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乳娘曲》

标签:
电影歌曲文化 |
分类: 网络独钓 |
1926年秋,明星公司开拍根据托尔斯泰《复活》改编的《良心的复活》。编剧包天笑。导演卜万苍,中国第一个摄影师出身的导演。主角则是卜的爱人,当时刚当选影坛四大名旦,正值巅峰的杨耐梅。其时因《新人的家庭》首倡,电影放映中段加演歌舞已成风潮,公司的制片经理周剑云对卜万苍提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要求:要这部无声片中出现歌声。
卜万苍等人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在剧情演到女主角被主人辞退,回家见到儿子夭折时,加插女主角恸极而歌的情节。当时便由包天笑作词,请平剧青衣冯子和作曲。冯当时双目失明,由卜万苍逐字逐句念给他听,他斟酌词意,哼出曲调,再由他人用简谱记下。
电影于26年年末在中央大戏院上映。布景师预先把该场戏的布景和道具搬到银幕后面,依样布置完毕。等放映到该段,女主角悲痛欲绝时,银幕徐徐升起,影片情境忽然化为舞台实景,杨耐梅亦身穿同样服装,在后台乐队的伴奏下,深情演唱《乳娘曲》。“斯时观众,大都已感受甚深刺激,更益以凄凉哀怨之声,复何以堪?男宾则掌声雷动,女宾则含涕盈盈矣。”等一曲唱毕,银幕又再缓缓落下,电影继续放映。
附《乳娘曲》全词:
秋雨滴梧桐,秋花满地红,瞧那呢喃乳燕掠长空。
鸡雏随母走,牛犊引村童,我此身惘惘好似在虚空。
曾记得,一年前,菱花照吾容,
眼如秋水,眉似远山峰,
腰如杨柳,两颊似芙蓉。
到如今,情怀懊恼,憔悴秋风。
人比黄花瘦,泪湿襟袖红。
我减了香肌,枯了双瞳,
我身如摇柳,我发如飞蓬。
望远人,极目归鸿。
我的负心人啊——似娇花骤遇了罡风。
爱和恨是重重,恩和仇是种种,
偏偏这根芽,生长在我的腹中。
十月怀胎娘心痛,呱呱一声,儿的啼声雄。
我恨不得朝夕把儿捧,
可怜呀——
娘的命苦命穷,
娘的乳,给了别人喫,
儿的饥肠落了空。
我的儿啊——
你哭干了眼泪,你啼破了喉咙,
只不见你娘的两乳,塞在你的口中。
谁没有孩子,谁没有儿童,
金钱啊——
拆散了人家母子不相逢!
阶级啊——
你把我的娇儿送了终!
我心痛,好比上了刀山剑峰!
儿啊!
你贴着娘的胸怀,你喂着娘的乳峰。
我的心肝呀,
我要见一见你的笑容,
我要瞧一瞧你的睡容,
我要见娇儿殊非在梦中?
人生本来同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