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季养生——认识并智慧应用日常的食物

(2011-05-31 15:35:49)
标签:

健康

分类: 营养健康

    夏季养生——认识并智慧应用日常的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中医养生也成为大众首选的保健方式之一,而民以食为天,认识并智慧应用日常的食物进行养生成为了大众追捧的养生之道。

    立夏已过,炎热的夏季正式登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在夏季,人体的阴阳消长,脏腑的功能都处在特殊的状态,所以饮食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一、夏季应注意“去火”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容易“上火”,中医按脏腑开窍将上火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根据“上火”的不同部位有与之对应的五脏去火法(食用莲子去心火,食用猪肝去肺火,食用绿豆去胃火,食用梨水去肝火,食用猪腰去肾火)。

    二、夏季应注意“滋阴”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按中医传统五行规律,夏季肺金、肾水虚衰,应补养肺肾之阴。可选择枸杞子、百合、桑葚、麦冬等食物,以防止出汗过多而耗损津液。

    三、夏季应注意“补阳”

“燥热伤阴,阳气随之而虚”,夏季气温高,易使人体腠理开泄,导致阳气大损。可选择韭菜、山药、荔枝等食物,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以防止阳气受损。

    四、夏季应注意“化湿”

中医认为在夏末还有一个时期称为“长夏”,而湿为长夏的主气,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好伤脾胃。可选择藿香、莲子、薏苡仁等化湿的食物,防止湿邪遏制脾气,出现腹泻。

    唐代“药王”孙思邈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的营养需要,将平日里的一日三餐转变为一种养生健身的方式,他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