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人文/历史谈天说地文化人生哲学存在主义萨特 |
分类: 酷霸视点 |
新浪锐博客深度阅读栏目推荐
为何说选择成就或败坏了我们的人生?
文/易孑草
现在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被动或是强迫接受的情况下,选择还会是自由的吗?表面看起来,这确乎不再是自由的了。但细究起来,还是自主和自由的,比如朋友请你吃酒,你不喜应酬,但是不去要得罪人,碍于情面,你最后还是去了,表面看起来,这是情非得已,但事实上,是你最终选择了友情和人之常情。选择腐败或是选择伪善,都会是自主的,所有的选择的被迫性只是借口。
选择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直接的预期结果。但选择是不同结果产生的先导因素。还是拿前面的例子来说:选择不反抗,结果并不一定不被撕票,这里要看绑匪能否顺利拿到钱,能否顺利脱逃,还要看有否其它意外情况的发生。选择反抗也不一定就会是死路一条,要看反抗的时机,反抗的方式方法,以及绑匪本身的防范等,侥幸逃脱,功败垂成的事也并不少见。在这里并不是说选择对结果就不会产生影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结果预期。因为心理意识活动具有连续性,在其导引下,选择也会具有相应的连续性和一定的自我否定性,一系列的选择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效应。但并不一定就必然和预期的相吻合。但这种结果也是选择加上具体的行为,以及事件的相关性综合产生的效果必然。
对于不同个体来说,有的个性喜欢挑战,而乐于选择。而另外一些人,个性随遇而安。从这种个体性格差异来看,选择并不因做这件事有难度而变得不自由。难度大小,只会影响行为的程度。选择只是决定行为的方向,并不决定行为的结果。因而,我们可以说,选择完全的自由是因为选择的只是行为动向,而不是结果本身。
作为个体来说,要积极的人生,要做到自主选择,要适应社会的主流,要自动与社会性发生共振式的选择。选择的基础前提是现实的可能性,选择的决定因素是自我表达的心理意愿与现实的一致性,选择的结果就是外化的行为以及个体和社会对行为的综合的估量。
选择是绝对自主的,限制不会构成选择的障碍,而是构成选择后的行为的障碍。在这点上,我同意萨特的观点。罪犯对犯罪行为的选择,典型地说明不是因为限制就不会有选择的自由。承担责任也只是与行为相应的。在选择的心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并在选择的方向上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社会性也总是通过渗入意识之中来影响选择。并不是构成选择的限制条件,而只是提供可能性的参照。理想也是一种选择。理想都是要通过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提高自我来实现的。在这里,实现理想的条件并不是说你的选择不自由。
选择只会在意识中的可能性下实施,选择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行为,这种现实的可能性,有自我科学知识、社会常识等的参与,更有社会性的参与。但这种现实的可能性,也会是处于辨证发展之中的。既使一个好高骛远的人的选择,也会是基于他自身认为的可能性来实施选择的。
如果博物馆里保存着价值连城的文物,你想得到但却不容易,这也并不说明选择的不自由,因为,选择的不是行为的结果,你只是选择行为动向。因而选择去抢去偷或不去,这是自由的,得到与得不到,不是你的选择。因为预期结果只是选择的一种动力因素,行为实际结果有时并不与预期相吻合。但选择总是与人格会保持一致性,同时,具有事实本质上的连续性,所有的选择连续起来,就决定了生存的本质,成就或败坏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