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原汁 |
鄂西南深山,地处武陵山区的腹地,这里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茶之一“恩施玉露”的产地,一提起这个茶名,就有说不出的诗意联想。秦观的《鹊桥仙》中有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玉露”端的是给人丰富而美妙的诗感。
然而,“恩施玉露”虽然历史上有名,在现在的市场上却难睹其形了。原因是这玉露茶,属全手工制作,要通过在茶锅中高温杀青之后,放在灼人的炕台上用双手揉搓整形,通过数道工序,方可成为均匀亮泽的“松针”,特别是整形和上光两道工序,对制茶者是一个考验,手法不到位,湿度掌控得不好,就难以成形,并呈现油润光泽。
传统的手工制作甚是费工费时,加上用双手在高温下长久揉搓,茶叶上会浸入手上的汗液。我想人们引入更先进的制作工艺和设备,来制作其它的名优茶取代“玉露”,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玉露”茶成为典藉中诗意的名字,也就不值得叹息了。现在,偶尔在民间还有少数的茶农在制作加工“玉露”茶,但已经没有昔日的风光了。
但更多的好茶让我们欣喜莫名,感到振奋,它们被注入了时代新的气息。诠释着茶文化新的内涵。“云雾翠峰”、“翠泉毛峰”、“伍家台绿针”、“雪芽”等等,光听这些茶名,就让人如沐轻风,如饮清泉,有说不出的畅快。如果是真正能够品饮这些好茶,真的是一种福分了。好在随着批量的增加,开发的加快,那些昔日进贡的宝贝,不独为贵族们的享受了。
俗话说:云雾山中出好茶。在鄂西南武陵山区,你可以登临山顶,置身风中,看见那种“林浪万千重”的雄伟景象。更可看见那漫山遍野、整齐有致的现代化茶园。常常有乳雾漫漫,罩着群山万壑,给人一种看不透的神秘,有时又簿如轻纱,若隐若现,有阳光透过淡雾构成如梦似幻的仙景。鄂西南的恩施州,流淌着大小河流60余条,群山叠嶂如万马奔腾,高高矮矮的山峰,独立不羁的峭壁,幽幽深深的山谷,疏疏密密的森林,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雾,明明灭灭地携带着泥土气和中草药芳香的轻风,这奇妙的搭配堪称怎样的天工神造。这样环境中出产的茶也注定是“吸天地之灵气,纳万物之神性”。也许,曾经给茶取名“玉露”的先辈们,也是知道秦观的诗句的,知道这茶也是上天所赐的仙物。不然,这大山之中何来这灵异之地,何来这灵异之茶。
这里的土壤富含一种称为硒的人体所必须但又时常缺乏的微量元素,恩施州是世界罕见的高硒区, 缺硒与40多种疾病相关,全世界有百分之七十二的国家和地区缺硒,这硒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还可入药治疗大量的疾病。这土壤也是富有灵性的,这里自然富含硒元素的茶叶,也就是大地灵性的载体了,为人们安全补硒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滋有味有灵性的渠道。
人们都说恩施山美水美人更美,那些置身美景采茶、制茶、饮茶、品茶的土家姑娘哪个不是灵性天然、清纯而美丽的。这样制出的茶,又怎能不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怎能不让人联想丰富,饮之神清气爽,又怎能不让人灵感通透、诗意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