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Colani)  在矛盾中前行

(2007-02-27 21:48:22)
分类: 随笔杂谈 Sundry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卢吉·考拉尼(Luigi Colani),也许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每次当你拿起佳能的单反相机,请记住,右手无与伦比的握感就是他带给你的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他是上个世纪最著名、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设计师之一,有人认为他离经叛道,但更多的人把他当作天才和圣人一样顶礼膜拜。 “我所做的无非是模仿自然界向我们揭示的种种真实。”这也许是他对于自己一生的设计最精辟的评价。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看着对面这位叼着雪茄、精神矍铄的老者,很难想象他已过古稀之年,难道设计真的能让人年轻?虽然手背已布满皱纹,但谈到激动之处他依然会聚目凝神、振臂高呼,难道设计真的能留住青春么?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考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瑞士人,他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这样的经历使他的设计具有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50 年代至70 年代,他的仿生学设计引起了汽车设计界的注意,此后他为多家公司设计跑车和游艇,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单体构造的跑车BMW700。虽然它们并非都能被人接受,但确实有极高的造型质量,受到舆论和公众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也遭到来自坚持现代主义设计机构的激烈批评。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从一方面看,考拉尼是成功的,他的思想影响了上个世纪后半期工业设计的发展,并且留下了很多传世之作,从另一方面讲,他又是悲哀的,一生追求的理想并不能被大多数人认同,很多作品只是展厅里吸引眼球的陈列,作为生产者,很少有人有勇气将他超前的设计变成现实。所以,他的名气可能没有博通、乔治亚罗那样显赫,但这个怪才却让设计更贴近人与自然。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作为一个设计师,您主要的工作和理念是什么?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考拉尼:我的主要工作是把当代最新的材料和生物界新的事物结合起来,主要考虑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于设计,我遵循4 个“L”的原则,“Leise、Langsam、Leicht、Lustig”,即“轻、慢、简单、有趣”,设计要给人一种舒适、和谐的感觉。外观要漂亮,但内部的功能性更为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的要求,对我的设计来说,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外观是白送给你们的。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您曾经说过一句话" 地球是圆的,所有的星际物体都是圆的,而且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轨道上运动,”您在设计中也倡导遵循自然界的形状,但这种仿生学概念和产品设计之间的距离往往很大,你怎么看这种距离?
考拉尼:我从来没有偏离过自己的方向,但在设计中会有一些斗争存在,现代电脑程序设计出来的都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充满了尖锐的棱角,我的目标就是和这些设计思想斗争。可喜的是这几十年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在设计中的作用,但是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顺利,大多数的汽车公司不敢突破传统,他们更乐意维持现状,尽管人们很喜欢我的设计。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车型被引入中国生产,您觉得他们的设计适不适合中国市场?什么样的设计更适合中国的市场?
考拉尼:20 年前,我就指责大众公司,他们把一款在德国并不成功的产品——桑塔纳引进到中国生产,这是一种设计上的殖民主义。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把中国的企业当作平等的伙伴,也没有认真对待中国的文化。但是尽管这样,中国人还是用他的智慧积累了很多技术上的经验,中国已经学会了怎么造汽车,下面就要学会怎么设计汽车,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完全依靠国外的汽车公司。中国的汽车设计师要清醒地看到,哪些设计是适合中国的文化和市场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手工艺技术,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盲目引进,要放弃殖民观念。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空气动力学目前正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汽车设计上,您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面,能不能介绍一下在实际运用当中有什么效果?
考拉尼:我在7 0 年代的时候就设计出了仿生学概念的大卡车,在BOSCH的试验场,采用了相同的奔驰底盘,在同样的路况下,使用我们设计的车身的车辆比原来的车辆节省燃油大约39%,现在我的卡车设计已经进行到第八代,耗油量和上一代相比又减少了50%。这也是我在卡车领域的最后一个作品。在轿车领域我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1977 年我们采用了雪铁龙摩托车上的发动机制造了一款4门小型轿车,百公里油耗只有1.7 升,节省了70% 的油耗。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您的作品看上去很多人会喜欢,但很多设计都不会作为产品出现,您觉得您的设计里面有没有过于超前的因素?
考拉尼:我觉得不是生产上的问题,而是观念结构的问题,欧洲的汽车厂都有自己的设计部门,他们一般不会完全采用外来设计师的作品,只可能会采用其中一部分的设计,大的汽车公司里的设计师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他们只是整个设计流程中的一环,没有办法形成创新。汽车的设计周期很长,用的人也很多,所以我的设计不可能完全被他们采纳,我画的每一笔完全是靠感觉,信手拈来,而他们画的每一笔首先想到的是这种设计能不能生产,缺乏生命力。四五十年前,当时的设计师比较敬业,每一辆车都不一样,现在的车型都大同小异。
仿生设计大师卢吉·考拉尼(Luigi <wbr>Colani) <wbr> <wbr>在矛盾中前行
汽车之友:您的设计是崇尚自然的,那您觉得今后的设计会不会慢慢地向您所倡导的方向发展,还是会偏离得越来越远?
考拉尼:很难!设计的趋势是由体制决定的,并不是由几个人决定的,我只能尽力地给他们提供建议。我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只能尽可能的把我的思想推广,但是我希望中国的设计师不要走他们的老路。
                                        内容来源:程凯《汽车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