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了,给大家拜个晚年。特别是给所有我博客的朋友们拜个晚年。虽然春节已过,但是没出正月年还没算过完,就请大家接受我的迟到的祝福吧。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大吉哦!
刚刚上班,马上就要进入工作状态了,虽说假期综合症还未痊愈,但随着今天参加的区“班主任培训活动”,慢慢开始缓过劲来。今天的主讲是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丁榕和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兴波。丁榕虽然已经65岁高龄,但其报告声情并茂,形象鲜活的实例辅以科学合理的总结探究,赢得了所有在场老师的热烈掌声。相比之下,农大张老师的报告就逊色许多。倒不是他的理论研究出错,只是似乎大学教授一贯所有的讲课风格已经使他们失去了对听众反应的辨别力。再者远离小学教学第一线做此类的理论研究,在在场的一线老师来看,那些冠冕堂皇的理论多少有些空中楼阁之嫌。
丁老师的报告有几点让我感触颇深。现在把它写下来与同道之人探究。
实例:
1、化学老师做制取氧气的试验,结果没有制取成功,为什么?
学生答曰:因为校长吃了回扣,买了劣质试管,所以没有成功。
2、小学毕业,学生们互相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一生写到:“祝愿你长大当大官,赚很多钱,包两个二奶”
(以上例子取自丁榕老师的报告)
3、一次在本校听一节语文口语交际课,主题是——爱心。老师问:同学们有没有奉献爱心的经历?
一生答道:上回学校要求给贫困的灾区捐书,我没有捐,因为爸爸说这是骗人的。
4我们班小张整天念叨“喜洋洋,灰太狼”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在小侄女那里看到这原来是一部动画片的两个角色。
以上的例子实际上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小学稍好。初高中尤甚。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发展已经不单单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和社会同样要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责。尤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孩子们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增多,接触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也在增多。我的一位做高中老师的同学告诉我,很多时候,一些孩子比老师都要显得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诸如“拜金主义”“官本位主义”,诸如腐败案件的层出不穷,还有整个社会对于爱心、责任、良知等等的有意无意的淡化,都给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风气日下,加上家长在平常的处事过程中给孩子造成的“社会险恶、万事留个心眼”的影响,使得很多孩子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面对老师精心给他描绘的“真善美”的世界,他反而认为不过是糊弄小孩的伎俩。由此,我们的教育往往不能产生相应的理想效果,反而背道而驰。
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变化,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道理水多明白,但出了事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想当然地要教师和学校单方面去承担结果,这是不公平的。教育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也无法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此其一。
其二
教师和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理所应当承担一定的培养责任。就到这一方面,我觉得值得每一个教师思考的是,在当前的时代发展如此迅速,信息更新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是否具备了教育现在的孩子的适时的观念和部分技能?
首先,对于孩子尤其是初高中孩子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如上面的例子12),我们当然应该给与纠正教育。大多数老师应该是感慨一句“世风日下”之外,可能会用说教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们社会应该如会如何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如何,学生能否接受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方面老师既要面对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心生郁闷,甚至因为感同身受而私下里抱怨和抨击。另一方面还要告诉孩子相信“精华总是与糟粕共生”,“还是要相信世界的美好”。实在是难为了一线的老师们。这里面就有一个策略的问题,除了教师本人要以乐观开朗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社会,还要考虑以怎样的方式给与孩子正面的引导。单纯的说教肯定不行,以活动的形式来加以引导或许可以尝试。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同时,似乎我们应该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想想办法。
其次,我们的某些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能适应孩子的心理生理等诸方面的发展。丁老师今天讲到,正当她为怎样给孩子们讲早恋的问题煞费苦心的时候,孩子们却告诉她“老师,我们已经网恋了,我们一个月就在网上结婚离婚好几回,你还给我们讲早恋的事情,真是有意思。”,而我不理解班里的小张口中的“喜洋洋
灰太狼”是什么意思,也是同样的道理。虽说教师不是完人不可能无事不通,但至少应该了解现在孩子接触的东西,这样才能谈的上进一步的沟通和教育。我们往往拿着老祖宗们留下的“正确的废话”来教育孩子,殊不知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或许还可能使师生关系愈加恶劣。
关于今天的报告,这两点感触特别深,其实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无非是:“教师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地从事教育活动”。我还没有很好的经验,希望与诸位同仁商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