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峨眉神山 清音仙境 灵猴居士 Mt. E Mei

(2007-10-11 04:13:11)
标签:

旅行/见闻

双桥清音

牛心

接王

猴区

峨眉

emei

分类: 行摄中国 China View
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我们在万年寺停车场没停留,继续到五显岗停车场,继续昨天的行程。清音阁景区为峨眉山中山区,地处幽谷之中,两岸高山兀立,雨量充沛,植被丰茂,谷底流水潺潺,清幽凉爽,风景秀美。海拔600—1900 米,以清音阁寺庙为中心。有广福寺、牛心亭、白龙洞、白云峡、一线天、以及洪椿坪、九老洞、仙峰寺和全国最大生态猴区等景观,有十景中的“双桥清音”、“洪椿晓雨”和“九老仙府”。构成了以自然山水与佛寺园林巧妙结合的妙境。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从五显岗徒步登山,沿小溪前行,即可到达峨眉山避暑胜地“清音仙境”,代表景点有双桥清音、清音平湖。清音平湖青嶂翠峦环抱,水质纯净,清澈透底。经日中诗碑亭到清音阁。双桥清音秀丽依旧,坐在牛心亭倾听“清音”之美别有一番情趣。沿着清音阁外的小路继续前行,再向前就来到了“一线天”。一线天是两座山重叠在一起,透过其间,只能看到一条窄窄的天空。穿过一线天再往前,就要进猴山了,在这里可以看到可爱的峨眉灵猴。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穿过竹荫小路,首先来到“清音平湖”,是峨眉山为了打造“中国第一山”而修建的新景点,它位于五显岗到清音阁之间,湖内有上下两座挡水坝,首先是下坝,名叫通龙坝,坝高9.5米,长75米,相传当日蛇仙白娘子与侍女青儿打算离开峨眉山前往西湖时,当地百姓拦河筑坝造西湖美景挽留白娘子,但白娘子思念许仙,最终离开峨眉山到西湖与许仙相会,从而演绎了一段曲折回旋、荡人回肠、恩爱缠绵的爱情故事。人们为纪念蛇仙白娘子将此坝命名为通龙坝。平湖如镜,山清水秀,吊桥竹楼,简直是人间仙境,如果不是爱情的动力为了许仙,想必白娘子必定舍不得离开这里。最顶端就是上坝,名叫金龟坝,坝高4.5米,长50米,形成了三万余平方米的湖面,为峨眉山增添了一处集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景点。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继续前行有一座吊桥,桥头左边刻有“良宽诗碑亭”,右边刻有“峨眉山下桥”,分别指的就是日本得道高僧沙门"良宽和唐朝大诗人李白。而对面那座就是 “日中诗碑亭”,她建造于1990年。走过铁索桥,一幅“峨眉山下桥桩东流示意图”,她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1825年冬,也就是清朝道光年间,洪春坪上面涨大水,当时清音阁前面有座木做的小桥,桥柱上写着“峨眉山下桥”等字样,那棵大树冲下来以后把小桥给冲毁了,这根木桩顺着河流漂下去,过重庆、山峡、武汉、上海,漂入大海,最后漂流到日本宫川滨,整个流程6000多公里,当时,日本有位渔夫在大海里捕鱼的时候,无意间捞起了这根木桩,想拿到庙里当柴烧,被庙里一位很有学问的和尚沙门"良宽认出了上面的中文,上面写着“峨眉山下桥”和一首李白的诗《峨眉山月歌》,由此,沙门"良宽联想到了中国的峨眉山和唐朝大诗人李白。这件事在日本轰动一时,许多人为此而作诗,其中,以沙门"良宽的最为有名。亭中立石上的诗: “不知落成何年代,书法遒劲且清新。分明蛾眉山下桥,流寄日本宫川滨”,这正是沙门"良宽所题。当时,沙门"良宽就很想到峨眉山来证实一下,但这个心愿一直未了。在1990年日本汉诗协会为了促进中日友好,捐了人民币20万修建了前面的铁索桥和这座“日中诗碑亭”。
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亭额由日中友好汉诗协会会长柳田圣山题写:“日中诗碑亭”。碑上有柳田圣山先生撰写的碑文。它说明了诗碑亭的建造经过,借此表达了希望世界和平,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万年的良好愿望块黑色石碑和正面镌刻的便是良宽和尚的那首诗文手迹。背面镌刻的便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唱和良宽和尚的诗文:禅师诗句证桥流,流到宫川古渡头。今日流还一片石,清音长共月轮秋。这块碑亭的右边杂树丛生,绿草丰茂,象征着佛国仙山峨眉;左边那星罗棋布的石块,象征着日本诸岛;这块上鹅卵石嵌的水波纹饰,象征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中间的诗碑亭,便是连接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象征。诗碑亭的整体设计者,可谓别具匠心。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参观完“日中诗碑亭”徒步两分钟就是牛心亭,牛心亭和两边拱着的小桥远远望去恰似牛头,而亭两边拱着的小桥,恰似牛头的角,牛耳朵、牛鼻子、牛眼睛,越看越像,栩栩如生,桥下的两条江交汇处,恰被一巨石挡住,这块巨石像什么?对,有的朋友已经猜中了,这便是清音阁有名的牛心石。你看这浪花四溅,水珠翻飞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你听这动地的轰鸣声,已经持续了亿万年的历史。冲击这块巨石的,便是黑白二水千古不断的激流。左边的这条江叫“黑龙江”,它发源于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穿白云峡到此;右边的这条江叫“白龙江”,它经雷洞坪绕白水寺而来,两条江上分别架有二道石拱桥,象两道彩虹勾通左去广福寺右上万年寺的路径。清朝末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巧妙地将二桥一石概括为:“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这样如诗如画的“双桥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在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这里是当年白蛇娘子修炼得道出山的地方,白素珍貌美贤淑,她修炼出山的时候在这里遇见了小青,小青是在黑龙江的源头黑龙潭里修炼得道的,他原本是个男的,他瞧上了白素珍的美貌,于是两人在这里比法力,结果他的功力还是不如白素珍,最后就变成女的给白素珍做丫环,之后,二人就一起去了杭州,找到了白素珍当年的救命恩人许仙。后人把白娘子和青蛇比武的地方称为斗龙坝。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继续往上走,前面一座亭子,名叫“接王亭” ,又称“接御亭”建于明初,因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来游峨眉山,山僧在此恭迎,故名接王亭。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山僧又在此迎接郭哈奇、海青……等四位钦差,故接王亭保存至今。原亭年久失修,以后重建。今天的接王亭,是解放后重建的,规模比过去的大得多,它早已不是王公大臣的专利了。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为什么这里被称之为“双桥清音”呢?因为这里,一年四季,无论昼夜,满山回荡着水声,这水声单一而清晰,加上两桥,故名曰“双桥清音”,并且成为峨眉山十景之一。上了这个亭子就能看到清音阁。清音阁又名卧云寺,因早晚雾气很重,云雾缭绕,远远望去,好象漂浮在白云一般,所以又称卧云寺,它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710米。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主持修建,里面供有佛主释迦牟尼和他的左右肋侍文殊和普贤大士之像,清音阁寺院的布局与别处不一样,成“一”字排开,而其它寺院是几重殿组合而成,因为,清音阁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古今游人多称誉此处为“峨眉山第一风景”。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清音阁便是始建于唐代的前牛心寺,明洪武时,广济禅师住持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取名“清音阁”。后三次失火,现为1917年后重修,仅一殿,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1992年8月新建了那座三层阁楼的客舍。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清音阁的左边便是广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别院。这座寺庙初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广福”即“广种福田”的意思。此庙现仍是清音阁的一座属庙。若从报国寺景区而来,广福寺就是进入清音阁景区的第一座寺庙。
    清音古刹背后这座山便是牛心岭,岭上便是牛心寺。牛心寺为唐代所建,初取名延佛寺。唐慧通禅师改为卧云寺。宋继业三藏扩建更名为“牛心寺”。旧寺已废,1912年圆照济悟上人修建。此寺虽然不大,然而名气还不小:一是据《峨眉山志》载,寺中原有盛唐时期我国著名的佛教人物画家吴道子画的《十八罗汉》,你说该价值几城?可惜今已无存,只空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遗憾。二是明初广济和尚曾住该寺。广济和尚何许人也?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时的僧友,而且十分要好。后来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后到南京应天府当了皇帝,可谓凡尘有功。广济和尚则辗转入蜀来到峨眉山,居深山而佛国有造,成为一位大德高僧。朱皇帝皇袍加身,高坐龙廷,闲来无事打听得广济在峨眉山,便下诏让他进京叙旧情,享清福,可广济视名利如粪土,上书辞谢,词恳情挚,朱皇帝也就不便勉为其难了。三是牛心寺后山脚下有个“药王洞”。洞高约5米,宽近3米,深5米多,洞底和洞口均有明显的烟熏火烤痕迹,洞壁上至今寸草不生,据说是久经药物熏烤的原因。传说“药王洞”是“药王”孙思邈在峨眉山采药炼丹的地方,他在洞中炼成了“太乙神金丹”。如果拾得到一两颗,那可是极大的运气了。
    在清音阁,可看到山光水色,闻到花草芬芳,听到流泉清音,触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使游者获得峨眉风光总体的审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沿路前行是康熙游山摩崖石刻,描述的是:君临天下,敬天地父母师长为先,康熙为寻出家的父亲顺治,从简潜行到了峨嵋,被沿途的男耕女织,秀色美景,袅袅梵音,超凡脱俗所感悟,欣书“忘尘虑”三字敕刻于岩上。大臣葛哈齐。头等侍卫海清。乾清门头侍卫五哥。兵部员外郎德其内等人奉旨降香峨眉山。赠经书。赏法器于清音阁接王亭。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继续上行来到白云峡,两边石岩壁立,下面流水寒彻;顶上古木参天,只见青天一线,所以又叫“一线天”。这是在七千万年以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壳迅速上升,河水强烈地下切,把这岩石切了个深槽。古时僧人来往过此,全靠在石壁上凿石穿孔,横穿进木桩作梁,再在桩上面铺横木条当桥板,人踏上去,栈道吱吱作响,上下闪动,够人担惊受怕的。1980年后,为方便游人通行,改建成了现在的钢筋水泥预制板栈道。这样虽不及古栈道原始风味浓郁,便平坦宽敞,免去担忧,便可尽情欣赏这里的自然美景了。栈道护栏上塑有形态各异的猴子,因为马上就要抵达峨眉山生态猴区观猴、戏猴。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远远就可以看到“齐天大圣”的帅旗,在峨眉山最有趣又最受欢迎的动物是“峨山猴”。“峨山猴”称“灵猴”又叫“猕猴”。当地人叫它“山儿”,朝山的居士又把它叫做“猴居士”。弥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与猴群嬉戏、喂食,观赏其千姿百态,成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项目。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上山前最好准备些食物,以防猴子拦路索要,猴区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推销猴粮,看似合理控制灵猴饮食,其实恨不得你多买几份,卖得越多越高兴,结果这些可怜的猴子们饮食过量并且营养单一,一个个肥得不得了,看背影还以为遇到棕熊了呢。切记不可主动出击侵犯猴子,若被冒犯,群猴可能会围攻游客。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不过,沿途有几名手持登山仗的工作人员在现场防止猴子伤人,除了卖猴粮以外,他们随时也把自己手中的登山仗推销给游客。买了猴粮工作人员也会帮助游客与猴子合影。体型小一点的猴子还是会顽皮地主动靠近行人,开始是一个小猴子手脚并用拉住我和它合影,然后又有一个猴子跳到我的肩上,抱住我的头又亲又舔,亲密无间。这里人多,猴也多,并没有不愉快发生,处处是惊奇和欢笑。要不是天色渐晚,要赶回成都,真想和这些精灵们多玩一会儿。只好带着些许遗憾,恋恋不舍的下山了。这一路上看到最多的也是猴子了,沿途卖得最多的就是峨眉的灵猴玩具了,真猴不能领回家,只好背几只布猴回去了。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再回首,遥望巍峨飘渺的山峰,你不尽回想到她秀丽的景色,壮阔的气势,深奥的佛教内含,幽深的意境。想想与猴居士们的亲密接触,感悟思索中又不乏轻松谐趣。不仅想起明代诗人解缙的两句诗“两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峨眉山”。希望更多的朋友到峨眉山来游玩,将她的美景尽收眼底。将她的美景长记心中,留下一切最美好的回忆。峨眉神山 <wbr>清音仙境 <wbr>灵猴居士 <wbr>Mt. <wbr>E <wbr>M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