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曲波的<<林海雪原>>,读过这样一首诗,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数十年的光阴将诗的写照浓缩成一种梦境,至尽也忘怀不得!
“奇峰如腾,彩云含烟,
茫茫千里无人烟,
小分队弛泳山涛林浪
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天险
那怕巨石吊悬,何惧无底险滩,
意志冲碎磐石,胆魂填平深渊,
鹰嘴枯枝当岸,奶头旧石为援,
一丝天道当空,恰与云烟为伴
。。。。。
我时常想,那‘彩云含烟’究竟是怎样一副景象?‘恰与云烟为伴’是怎样一种态势?到后来,读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日》:“上面的太阳照射下来,下面的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我想,刘白羽先生的‘云蒸霞蔚’和我的心目中的‘彩云含烟’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描绘和记载的都是一种‘恰与云烟为伴’的意境。但是,即便这样,这种意境也不过一种抽象的联想,
一直没有办法将其具象下来,我期待能有一日,亲自去三峡看一眼刘白羽先生的‘云蒸霞蔚’,或者,去长白山亲临一遍‘奇峰如腾,彩云含烟’的壮观。
在网易博客,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名字:云含烟,如同一道闪电,撕开了我记忆深处的收藏,电花火石般鸣溅出一束束天涯知己的冲动,忍不住点开了那‘含烟梦境’的页面。
这是一个清新又时尚,保守且前卫的主页,主图上那几座孤峰,一片云海,雾蔼茫茫,恍然一幅太虚幻境的副本,又仿佛一种海外仙山的超然,更有一种如来佛国的肃穆,与我从《林海雪原》中下载的记忆浑然天成。
我的心一阵发虚!下意识地攒紧鼠标,我真的害怕去碰那个在我心底中冬眠了几十个春秋的梦,怕梦一旦醒来,会换取一种空前的失落,无数的人已经不愿意从梦境中醒来,只因梦中莺歌燕舞,倘若醒来,却就只剩下一片无边的惊骇!
‘含烟梦境’的思想里,能听到一种浪漫的吟唱,伴随着飘飘的仙乐,正演练着品情图韵的网际情缘;这种现代最为前卫的乌托邦,肇始于一曲悠扬久远的古典,我仿佛能读懂了那种的抑扬顿挫的吟叹!
‘飘飘仙乐’中,我努力寻找一种能够共鸣的节拍,我突然发现,西洋的现代鸣奏和中国古典的管弦也能在一个大鼓下调和,寻常人家的小夜曲和天堂的咏叹调也能在一个空间里齐奏。
云的思维烟的理想:自然不能用常人的标准去框扶度量,那无边的胸襟如雾的渺茫,闪烁着才情的火花智慧的鸣响,每一个思维都不拘一格,每一次探索都个性飞扬。
云的世界烟的故乡:点缀着浪漫的激情和无边的遐想,激情开阔了机缘的视野,遐想置放了归宿的新房。视野帮助她了解世界,新房呵护她实梦想。
云的品质烟的操守:心灵自有是非的标杆,品质自有操守的守望,面对市场的喧哗不交出心灵的麦田,面对尘世的诱惑擦净那无染的轩窗。任他东南西北风,心中自有不变的纲常,管他春秋和冬夏,自能恪守四季的规章。
云的音符烟的乐章:音符是源自九天仙苑的绝响,乐章是来自心灵深处碰撞,每一个节奏都超然物外,每一个音符都清丽悠扬。
只有这样,云烟梦境才能更加清幽超脱,只有这样,云烟梦境才能愈加神秘无双。
我不敢说读懂了那些文章,我只是喜欢那种云裹雾绕的渺茫
我不敢说读懂了那些思想,我只是心仪那份没有羁绊的飞扬
我不敢说读懂了那些节拍,我只是神醉那曲自由自在的交响
我不敢说读懂了那些吟唱,我只是印证那个彩云含烟的梦乡
我只是印证了那个彩云含烟的梦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