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茶茶话老聂三礼堂煮茶笔记 |
分类: 西山听茶 |
日本茶道批判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几可同和服、樱花会、歌舞伎平分秋色。
茶道文化并不等于喝茶,更不是为了解渴,更重要在于一种形式,一种寓情于茶类似于宗教程序的东西。
讲得通俗些,就是缘茶求道,也就是借助品茶这种形式,而去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
什么是茶道?又什么是茶道追求的的境界呢?
众所周知,茶,是在唐代的时候传到日本的,日本茶道差不多完整记录了中国唐代茶文化的程议。
日本这个民族是没有创造性的,几乎数不出来一项可以贡献于人类文明的发明和创造。虽然,他有质量过硬的机械制造和商业模式,但基本都是源自别人的创新。
日本的最大长处在于将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匝吧匝吧精致一盘,加上几条花絮和小环节,在取上一个日本的名字,然后译成一个别国的文字,便成了日本专利的洋洋大观了。
不信,你从所谓日本茶道中间,可以读到良多汉唐文化的符号,除了那一身和服,在寻不到半个东洋文化的“生鱼片”。
茶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只有四个字“和静清敬”
和是一种心境,静是一种环境,清是一种情境,敬是一种意境。
通过一种平和的心境,在这种安静自然的环境中,通过清茶清乐陶冶心情,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
这就是茶道的基本精神,日本人把茶道看得非常神圣,从服装到场地,茶具和环境,从者的说辞,程序和结果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程序不能有丝毫过错。
所以,日本茶道和中国教育一样,是从娃娃抓起的。一个纯熟掌握了茶道精髓的茶道师,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工夫的磨练,有的甚至扔进去了一辈子的时光。
但是,从将实在的,在心底,我对日本茶道是有些不屑的。
日本人过于机械死板,缺乏灵动性。这种秉性对于工业制造,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人文文化,需要灵动和高雅;这恰恰是日本文化的疼脚。
品茶讲究轻松自然,清高雅致、和谐舒畅,而不是繁文缛节,官面文章。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化是一种应用的艺术化,其目的在于烘托应用。也就是说,茶文化应该服务与茶。
日本茶道则不然,他讲究的是道。茶,只是日本人的一种道具。这种为目的而目的的做法简直糟蹋了文化的本质。
道是什么?是一种境界,一种宗教形式,在这里,茶和品茶成了一种工具,或者是一种祭品。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和静清敬”是日本茶道的精髓,也就是说,清新清明清洁是茶道的重要要求,日本茶道却要求参与的每一个人,每人一口地轮流喝那一杯茶,而且是每人三口半,剩下的有主人一口喝干,讲句粗话,这不是扯蛋吗?
所以我说:日本茶道过于追求形式,使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这是典型的技术官僚的人文哲学思维,技术官僚认为,技术是刻板的机械的,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他那里知道文化需要轻松,需要幽雅,需要浪漫和抒情。
他只知道技术是两点间的距离,垂直的线段最短,却不知道,文化讲究的是不对称,不垂直;讲究的是旁溢斜出和花样翻新。
日本是一个注重技术权威的国度,技术权威是用来作为祭拜的,所以,一些人文的文化可怜地被那些技术权威强奸了,如同茶道一样。
茶道在日本技术权威的蹂躏下,变成了一种用程序控制的宗教,如同一架用各种参数和程序控制了的机器,注重的只是这架机器的运营过程,至于这个过程中蕴涵的“和静清敬”,只不过一种机器运转时的润滑和清洁,是前题,绝的不是目的。
茶文化在日本人这种舍本求末的“茶道”中,只剩下那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原材料。那有半点文化的因子?
日本茶道,一种技术时代的制造!
前一篇:(原创)不要说我的情可以忽略
后一篇:(原创随笔)菊花黄在桑叶泪中

加载中…