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太庙遗址保护性绿地地处杭州中山南路,西靠紫阳山,东邻中山中路,南临太庙巷,北接察院前巷,原为南宋“御街”所在,其南侧即为“三省六部”和皇城保护范围,地下文物遗迹极为丰富。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宗的宗庙,是仅次于皇城的另一处重要场所。南宋太庙是南宋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六年,用给事中段拂请,厘正礼器而室隘不可陈列。监察御史巫伋请增建庙宇,乃从西增六楹,通旧十三楹,每楹联为一室,东西二楹为夹室。又增廊庑,作西神门、册宝殿、祭器屋、库屋。十九年建斋殿。绍定四年,毁后重建。景定五年,以垣南民居逼近,厚给之直,令从他处,即其他作致斋子四十四楹,前窾墙为小门,又斥粮料院白马神祠,依山拓地为庙堧。咸淳元年,添置理宗皇帝拓室,今通为室十四。帐座皆当中的少近左,盖右壁藏神主,又有二成之台,为祠官升下,以奉神主入之地也。1995年9月,市考古部门在紫阳小区建设工地发掘出南宋太庙东围墙、东门址和大型建筑台基。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皇室太庙遗址。它的发掘出土,被誉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杭州市政府以保护文物为重,不惜8000余万元的投入,毅然决定停建紫阳小区,布置保护性绿化,作为历史文化的重点加以保护利用。

南宋太庙遗址的发现引起杭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杭州市政府决定停建在此规划的住宅小区并拨款4
0 0
万元,对遗址原地覆土作永久性保护,同时建设南宋太庙遗址广场。广场占地1.5
万平方米。广场中轴线两侧为绿色大草坪,上植龙柏造景“双龙戏珠”,象征吉祥如意。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块按太庙遗址原样仿制的南宋城墙说明碑,正面是太庙遗址说明文,背面是南宋皇城图。南宋太庙遗址广场的建成开放,又为杭州增添了一处富有历史文化意蕴的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