官员电话公了开,让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之前竟然不知道做官的是谁,更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电话多少,如果早发布出来,走后门还哪里那么费劲?这简直就是昆明所说的“阳光政务”。
网上有一堆芙蓉姐姐,现在芙蓉姐姐走下来了,一摇一摆舞动身姿,不时的突然做个光辉形象招世人注目。不管是嘘声还是唾弃,她都能化成前进的动力。昆明市政府突然做出的媚态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这个社会被切成了很多层,而让一个阶层去理解另一个阶层,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基础的不同,自信明天有馒头吃的人不会理解买下黑石的自信;反之亦然。当政治变得越来越性感的时候,我们的耳边只能充斥无知的号叫了。
前一篇:做与不做的区别不大
后一篇:在穗期间给老婆的第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