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我受有关方面邀请,乘东航“小小鸟”抵达黄山国际机场。开始对这个旅游城市20年后的续行。
1994年春末夏初,我受湖南省政府研究室指派,从长沙赶到这里,参加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会议,认识了大人物艾丰。会场旧设在新安江宾馆,
这次来黄山只是过路,目的地在西南三十公里外的休宁县,就是那个盛产休宁松萝的状元县,境内的齐云山,才是我此行造访的所在。
齐云山,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齐名。道教主流正一派圣地,古称白岳。位于休宁城西十五公里处。最高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我们从登封桥出发,轻装简行,穿过淡淡的晨雾,走向上山的麻石板路。
据说,当年徐霞客登齐云山,走的就是这条小径。历史的烟云,早风吹云散,但石板路一如当年一般,淡定从容。
(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的登封桥)
穿过山下那片居民区,踩着台阶拾步而上,叩拜完步云亭、征服了登高亭、爬到了迎风亭、小憩在松月亭,再加一把劲,我们来到了海天一望亭。这里有个浙江人建造的淘宝店,能出售一些饮料,旧瓷器玉器等器物。攀谈之下,知道他10年从海宁来到这里。开始做点小买卖,慢慢积累了些资本,遂在此地建了这样三间铺子。主要以登山的游客为主要消费群。据说生意还算不错,每天有将近4000的流水。目前当地政府正在于他洽谈收购,但价格不趁他的心,所以,还在观望中。

(坎坷的蹊径,象诗歌的韵律一样抑扬顿挫)
路旁的小溪,清澈的新泉孩童一样顽皮唱歌,坎坷的蹊径,象诗歌的韵律一样抑扬顿挫。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回头望望,山下的民居就如同一只只小巧的火柴盒;登仙台,梦真桥,八仙洞;悄悄地被我们超过。飞云亭,忠烈岩,象鼻岩,我们终于走过。,脚下开始平坦,眼前突然开朗。抬头望去,是一片悬崖,布满了各种石刻。最显眼处四个大字“天开神秀”,气势不凡,是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我看到有个道长在那里修行,不忍前去打扰人家。又看见一个写生的画家,那是一个未来的油画大师的前奏。他说他来自杭州美院,每一个月中有一周来次写生,他说他喜欢这里的山川灵气,也膜拜这些古老的摩崖石刻,浓郁的道教氛围。
告别画家,我来到月华街上。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既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

(山中野生的蘑菇)
在月华街,我们用过午餐,吃的全是当地的山珍,林畔木耳,溪里游鱼,松间土鸡,廊下火腿,山中竹笋。口味偏淡,滋味纯真,是真正的绿色营养。
饭罢。我们继续游览。
在太素宫前,我看到两个女孩子正在等待拍照,便冲她们摁了一个快门。太素宫是山上最大的宫观,道场法事都在此举办。宫观正在修缮,我避开众人,来到后殿,叩拜供奉在这里的赈务大帝。
站在太素宫前眺望,视野里有一座独立的山峰,山顶有个小亭子,亭子的中间是一尊香炉。导游告诉我,那是香炉峰。由于基础设施尚不完备,目前游客不能上去,只能远远眺望,香炉峰的风采。

写生的画家

天开神秀

穿过不二门

象鼻岩

前来旅游的游客在大素宫前合影

俯瞰山下

小壶天胜境

山民悬挂在房前的火腿

在方腊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