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2014-07-19 13:39:24)
标签:

凯迪拉克srx

凯迪拉克

芝加哥

公路

百年历史

分类: 品牌经典MarketingEvents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多年来,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的66号公路见证了无数人对自由、梦想和开拓的追逐,而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也不断以开拓进取的行动向世人呈现胆识、开拓和进取的品牌精神,和66号公路共同成为美国精神的最佳写照。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66号公路又被称作“Pier to Pier Route”,也就是从芝加哥Navy Pier斜穿美国到洛杉矶Santa Monica海滩的公路。芝加哥是一座浴火重生的大都市,1871年的大火几乎摧毁了一切,当年的开拓者们在废墟中建立起一座高楼林立的崭新都市,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由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构成的大型城市之一,兴建的建筑中不乏杰作,被誉为现代建筑中心。曾经和即将恢复的美国第二大城市。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成为汽车的冠冕可以追溯到1902年。百年历史让凯迪拉克拥有其他品牌不可企及的恢宏气度。在创始之初,之所以选用“凯迪拉克”为名,主要是为了向开拓新世界的法国贵族、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 (Le Sieur Antoine de la Mothe Cadillac) 表示敬意,因为他在1701年建立了著名的底特律城。不难体会,在早期汽车工业蓬勃兴起的年代,凯迪拉克汽车给人们带来了这样的期待:以开拓者的胆识与先锋精神造就成功和事业。
       令人难忘的经典设计和独领风骚的尖端科技,是凯迪拉克赢得尊重、创造传奇的核心。1908年,凯迪拉克率先实现使用标准汽车零件批量生产汽车,从而成为首个获得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RAC)Dewar Trophy奖殊荣的美国汽车公司,并因此在全球享有“Standard of the World”(世界标准)的美誉。初战告捷之后,凯迪拉克再接再厉,于1912为其汽车装备了电子起动、照明和点火装置,再次赢得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授予的永久性“世界标准”荣誉称号,这是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得该荣誉的公司。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其后,凯迪拉克秉承胆识、开拓、创新的一贯宗旨,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1949年底,在庆祝第100万辆凯迪拉克汽车诞生的同时,凯迪拉克研发完成了划时代的高压缩比、顶置式气门、轻型V8发动机,在世人面前证明了其全球领先地位。此后,凯迪拉克依然不断以突破性的外形设计和引领潮流的科技创新赢得了世人的推崇,不仅在美国成为无可争议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而且获得了全球性的声誉。百多年来,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事物”的同义词。
66号公路的诞生与发展和凯迪拉克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使它们不仅成为美国公路文化、汽车文化的最佳代表,也共同代表了不断开拓与创造的美国精神。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2014年7月18日下午飞离朦胧的北京“半小时”后穿越到大洋彼岸的芝加哥,在密歇根湖畔海军码头(Navy Pier)用晚餐,即将踏上66号公路,先感受一下起点芝加哥的风情。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凯迪拉克SRX美国66号公路之北京-芝加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